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实践
2019-11-27潘凤玲
潘凤玲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甘肃武威 733399)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成为一种必然,而且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有的信息处理优势及交互性强的特点,将难以察觉的地理演变过程、复杂的地理现象的分布成因、学生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等内容,通过幻灯片、实物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手段呈现出来,以便于学生理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拓宽教材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
布鲁诺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学科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没有地理学习兴趣,就没有地理学习氛围,地理学习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其地理学习动机的起点,也是促使其地理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行为的“催化剂”。但初中生兴趣不稳定,很难兴趣不减地学习每一节地理课。而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介综合一体化,能把学生耳熟能详最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融入课堂,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从不同角度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产生比较稳定、持久的探究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发展与合作》时,笔者播放相声《地理图》片段,同时展示“世界政区图”并链接相声中部分国家的视频短片,让学生穿越时空界限,边欣赏精彩的相声,边领略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的风貌,通过图片、声像将多彩的风光、独特的社会风情,不同的社会发展状况等内容引入课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由此可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丰富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探求地理知识的好奇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落实重点,释疑解难
地理课程中有许多原理性、规律性较强的重难点内容,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只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而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逼真的演示,使知识的呈现方式灵活多变,从而达到深入浅出、释疑解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地球公转”的内容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空间想象力。虽然学生具有“一年中我国夏季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生活常识,但若只凭教师的讲述,其很难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与四季变化”这一难点内容理解透彻。而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便能将“地球的运动”过程真实、立体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一目了然,重难点问题便迎刃而解。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素养的核心。它不是天生的禀赋,任何个体都需要通过学习、训练、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许多远离学生生活的地理表象、深奥的地理原理、地理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教材中只用简短的几句话或静止的图片来表述,因此,学生很难理解这些知识。而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静止图变为动态图,进行过程演示、动画模拟,既能让学生从中观察到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把枯燥难懂的教材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使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形象、清楚易懂;又能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中开动脑筋,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教学“气温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分布规律”时,笔者先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接着动画中显示学生小明放寒假从我国海南三亚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的旅行过程中穿着服装的变化和自然景观的差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目了然地发现“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的分布规律。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分布规律?”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其很难将“地球的公转”与“气温的分布”联系在一起。于是笔者通过视频播放“地球的公转”,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线索:纬度越低——气温越高——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多——太阳升得越高(高度角越大)——地球的公转,这样把前后章节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使庞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形象直观的动画和视频,丰富了学生思维内涵,促进了其思维能力发展。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读图获取、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知识与探究地理问题的主要工具。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读图分析能力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功,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就等于把知识“学活”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创造了更多阅读地图、练习查阅地图的机会,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从而加深其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能让学生通过识图、析图、说图、拼图、填图,悟出地理现象背后的深刻道理,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绘制简易地图的重要本领。
例如,在教学“南水北调工程”时,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水系图”,利用动画逐步呈现南、北方地区,并为其画上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再依次点亮长江水系、调水的东、中、西三条路线、调水的起点、经过的城市、省份和到达的目的地,接着播放南水北调视频及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这样既丰富了课堂资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养成了看图、用图的习惯。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是地理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和活动设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例如,在探究“区域发展差异”时,笔者在课前安排学生分组协作通过网络收集资料,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收集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感受世界各国之间的差异。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的探究欲望强烈,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形成了新的知识和能力。
结 语
总之,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活化”的地理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了形象生动的学习氛围,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给予了学生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说”“找”“画”“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脑、手、口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理解,使其形成了良好的地理学习意识,提高了学习效率。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科学而有效地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使我们的地理学习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