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轻农村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思考

2019-11-27

读与写 2019年28期
关键词:升学率课业负担主管部门

董 艳

(吉林省通化县西江镇学校 吉林 通化 134100)

1.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形成原因探讨

1.1 来自家庭。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使得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非常少。于是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思想作用下,每个家庭不惜把大量财力物力投到子女教育上,尤其是独生子女教育。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我们有这个财力;也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把所有财力物力投在这唯一的孩子身上;还是因为只有个一个孩子,我们失败不起,只能孤注一掷。所以,为了孩子花再多钱也在所不惜。

因此,我们不怕花钱给孩子买教辅资料,不怕一掷千金给孩子买诺亚舟、步步高、小提琴……我们愿意花钱给孩子报钢琴班、美术班、舞蹈班……参加各种考级培训;我们更不计血本花钱请名师,上名校,甚至送孩子出国留学。

因为是独生子女,无兄弟姐妹玩耍,一天到晚被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两双眼睛甚至是四双六双眼睛盯着,孩子除了学习恐怕也不可能干别的。课业负担怎么能不重?

1.2 来自社会。

A.学历低就业难,必须追求高学历。高学历人越来越多,用人单位越来越挑剔,要求会更高,迫使我们追求更高。

B.普通员工收入低,待遇差,保障少,大家都不愿干,都愿意读书考学做管理人员。于是路子越走越窄,只有拼命读书上大学一条路了。又因为大学滥招,就业难,我们还得拼命努力考上好大学、名牌大学才行。

C.职校为了招到学生,不得不降低门槛,胡招烂招,越烂越吓人,越让人害怕,不敢来,越招不到人。

这样几种恶性循环再加上就业压力的传导,以及社会和家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迫使我们中小学的孩子不得不刻苦努力考重点上名牌,拼命苦读,造成严重的课业负担。

1.3 来自学校。尽管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是全方位、多侧面的,但由于社会风气和办学体制制约,使得学生成绩、升学率成为硬指标。这一条不好,其他都是白搭。前两年,南京市红红火火的素质教育半途而废,不得不重新开始加班加点上课,利用周六上课,就是最好的例子。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是能猫。老师的“老鼠”就是学生成绩。在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中也大多只有学生成绩一块。尽管上级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不准用学生成绩给教师定优劣排名次,但在考核中,其他都是软杠子,不好操作,只有学生成绩这一块比较硬实,有说服力,评比起来简单明了。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成绩仍旧是雷打不动的硬指标。考核、评优、职称晋升,奖金福利无不与之挂钩,成为主要依据。在我们这儿,如果一个副科老师工作过于卖力,不仅同事们不理解,会有意见,领导也要找你“谈话”的。

2.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措施探讨

2.1 我们要从最简单最直接的原因入手——教师方面。因为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几乎都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课业负担过重不管有多少原因,各种负担最终都是通过教师之手加载到学生身上的。所以,减负要先从教师入手。

首先斩断教师的利益之链。

坚决制止有尝补课。可以让人大、纪检监察部门介入,一经查实严厉打击。

有人可能窃笑,人大纪检监察还能管这事?怎么不能?如果我们承认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严峻现实,如果我们承认这是关乎子孙后代民族未来的千秋大业,如果我们承认这是涉及全体公民,事关民生的重大举措,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大纪检监察还会因为事小而不屑为之吗?

别指望教育主管部门自察自纠,因为现实环境以及家长和社会对教育部门的评价,迫使教育主管部门有出成绩(当然主要也是看升学率)的冲动。他们会对学校教师的加班加点上课,拼命压榨学生纵容默许,睁只眼闭只眼,听之任之。指望他们来自察自纠,无异于要他们“自宫”,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其次,要改革教师考核办法。

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国家教育部及省级教育厅这样的高层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办法,绝不能让学生考试成绩成为考核教师“一股独大”的硬指标。当然,上级主管部门也要改革对学校的考核,不能用升学率片面考核学校。

在这里本人有一个设想:能否引进学生评价机制,让学生评价成为教师考核的一个硬指标呢?比如,让学生投票选出作业最多的教师,或者把教师工作的几方面,如作业多少、额外上课、带买教辅资料等多方面分别列表量化,让学生一一打分,给出等次,综合起来成为教师考核的一项指标。

2.2 从考核评价学校入手。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不能主要以升学率为指标,而要研究制定科学的考核策略,强调以人为本。对学校考核就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发展,素质教育开展,及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等方面加以考核,淡化学生成绩升学率等指标,比如建立几个维度,包括学生身体发育、视力不良率、课外阅读量、体育运动技能、人际交往、家政能力等等。再比如,学校硬件设施、图书配置使用、电脑教室配置使用、运动场馆设施、试验器材配备使用等等这些育人环境设施的配置使用情况。这样才能遏制学校校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冲动。

另一方面不能忽视考试指挥棒的作用。

由于目前我们的中高考仍是采用一张试卷,一考定终身的做法。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这也促使学生大量做习题,训练解题技巧,促使老师学生一起拼命玩命去夺取高分。

怎么办?考试是不能取消的。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河北衡水市采用把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分解到各初中学校的做法。这样做对减少择校(初中阶段)减轻课业负担都有一定作用。虽然这不是治本之策,但在目前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也只能这样了。

如果我们能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估办法,依次来考核一所初中学校,据此考核成绩向各初中学校划拨高中招生名额。这样做即使考试还在,那么竞争也会缓和许多,必将有利于减负。

以上两方面只是减负的治标之策,根本办法还是在于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

总之,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形成原因复杂,积重难返日久,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也绝不是一两个部门,一朝一夕就能轻而易举完成的。它需要全国上下多方协调,群策群力共同治理。

猜你喜欢

升学率课业负担主管部门
《安徽园林》通过省主管部门年审
我国环境立法的演变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新课改后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障碍的现状调查
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减轻高二数学课业负担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探讨
“轻负提效”大家谈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升学率”不应是衡量学校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