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

2019-11-26周硕洁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核心素养

周硕洁

内容摘要:发挥核心素养的价值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的主要目的。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全方位的成长,班主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方面。

关键词:核心素养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日前,教育部对小学实施教育改革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小学教育是教育之基础,在此背景下,要求我们班主任要不断与时俱进,根据孩子的不同特征进行有区分的教育,按照孩子的天性进行特殊培养,班主任要做到知人、识人、树人。所以我们常常在教育学生上要根据情况适当的变化方法,对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我提出了三点创新:

一.共情

在人与人的沟通过程中,“共情”是沟通的基本要素。班主任对“共情”进行良好的掌握和使用,将教师的关心以及惩治情感有效的传递给学生。此种做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健康人格、良好心态,也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达到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健康标准,从而营造一个友善、有愛的校园氛围。[1]

第一个案例:班上一男生参与校内同学间打架。我将学生带到独立空间进行问话,但是他并没有回应我,仅用一点肢体语言表示。之后,我采取“共情”策略,从他的角度出发,以他的思维进行思考,谈话也以理解他为主。此时他的反馈不再是用头部动作,而是眼睛充满了对我的感激。接下来我的做法是对他参与打架的原因进行剖析,从帮助人的角度对他进行赞赏。此后,他愿意开口跟我讲述打架的原因,以及打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采取沉默的方式,认真聆听他的讲述。我对它的打架行为表示不认可,但是对他的打架动机表示理解,终于他彻底卸下了心理防备。之后,我才对他讲述打架的本质是一种校园恶势力的体现,是处理问题不正确的方式。后来他意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并对所犯错误进行深刻的反思。最后,我对此事件进行了总结,以校园纪律、法律法规为内容召开了主题班会,杜绝后续类似事件的发生,从而达到更好的管理班级的效果。

共情管理需要方法,如何掌握共情能力呢?

第一步:学会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这其中包含两个步骤,a听其言同时观其行。b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的讲述以及肢体动作给与反馈信息,传递教师在认真听并且表示理解的信号。

第二步:学会表示尊重。对学生特性表示尊重,接纳学生的信念,对学生的自主选择以及决策表示尊重,不对学生的决策指手画脚,也不将自我意识强加到学生身上。对学生自身的认识表示理解,允许区别与自己的不同声音的出现。

第三步:学会从对方所处地位出发。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所处环境出发,找出可认同和理解的因素,寻求“共情”性质。

第四步:学会归纳使用教育手段。共情教育作为教育手段针对各种案例有共同之处。共情教育的本质就是做到感同身受,通过观察学生的肢体动作和倾听学生的言语,来掌握学生的内心诉求,从学生的表现中找到可理解和认同的观点,并运用语言以及肢体动作给与学生认可的信号,从而摆脱学生的抵制情绪。如果存在意见不一致时,不能使用偏激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心中的不良情绪进行抵制和梳理,最后完成谈话教育的目的。

二.有效的鼓励

每个人都是需要被鼓励的,学生也不例外,有效的鼓励能够使学生进步。我们班主任经常用到鼓励和表扬,此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自我认同以及自我认可,从而更加努力的进行表现。但是,其实我们自己并不是很清楚,表扬和鼓励的区别,鼓励具有长期效应,它更多的应用是在学生学习及生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鞭策自己向好的方向发展;表扬更加侧重的是小的表现夸赞,不能起到很长久的效果。[2]

第二个案例:xx的上学期期末考试只考了50分,平时不做作业,写字也乱七八糟,读书永远发不出声音,而且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但这学期来,他真的很给力,这得源于有效的鼓励。有一次上课,他读书特别卖力,特别洪亮,把我高兴坏了,马上说:“天啊,xx,这是我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快快教教大家!他喜形于色,更加努力的教大家读书。考试时,总有几个大题不做,稍好一点一点我就会鼓励他:xx,今天只剩三个空没填了,有进步!下午考试,他说:”我只有一个空没做。“我笑着说:”相信你做得完。“他就开开心心的做试卷了。这样的鼓励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读书,包括他的字,他的爱劳动。他的热情,他的考试成绩,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到了,都夸奖他,鼓励他,他信心十足。因为学会了互相欣赏,学会了互相赞美,班上的孩子们幸福多了,快乐了,学习积极性也高了,行为习惯了慢慢好了起来。此案例中,班主任对待学生采取多听、多看全方位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的方法,对这些小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有效的鼓励需要方法,那我们如何来说呢?

1.描述性的鼓励

我注意到+事实/行为/状态(具体的量化)

例如,我注意到你今天很开心。

我发现你今天只有三道题没写了。

我注意到你今天很心烦…

2.致谢性鼓励

我很欣赏…非常感谢你…

例如,我很欣赏你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

非常感谢你的帮助…

鼓励的作用在于过程中的进步,而不是成果的体现。有效的鼓励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我认可,树立孩子的自尊心与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价值。要少用“你真棒”“你真聪明”这样没有太多价值判断的词汇,有效的鼓励对孩子的激励时间更长,产生的效果更持久,我便常常运用有效的鼓励。

三.“特别”班会

班会的召开对学生和教师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更好的了解学生,进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学生可以通过班会树立自我意识,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学会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学会理解和感同身受,也学会了承认自身错误。那么如此“特别”的班会该怎么展开呢?

a学生道谢。可以设置游戏活动来实现最终目的,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让所有学生均有向别人表示感谢的时间。被感谢的学生可以从中找到自我价值,获得荣誉感。

b班会主题的确定。根据已经发生的问题确定班会的主题,该问题必须是发生在学生身上,或者是由学生进行的讲述。如此做法,可以让学生共同参与,所有人依次发言对问题发表解决思路和看法。教师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记录,而后可以让学生设定问题解决需要的时间,教师对解决问题过程进行跟踪,并在下次班会针对问题的解决进行畅谈,以此来培养学生说到做到的责任感。如若问题得到解决,则学生也可以依次谈解决问题的心得体会。

c班会的结束。班会在结束环节仍旧可以设置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班会。

当学生们学会这些技能,例如自我反省、自我认知、友好沟通、准确判断等等,学生就会成为出色的给予鼓励和解决问题的人。小学班级的有效管理是一项需要班主任长期努力的事业,要不断的提升自我素养以求在充满竞争的时代中脱颖而出,不断的创新教育方式,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原静.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班级管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8.

[2]朱翠琼.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2):168.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班主任核心素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