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教学的教育意义及其运用分析

2019-11-26李青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戏剧教学教学效率运用

李青蕊

摘  要:戏剧教学通常是利用戏剧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当前,该方式在欧美国家十分盛行,但我国依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戏剧教学能够极大地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戏剧教育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快速成长。

关键词:戏剧教学  教学效率  运用

一、戏剧

戏剧通常指采用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多种形式满足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领域中的戏剧通常是指剧本。戏剧表演形式具有多样性,戏剧是由演员饰演的角色在舞台上为观众表演完整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二、戏剧教学的教育意义

戏剧教学能够充分满足儿童的认知和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语言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采用独特的方式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推动学生智能发展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是戏剧教学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主要由8个要素构成,其分别为语言智能、梳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内省智能。在戏剧教学中,该理论对学生语言智能及逻辑智能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戏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应用的语言学习资料较多,而且不同的角色和情景,其在思考和表达方面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对话、旁白和独白等因素中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在发展中不断成熟。在戏剧演出中,学习者感受着多种多样的角色、认真聆听他人、自我表达或朗诵一段文学语言均可引导其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听、说、读、写的技巧,从而推动语言学习的有效开展。

演员在戏剧情境当中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戏剧表达精准地传达给观众和听众,所以,演员的身份尤为关键,且不同的人物语言模式也有所不同,在故事情景中文字表现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基于此,在人物语言表达和文学含义表达上,表演者均可借助直接的经验来真切地感知文学语言,将符号变为有意义的表达与演绎,这也充分地凸显了语言文字学习的意义与作用。

在戏剧活动中,情节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因果关系。在戏剧情节推演活动中,学生应当理性地考量行动中的必然因素。所有的行动都夹杂着多种情绪、道德、责任和社会关系,其动机具有复杂性,故事情节发展也更加丰满和生动,这种因果关系的存在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意识

想象是一种天赋,教育戏剧以协助学习者培养想象力为主要目的,想象外在因素或其他人的环境立场,然后与自己的处境有机结合,且在解决问题时,表演者也需积极组织动作语言,从而培养自主判断的能力。

在戏剧假设情境中,教学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且不同的人对不同的问题也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因此,如何更好地在困境当中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方式,帮助学生借助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掌握专业知识,建立自我意识,就成为教师工作的关键。在不同的场景当中,需采取最为合适的方式,每个人和每个团体均有自己的出发点,而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经过思考、体验和探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以此更好地探索自我。

(三)有利于学生交往,促进学生建立深厚的有益

学生的动作和语言是学生自我意识和过往经验的直接体现,采取戏剧性的表演形式能够展现出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最为真实的状态。戏剧扮演中,学习者也可更加全面且深入地了解社会和韧性,而且一台精彩绝伦的演出需要不同演员的默契配合,多人参与即可建立较强的群体意识,从而使参与者更好地融入其中,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分享思想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致的观点。

戏剧教学可引导学生以多个角度和观点来思考和看待问题,每个人的经验和思想均应与他人产生互动和交流,由此,戏剧也成了联系人与外界的重要纽带。经历过戏剧过程后,学习者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文化、生活与表达的大背景,在沟通与探索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人的经验和表达方式。

另外,在多种多样的戏剧活动中,学习者分享自己的观点、情感和认知,学生和教师之间也在交流中增进了彼此之間的了解,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三、戏曲艺术教育的策略

(一)以点带面开展戏曲艺术教育

当前,传统戏曲日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对此,人们将重点放在了传统戏曲与现代化的结合上,而忽视了在学生中间广泛开展戏曲教育。为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展开大范围的调查,明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试点班,从而形成以点带面的格局,教师要为学生传授和讲解基础戏曲知识。

(二)欣赏与演唱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国戏曲种类较多,不同戏曲种类在唱腔方面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若在教学中直接引用戏曲原有的题材,学生会感觉无法理解,晦涩难懂,此时,教师可在教学中采取欣赏与演唱同步开展的方式。学生在欣赏戏曲的过程中,教师需插入重点剧情和人物介绍,同时积极渗透戏剧当中的思想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正面人物的热爱,之后使用京胡、手风琴和录音机伴奏,利用录音机交错演奏,重点演奏生旦净末丑的演唱曲目,加强学生的演唱练习,或者还可排练小折子戏等。

(三)举办多种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可尝试举办戏曲知识竞赛或者学生票友比赛,在学校中营造戏曲艺术氛围,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进步。

(四)重视教学信息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充分了解学生对戏曲学习真实的态度,并以此为基础调整教学的方法,保证教学的效果。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对学生做随机调查,向学生提出与戏曲艺术相关的若干问题,并请学生作答,可将调查问题分为喜欢、比较喜欢、一般和不喜欢四个类别,然后教师可结合不同类型的人群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讲解其需要的戏曲知识,高效普及戏曲艺术。

结语

综上,戏剧教学在很多教育教学科目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教学模式能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同时也可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可以说,在日常教学中应用戏剧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包瑜.戏剧教学的教育意义及其运用[J].文教资料,2018,806(32).

猜你喜欢

戏剧教学教学效率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语文课堂传统戏剧艺术的教学理念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英语戏剧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入乎剧境 精于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