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2019-11-27张梅
张 梅
(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引言
校企合作模式在现代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当中十分受用,各大高职院校都采用了该模式,但从模式能效发挥上可见,各高职院校并没有完全发挥出相应能效,导致模式应用过于表面,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如果需要进行改善,就应当逐一对这些因素进行探索,对此本文研究路线为:以常见问题为切入点,了解各问题的形成因素,再针对因素提出改善对策。
1.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落实问题
1.1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当。在现代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落实中,不少高职院校都出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当的现象,即课堂教育并不能良好对接企业教学,导致模式能效分化,无法起到实际作用,专业人才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或实践工作无法使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增长。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在于:院校方的理论教育进度无法跟进企业单位业务发展需求,例如某院校在进行汽车维修技术教学当中,只教授了传统汽车维修技术,而现代汽车产品日新月异,最终学生在工作中因为理论与实践需求不匹配,导致工作难度上涨,且影响了企业单位的正常工作,说明其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当[1]。
1.2 忽视学生学习水平差异。在相关理论中得知,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企业实践培训,应当在课堂理论教学达到一定阶段之后才能开展,所以很多采用该模式的高职院校,都依照此要求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然而在实际表现上来看,这些院校普遍存在忽视学生学习水平的问题,即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所以在统一条件下不同学生获取的知识是不同的,此时当进入实践培养阶段,部分学习水平偏低的学生,是无法满足企业实际工作要求的,因此需要进行改善[2]。此外,如果拒绝学习水平偏低的学生参与实践培养,是一种有失公允的方法,本文不建议采用。
1.3 学习水平评估制度问题。学生学习水平评估制度,是判断学生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制度,因此该制度在校企合作模式当中同样需要设立,否则无法展开针对性教育,但结合现代大部分高职院校所采用的学习水平评估制度较为传统化,这种制度只依照学习考试测验的理论成绩来进行评估,不涉及学生企业中实践工作表现,所以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这种评估制度不完整,需要进行优化。
2.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改善对策
2.1 优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系。依照正常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培养流程,校方在于企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之前,应当对企业单位的实际业务流程进行充分了解,相应分析其业务需求,此时对照课本上的传统技术内容,在课堂教育当中,对技术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介绍,要求学生围绕发展历史分析其中逻辑关系,此时学生对现代技术会形成概念,随后在学生进入实践工作当中,更容易理解企业资深人员的培养内容,由此就提高了校企合作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合理性。
2.2 消除学生学习水平差异。如果学习水平存在差异,校企合作模式就无法保障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需要进行改善。具体对策方面,首先院校应当建立学习水平获取渠道,这一点除传统测验渠道以外,还需要教师对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来进行分析,其次为了消除学生学习水平差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学习问题提出,在通过问题展开针对性的辅导,同时本文建议院校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来进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该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且在沟通条件下,学生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2.3 优化学习水平评估制度。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汽车人才的学习成绩不但涉及理论,还与实践工作表现有密切关系,所以传统学习水平评估制度不再适用。有必要进行优化。在对策上,本文建议院校设定一个实践目标评估表格,将其交于合作企业单位,由企业单位对每个学生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最终根据评估结果给出最终分数,随之校方应当结合理论测验成绩与企业单位的实践评估分数结合,综合判断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
3.结语
本文主要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对策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该模式人才培养的问题,并阐述了其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其次针对各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可给该模式下的培养工作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