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命教育在美术课中“润心”细无声

2019-11-27黄乐慧

名师在线 2019年18期
关键词:想象笔者动物

黄乐慧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学校,江苏苏州 215000)

引 言

有人说:“教师的话就像春雨淅淅沥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但讲得过多,犹如‘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只会令学生更加反感和厌恶。”教育需要“渗透”而非“满堂灌”。

面对学生的不良情绪,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宣泄的切口,减轻学生的压力,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生理心理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学习和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毫无承受力,于是,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消极的“无所谓”给予反馈,有的甚至通过“轻生”的念头进行反抗。那么怎样才能减轻学生的压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即使“随风潜入夜”,“润物”也要从“润心”开始。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说:“这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东西能帮助人在最坏的情况中活下去,除非他认识到他的生命有意义。[1]”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积极地生存、健康地生活与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记录、感恩、呵护和顿悟,获得尊重和热爱自然与生命的科学地人生观、价值观。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何让生命教育“润心”于美术课堂中呢?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在充分整合教材的基础上,抓住“随风潜入夜”的时机,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生命教育。

(一)紧扣互动的切入:在情感的宣泄中记录生命的烦恼

目前,很多学生因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变得非常焦虑,加上部分家长的过分溺爱,导致学生无法承受挫折,心理比较脆弱。若这种消极情感无法得到宣泄,久而久之,学生将对学习失去信心,兴趣减弱,对生命漠视。在美术课上,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情感的线条、不同情感的色彩记录下自己的消极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尽可能不影响他们的宣泄过程。在宣泄过后,教师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并让他其感受到大家对他们的理解。待宣泄与理解过后,学生会体会到小小的满足,慢慢接纳自己,用一种新的视角审视自己。这就是一种生命教育。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情感的记录》一课时,笔者让学生直接用画笔通过线条和色彩表达和宣泄情感,工具不限,具象抽象均可,最后让学生交流彼此的情感。

【交流情感】

师: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开心或不开心的事,现在黑板上展示了部分同学的作品。大家都用自己的画笔通过线条和色彩记录了此时此刻的情感。宣泄过后,我们互相交流一下吧!

生1:我想说说第二张作品。他用了大量的黑色、灰色和蓝色描绘远处的山峰,近处的房子用了很多粗糙的折线。我猜想他应该是很不开心、很烦躁吧……

生2:是的,今天的数学测试很糟糕,都是因为我的粗心。我非常郁闷,觉得接下来的日子都很灰暗、很烦。

师:哦,你数学测试没考好,而且都是粗心造成的,非常难过。我很理解,你对粗心非常的厌恶和懊悔。没关系,我们认真订正好,好好吸取教训,争取下次不再粗心。

(学生点头示意。)

交流情感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之前的绘画过程是宣泄情绪,现在的交流情感则是修复和愈合的过程。这个环节可以让不良情绪顺着画笔线条慢慢流走,将生命教育随着生生间、师生间的倾诉和理解渗透学生心田。

(二)借助语言的引导:在情境的想象中感恩生命的美好

感恩主题一直是生命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很多家长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从而导致他们缺乏感恩情怀,甚至觉得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这就需要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法国作家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深化自我,更能深入对象。”例如,在欣赏浪漫主义画家席里柯的代表作《梅杜萨之筏》时,笔者加入了想象环节。

【情境想象】

师:现在请大家轻轻闭上双眼,边听我说,边想象一下我所描绘的情境。好,我们开始了: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天空布满阴霾,巨浪滔天。一群人挣扎在一只摇摇欲坠的、用船的残骸扎成的木筏上。他们在大海中迷路了,饥渴煎熬。身边没有任何吃的,连衣服都被巨浪撕得稀烂。一些人还有力气扬起手中的红白布巾,向远方呼救。一位父亲哀号着已经丧生、全身苍白的儿子。远处的浪尖上,发现一个细微的船影。是救生船来了吗?!他们不顾一切,是生的希望!已经有人开始向上帝祈祷!只是,这飓风还在不断地将木筏向后吹行……

生1:刚才我真的有点冷了,想象这样的情境真的太痛苦了。天灾人祸太可怕了……

生2:还好我不是他们中的一员,也还好我不是出生在那个年代,现在和平年代的生活太幸福了!

师:嗯,想象过后,大家都开始感恩生命了。确实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啊!感恩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恩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大家都有吃有穿,还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

(学生点头示意。)

在上述案例中,笔者借助言语引导和渲染,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其身临其境,体会“梅杜萨之筏”上他们的不幸。这样一来,学生感恩生命的美好之情油然而生,笔者也达到了“润心”无声的效果。

(三)抓住经验的调动:在共存的和谐中呵护生命的价值

在地球的生物链中,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善待自然,和谐相处。七年级上册《人类的朋友》一课正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时机。

【和谐共存】

师:今天上课,黄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影片,大家来感受一下。

【视频】苏少版配套光盘《人类的朋友》前段。

【导言】飞禽走兽是大自然美的精华。在我们生存的这个美丽星球上,动物和人类一起生活着,拥有共同的家园。

师:这段影片表现了什么?

生1:动物。

师:那么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生2:我觉得人类离不开动物,如小宠物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还有飞机也是根据动物飞翔的原理发明的。

生3:我觉得现在很多人都在乱捕杀动物,是非常不正确的行为。

师:很好。是的,人类和动物的关系像伙伴、似朋友。如果我们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是人类自己。今天我们就以“人类的朋友——动物”来展开课题。

笔者通过欣赏视频,感受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朋友,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是最直观最抓住思维的。动物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生活经验比较丰富的话题,观看动物视频,能勾起他们脑海中的生活画面,使其产生共鸣,从而在共存的和谐中呵护生命的价值,善待生命,“润心”无声。

结 语

生命是上苍赠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我们要好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在美术课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与情感、心灵和生命进行对话,让学生在渗透着生命教育的美术课堂中领悟人生的真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心”无声的效果。

猜你喜欢

想象笔者动物
快乐的想象
一生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