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应用与研究

2019-11-27殷淑霞

小学生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公式分层数学知识

⦿殷淑霞

一、首先需要了解分层差异的教学理论

分层教学是为了让教师更好的明白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色,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自然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只有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才会主动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每一个人单独设计独属于他们的教学目标。相信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一定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从整体上提高我们的教学成果以及他们的学习能力。当我们在把分层教学的理念融入到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时,我们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把他们通通都划分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他们进行针对性教学,通过这种方法不断的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当然,分层教学并不是说歧视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首先就要做到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其他方面的因素就对他们产生不一样的情感。就算是那些学习能力特别差的学生,我们也要一直保持足够的耐心,让他们可以享受到我们的指导。通过这种方法来增强他们内心的自信,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在这个活动当中,教师一直都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要时刻注意孩子们心理的变化情况,特别重视分层教学的重要事项,不然可能会出现与我们预期不一样的结果。第一,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划分,不能随心意乱划分。第二,要关注划分区学生的变化情况,如果当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那么我们就要按照他目前的成绩重新划分区域。至于最终调整区域的结果可以不用告诉学生,以免他心里出现不必要的自卑难受情绪。第三,当我们在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需要遵循适度原则,所出的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从中获取比较好的信心。

二、学生分层

这是分层教学的首次分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他们进行划分层次。根据一般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把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a.具有比较灵活的头脑,对数学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的学生。B.具备一定运算功底的学生,但是还是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才能够主动自觉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C.学习基础比较差、需要有人时刻监督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的学生。当我们完成分类工作以后,必须要根据他们的真实情况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比如,a类学生,我们可以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b类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多多理解数学知识,然后多做一些有关的练习题。至于c类学生,我们可能需要在他们的身上花费更多的时间,经常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与启迪。

三、教学目标的分层

我们可以根据之前划分的层次,为学生单独制定这学期的教学目标。至于这些教学目标的高低则是由他们的真实情况所决定的,必须要保证这些教学目标能够在他们努力以后能够全部达到。通过这种方法来不断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与动力。比如,a类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就比较好,所以我们只需要让他们简单的梳理一下这一章节的主题脉络就可以了。而b类学生,我们可以让他们多多做一些关于这方面知识的练习题,通过这种方法不断的熟悉解题的技巧与方法。至于c类学生,我们必须要激发出他们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便深深的爱上数学,愿意主动的参与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并从中获取快乐。

四、教学内容的具体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为他们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当我们在教授小学数学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知识具体划分成多个层次。比如,a类学生,我们可以只为他们教授一些数学原理或者是公式,接下来的时间就让他们独立思考这些公式的由来或者是应用。多多鼓励他们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而b类学生,我们可以为他们演示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让他们去尝试推导这些公式,不断的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多多为他们留下一些探索的空间。至于c类学生,我们必须要为他们打下比较坚实的知识基础,多多为他们普及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与知识体系,让他们理解这些公式原理的主要意思,知道遇到问题的时候怎么样去运用这些公式,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解答问题。

五、结语

小学教学阶段是孩子们学习生涯的开端,这是他们未来学习生活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要为他们打造一个比较幸福快乐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直都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必须要为他们设计一些具有人性化特点的教学方案。合理的应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单独培养他们,从而从整体上不断的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改革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收效。

猜你喜欢

公式分层数学知识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两两三三”解决天体问题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