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对话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9-11-27⦿毛

小学生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师生文本

⦿毛 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师生有效的对话与交流是保障高效阅读的关键。在如今的教学理念中,有效对话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理解语文课程中各种基本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教学对话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对“对话”的实质认识不清,出现“盲从”或“机械”的现象,教学效果难如人意。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对话”?

一、面对阅读中“出错”

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出错”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即便是在课堂上闹出了笑话,但这种情形,教师要给予积极地“善待”。要走进学生的心灵,送去理解和关切,特别是在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自尊心,如果教师严厉地批评或指责,反而消解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例如,在《师恩难忘》一课学习中,我请一位学生来读一读田老师讲故事的部分,学生表现积极。我指名一名平时不怎么读书的同学来读。他很兴奋,读得也很认真。“我听得很认真……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刀(下),我才惊醒。”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他也羞红了脸。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迅速插入解围评价:“今天,**同学读得很认真,积极参与朗读也很开心,一激动就出了点小意外。我们再给他一次机会,读好这一句。”我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他再次朗读这句话,比之前读得更响亮,更认真了。学生们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此刻的他,尽管脸上还泛着红光,但他的眼睛是明亮的、神采是飞扬的,我欣慰地笑了。因此,教师要发现学生的想法,要鼓励学生,拉近师生心理距离,让阅读课堂充满热情、喜悦。

二、呵护阅读中“出格”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我们应该保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保护这份热情,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从感悟中展示自己的理解。

例如,《卢沟桥烽火》一课以时间顺序叙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并讴歌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顽强精神。学习该文,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另一方面,从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进行文本阅读时,感情基调应该是严肃的、认真的、恳切的。通过对全文的浏览,也没有“搞笑”的只言片语。但在阅读时却发生了意外,原本面对敌人的侵略,课堂氛围是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浓郁情感,但在读到“日本兵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逃窜,尸横桥头”时,有同学不禁笑了起来,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不是太“出格”了,但我还是想听一听他们的想法。我找了几个笑的同学来说,他们都说我仿佛看到了我军的英勇,日本鬼子丢盔弃甲的样子,感觉到很痛快。当孩子们说完,我反而要为他们点赞,原来这“笑”中,他们是体会到了作者要表达的那种“痛快”。对于每一个学生,在对文本的理解都是鲜活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能按部就班地循规蹈矩,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智慧,让阅读课堂情趣横生。

三、拓展阅读中的“出新”

阅读文本,师生之间要融入有效对话。怎样来运用对话,拓展阅读课堂?对于阅读中的“字词”探究,引领学生从中拓展思维,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其在语境中的不同意义,教师要给予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出新”思维。

曾经学习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段,一位老师在教学《三借芭蕉扇》时,故意把“孙悟空大怒,叫来猪八戒,又请来众神仙,把一座翠云山围得水泄不通。”一句中的“请”“叫”读反了。引出一个问题“请”与“叫”能否进行调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同学说:“他们是师兄弟,可以随便一些。”还有学生提出:“孙悟空是个聪明人,如果他对众神仙大喊大叫的话,可能没有神仙会买他的账。”还有学生提出:“孙悟空是个急性子,通常是不愿意恭敬求人的。但为了帮助唐僧西天取经,为了借到芭蕉扇,只好委屈自己,用‘请’字来表现孙悟空以大局为重的胸怀。”

总之,高年级学生在阅读对话中,教师要善待学生的“出错”,呵护学生的“出格”,妙引学生的“出新”,唯有此,才能让学生从阅读中走向深刻理解,从阅读中走进文本,打造高效的阅读课堂。因此,教师要关注师生对话,要联系学生学情,结合文本阅读,恰到好处、不失时机地创造师生探究的话题,让阅读课堂更加新颖、精彩。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师生文本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麻辣师生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