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文本体式与学习活动的桥接之路

2019-11-27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林东金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6期
关键词:体式茉莉篇文章

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林东金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在备课的时候就考量文本体式,根据文本体式的不同来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组织契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何谓体式?可以称之为文体,或者是体裁。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根据共性的相对划分,如诗歌、散文、戏剧、小说;二是根据个性的相对划分,如散文这一大类下面还可以划分出很多子分类,如抒情散文、叙述性散文等。因此,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候,要准确认知所教学文章的文本体式,并给学生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进而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一、立足“体式”特点,确定学习目标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曾提到:“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主要说的就是,要能够按照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体式的文本形式,同时也要根据所确定的文体的不同来确定不同文章的风格。上面提到的是从创作的层面而言的,而从阅读学习的层面来说,文本体式规定了读者阅读的方向,在阅读的时候,不可忽视地要去考虑文本特征。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能够立足“文本体式”的特点,确定组织学生活动的目标。例如,在《爱如茉莉》这篇文章,该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一般来说,叙事性散文篇幅较小,语言精练,在情感表达上一般都是直抒胸臆。对于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先确定好教学目标,即:(1)可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意思;(2)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其实,对于学生而言,要想达成这两个目标,其实非常容易。不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及时地给学生渗透该类“体式”所展现的“共性”以及本篇文章所具有的“个性”,进而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依托学习活动,达成学习目标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目标的确定要能够充分地考虑到文本体式所展现出来的特点,不过这也只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小的部分,接下来较为重要的还是根据所指定的目标,来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用学习活动来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对于《爱如茉莉》这篇文章,教师在充分认识叙事散文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之后,可以根据对文本体式的深入理解,来设计教学的相关活动。例如,教师首先可以针对本文的关键词“爱”来和学生对话,让学生说一说在他们眼中爱是什么,以此来揭示文章主题。接着,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品读文本内容,感悟“爱”。(1)“本来我答应……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从妈妈“虚弱”的声音之中,你读懂了什么?(2)“爸爸没有吃……直奔医院。”从这个句子中,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爸爸。(3)病房里,那簇茉莉…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让学生品位“钻”这个词语,并且联系全文说说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和发展。在对文本的具象研读之中,教师要能够带着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对文本中字词的理解和探究之中,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之后,教师再带着学生从文本联系到生活,深化学生对文章主旨“爱”的理解。让学生小组之间自由地谈论一下自己对爱的理解。通过学习活动的组织,教师根据“叙事散文”的文体体式,抓住文中重点字词,带着学生梳理文本情感,更好地达成了学习的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深入学习所带来的快感。

三、透过学习活动,认知文本“体式”

文本体式它对学习活动的设计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如果反过来,学习活动的组织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文本的体式。其实,学习活动和文本“体式”这两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首先在学习活动中,理解《爱如茉莉》这篇文章的文本体式。如果是没有学习活动的设计,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应该会少很多生气,学生对于文本体式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不会有深层次的具象的认知。所以说,有效学习活动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具象的认知和感受文本内容。在《爱如茉莉》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在最后加上一个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这对升华学生的情感有很好的作用。其次,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也可以“窥探”到这一类文本体式的一般规律。如主题的确定,细节的把握,以及情感的表达等,也让学生大致地了解到了阅读叙事散文的思路,对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很好的奠基作用。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体式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两者是关联的,教师要能够通过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过程的组织,来架起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并透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地了解文本体式,让学生对文本有更为全面的解读,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体式茉莉篇文章
对当代诗词体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六言绝句体式概说
水中的茉莉
绝句体式多变化
茉莉雨
茉莉雨
律诗篇法体式
茉莉情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