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意思维和艺术素养

2019-11-26王睿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艺术素养美术教育

王睿哲

摘  要:本文对幼儿创意美术教育的意义展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幼儿创意思维;利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培养幼儿艺术素养;设置趣味性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等几个方面的措施。希望幼儿美术教育者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采取多元化的措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稳固基础。

关键词: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  艺术素养  趣味性活动

一、幼儿创意美术教育的意义

从早期的幼儿园艺术教育进行分析,并不是为了培养出艺术大师,更是为了在早期对幼儿的大脑进行刺激,使其快速发育,并与其他的学科相连接,保证幼儿的脑部发展均衡。幼儿时期画画能力突出的孩子,长大能够真正成为美术工作人员的并不多。由此可知,小画家与大画家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许多成为科学家、建筑师及医生的孩子,都与小的时候喜欢绘画有着一定的关联。基于此,早期的幼儿创意美术能够对孩子的思维、心理及人格进行全面的培养,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画家。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品质,也是想象力的源头。与成年人相比,少儿的潜意识更加容易被挖掘出来,每一个幼儿都有艺术天分。在幼儿们接受美术教育的时候,如何有效保留其艺术天赋,便是研究的关键之处。本次研究通过对传统幼儿美术教育及当今幼儿美术培训机构课程进行研究与调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意思维和艺术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幼儿创意思维

在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不是“像”,幼儿的家长要从自身做起,控制自身对“像”的认识,不论何时何地,都不应当打扰幼儿的思考与观察,不仅是要培养幼儿的基本美术素养,更是要帮助其培养兴趣爱好,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幼儿的创造力是无法想象的,据中国儿童进入发布的研究调查报告进行分析,该报告以年龄为五岁左右的儿童为观察对象,对其绘画学习过程进行探究,分组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没有家长陪伴的儿童比家长始终陪伴的儿童,绘画创造力更强,想象力也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这一点引起了大众的疑问,究竟应不应该教孩子画画?其实追根究底,这就是形式与内容的问题,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先找到内容,可以是幼儿无意识或是有意识的感受。人处于不同年龄段与环境当中,想法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学习美术的基础目的就是能找到敏感的内容,并将其作为灵感。

不同阶段的幼儿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绘画内容。三岁以下的幼儿喜欢画反复的线条,而3-6岁的孩子喜欢画比较模糊但是精简的造型。在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就应当结合幼儿的不同阶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其能够找到感兴趣的绘画内容,并进行拓展与延伸。由于新时期教学理念的不断转变,创意美术思维理念应运而生,许多人开始盲目追求,却忘记了客观事实的重要性。即使是这个物体是真实存在的,也要创作出心中的想法。大多数人都认为艺术家创意丰富,而美术绘画就是需要创意。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许多美术教师都强调创造力,但是其并不是美术绘画的根本内容,仅仅是表面的东西。这里表达的创意是由家长或是教师引导的创作型作品,而美术是对思维内容进行表达。因此,美术绘画的核心内容就是思考,不论是现代艺术还是当代艺术,美术都与哲学思想越来越接近。

(二)利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培养幼儿艺术素养

由于幼儿的年纪较小,只有经历外界的刺激,才能够进行主动思考,从中体会乐趣,这种审美的过程,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还能够使其对于美观察得更加细致。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播放微课视频的方式,进一步为幼儿展示审美资源,使幼儿能够感受到艺术的独特魅力,进而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许多人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甚至认为画画与艺术素养相同。但事实并不是如此,教师更应当通过美术教育对幼儿的艺术素养进行培养,使其能够欣赏名画、音乐等,为艺术素养的提升打下稳固基础。美术教育与画画不同,美术属于一种视觉展现方式,要想学好美术,就需要将思想与技术进行融合。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寻求美术相应表达的思想。其次才是表达美术的技巧。而培养的艺术素养,不光应用于画画阶段,而是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

教师要做好示范工作,在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启发式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幼儿进行临摹,而是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可以制定一个主题,让幼儿建自由发挥,将其创造性的表现语言体现出来。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培养其创新能力。在课堂中可以进行简单的联想训练,例如闪电能够想到什么,冬天能够想到什么。利用联想训练的方式,开发幼儿的想象力,豐富其知识储备,还能够让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事物。教师应当将形态化的东西视觉化,创新教学环境,带领幼儿从枯燥的教室中走出来。可以走进生活、感受大自然。罗丹说过,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幼儿只有发现美才能够创造美。美术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课外活动,让幼儿感受花园中的一草一木,还能够引发其无限的遐想。翠绿的大树、美丽的小花以及流水的喷水池,都会激发幼儿对丰富色彩的感受。将幼儿带到室外进行写生,幼儿们都欢呼雀跃,就像是欢快的小鸟一样。从大自然的环境中,能够得到取之不尽的美术创作灵感。总之,美术教育对强化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与美术素养十分重要,在不断地探究与创新过程中,才能逐步实现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设置趣味性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注重因材施教,设置趣味性的活动,将其与审美活动相结合。例如专门开设一节艺术欣赏课,让幼儿对大师的艺术作品进行观察与评价,并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不断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定期举行画画比赛,将优秀的作品张贴在宣传栏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采取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还能够使其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感受到绘画的乐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将美术领域的知识传授给幼儿,例如中国的汉字,每一个文字表达的意义都不同,组合成新的语句,表达的又是全新的意思。对于美术教育也是如此,在对幼儿美术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创意与绘画技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幼儿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其能够在观察到新的事物之后,能够表达出内心的想法与欣赏,不断提升其美术素养,还能够在生活中发现与观察美。

猜你喜欢

艺术素养美术教育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之管窥
浅析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必备的艺术素养及其培养方式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科艺结合视角下的幼儿艺术素养培养研究
情理交融夯实绘画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