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理刻画角度提升人们对古典诗词的审美水平

2019-11-27

读与写 2019年28期
关键词:刻画古典诗词

乔 杨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我国的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心理刻画方面的知识,通常情况下是采用直接抒情或者通过不同意境来完成心理刻画,此外还能借助言词和情感行为渲染,阐释内心感情。通过隐含地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展示汹涌的感情波涛,极其细腻和巧妙地揭示人物境遇、命运和心理活动,获得言简意赅的绝妙效果。

1.通过直抒胸臆完成古典诗词的心理刻画,提升审美水平

古典诗词大都是比较含蓄的抒情,当然也有一些是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感情,诗人心中的感情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直接表达出来。如吕布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以丈夫似月又不似月的冲突写法揭示了胸中的幽怨、失落和愿望。一股发自内心的低落、忧郁的情绪倾泄而出,一下道尽,令人扼腕。顾瑷的《诉衷情》中的女子,夜黑人静时,倍感孤独,想着男方在外潇洒玩乐,抛却自己独守空房,不禁喊出:“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盼望这个男人也能苦苦思念自己。浓烈的情感凝缩成短短的几个字词,似一股烈焰喷礴而出。

2.通过由表及里的方式完成古典诗词的心理刻画,提升审美水平

大多数的古典诗词心理刻画都不会选择直接抒情的方式,可以借助语言、行为动作或者脸部表情的描写来进行心理刻画,使其表达更有回味和表现力。海明威认为,心理现象的描述不仅要层次丰富、多面,而且要隐含,仅露出冰山一角,余下的心理活动要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推测,这才有艺术张力。诸多古诗词作者都有如此表现力。如清·纳兰性德的《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须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诗人通过细腻地描写一对恋人的举止行为,委婉展示出了丝丝浓情中的些许不快,不说一话尽显酸楚的温婉柔情。这些独到、贴切的表达方法给人更多的回味和思考的余地,带来更大的心理美感。王维的《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以豪放的喝酒和系马举止,展示年少英豪的风度和形象。在《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显示了王维的外向开朗,不纠结于一事一物,不在乎得失的生活态度。李白的《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透露出对敬亭山的极其喜爱,把这清美的山景看成是亲密伙伴,暗讽人世间的寡情无义,足显其遗世独立的风格。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片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简单的举止刻画了他壮士扼腕,空有一片雄心,却不能报国的遗恨。兵器“吴钩”只好当玩具空耍,不能用来拚身御敌,内心该有多激愤?只能空拍栏杆来抒发无所用处的一片为国尽忠的豪情,且无人可与之诉说。举重若轻的言语表达,足见其力透纸背的文字功力。

3.通过比喻象征的方式完成古典诗词的心理刻画,提升审美水平

我们可以通过比喻象征的方式进行古典诗词的心理刻画,把抽象的心理状态变得具体形象,让读者更好的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曹植的《释愁文》写道:“愁之为物,惟惚惟恍,不招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或群或党,去来无方,乱我精爽。”曹植用具体的人和物体作比喻把“愁”描述得极其具象,就像一个人,能来能去,就像一个物体,能拿在手里。形象地描绘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愁”难以言说的滋味。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情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用辽阔无尽的江水和草地比喻一个“愁”字,绵绵无期又撕心裂肺。象征的描写将表达人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和耐人寻味,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达他即将年老、往日一去不复返的感叹。李白《忆秦娥》尾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揭示了对无可挽回的家国衰弱的无助无奈的深邃意境。

4.通过情景物交融的方式完成古典诗词的心理刻画,提升审美水平

借助情景物交融的方式完成古典诗词的心理刻画,能够更加细腻委婉的表达出诗人的自身情感,更能抓紧读者的心。天人合一,人与景物交相辉映,喜怒哀乐皆可交互映射。白居易在《长恨歌》移情于景,刻画了唐玄宗李隆基对杨贵妃之死的伤感之情:“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美人已去,华丽的物品仍在,无人伴眠难以入睡,房屋周围枝叶满地不堪入目,昔日风景不再,映衬了人去物留的悲惨景象。情景对比则鲜明地衬托了描述对象的处境和心理。李白的《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表现了女人切盼远方亲人归家而不得的失望孤寂。晏几道的《临江仙》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用飞燕伴行对比人的孤苦凄凉。触景生情是见闻到的情景撩拨了作者内心的感情。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用谢落飘零的梅花沾在衣服上,拂去又沾得满身,映射他剪不断理还乱的一腔烦恼思绪。柳永《卜算子慢》上片:“江枫渐老,汀惠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继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深秋的夕阳下,满眼望去,枯萎的红花绿叶行将掉落,自己步入的晚年就如眼前的一片残景,伤今怀古之中夹杂着许多恨与愁。

5.通过梦境幻觉的方式完成心理刻画,提升审美水平

通过梦境和幻觉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潜在心理活动,还能体现出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纪念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与妻子生死相别阴阳两隔十年,白日不想,夜晚梦见。梦中妻子如平常生活中正梳妆打扮,只是相见不言流泪不止。他与亡妻互相思念的换位想象的描述,更显两人情意深长。幻觉的描述方法是用一种飘忽不定、稀奇古怪的神奇想象和思维来谈古论今。通过虚构故事或童话的描写,借以表达内心汹涌奔放、不可遏止的滚滚浪涛般的感情。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蛤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他奇思异想的把月亮描述得虚幻奇美,令人神往。夜晚的月亮掉落何处?是否还别有一块天地?不长一物的天地外有虚无飘渺的劲风给人间带来中秋赏月的美好节日?是谁羁留嫦娥,让她不能嫁人?海底长鲸会砸破天宫中的琼楼玉宇吗?既然一切都安好,为何圆月逐渐缺损削减成了一把钩?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月亮的一片深情。

6.通过语言偏离的方式完成心理刻画

在古典诗词创造中,有一些诗人选择语言偏离的方式重点突出内心的感情及心理活动、景物等,这样能够更好的表达诗人内心情感。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把绿当动词用,突出地显示了春天江南的一片绿意,更觉生机盎然。

7.结语

总而言之,古典诗词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心理刻画,表达出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更好的体会到诗人内心独白,把经过时光流转得到的社会经历和岁月沉淀产生的人生感悟融入一篇篇千古传唱的绝美诗词,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绝无仅有的瑰宝。让后人在欣赏这些优美诗篇的同时,品味他们的才华、气度和品格。

猜你喜欢

刻画古典诗词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刻画人物如何『传神』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刻画细节,凸显人物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