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019-11-26吴锦德

文理导航 2019年36期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引导激发兴趣

吴锦德

【摘 要】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他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语音实施进一步的引导,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数学课程既抽象又枯燥,很多小学生觉得不能接受或者难以接受,这让老师教的费心费力,而探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过程和方式。

【关键词】引导;素质效果;奠定基础;激发兴趣;小学生数学

针对如何引领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鄙人现将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下,与各位同仁共勉。

1.创造和谐教学氛围,奠定学生热爱数学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新课程改革理论认为,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开讲之前运用幽默有趣、丰富多彩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改变以前“传统式、灌输式、强压式”的教学方式,将其转变为“和谐式、引导式、尊重式”,教师要以做学生“学校中的伙伴,生活中的知己,学习中的益友”为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小学生心里撒播“真诚、友爱、关心”的种子,让小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同时能够热爱这个老师所教的数学课程。

2.运用多种方式尝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具有童真、具有天真、具有好奇心,很好的利用这些“优势”,尝试和运用了一些很有效有趣的教学方式方法。

比如,在数学课堂适当的运用一些语文方法:

给小学生讲一段很有趣的故事:这种讲故事的方法的运用,主要是看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神态,可以运用于讲课前、也可以运用于讲课中、也可以运用于讲课后。把在课堂讲故事的方法运用在讲课之前,能唤起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心;把在课堂讲故事的方法运用于讲课之中,主要是看到小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精神不振、热情不高,穿插讲一段故事的目的是让小学生振作起精神,认真听讲;把在课堂讲故事的方法运用于讲课之后,主要是想让小学生有回味无穷的感觉,对于其做好课后作业有帮助作用。需要补充的是,如果能够选择与数学有关系的故事最好。

给小学生玩一个很奇怪的魔术:在数学课堂上玩魔术要玩与数学相关的魔术,激发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思考。当然,玩魔术的目的一定要很明确,在上课前是为唤起学生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在上课中是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振作精神;在上课后是为制造良好的布置作业的环境。但是,在数学课堂给小学生变魔术,不能占用时间过长(二三分钟),不能让小学生从始至终陶醉在对魔术的思考之中。

給小学生放一节很重要的影视:利用现代高科技教学教具,选择一节与教学问题有关的影片,这一节影视片可放在上课前、上课中、上课后,视小学生在听讲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定。因为放一节影视片的目的是为了与教学息息相关,不能是娱乐,是为了集中小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唤起其兴趣心并提示其完成课后作业。如果能够利用现代高科技教学仪器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帮助,把复杂课题变得简单易懂,那么,影视教学的运用就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目的。

3.引导思维深入实际,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份知识,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加聪明。”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创新实践,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实践,特别是重视小学生的“动手教学”实践,在引导的基础上启发小学生的思维,在实践的过程中挖掘小学生的潜力,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解决教学疑难问题。

3.1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课堂效果

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熟悉学生、熟悉课本、熟悉教学目的,扎扎实实备课,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要根据小学生的理解程度和理解层次备课,要对小学生有重点、有难点、有深度的全面渗透,引导和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发展,将其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相渗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2教学实践的实施过程中的开发潜力

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和考试升学的“底层”理念上,而是要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的“高境界之上”。那么,教学实践就是引导和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能够把获得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帮助解决其生活中的问题。

3.3教学效果的提高过程中的创新探讨

根据小学生数学教材和教学实践,结合教学仪器(现代高科技影视工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数学和数字、数学和概念、数学和图像、数学和实物等有关于“数学”的一切知识具有清晰、综合、深入地了解,能自我地、主动地、有兴趣地运用数学知识。

教育教学的过程是要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但真正的教学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把课本知识停留在课堂上、把课堂知识停留在作业上、把作业任务停留在实践上,而是要在新课改革理论指导下,“全面推进和发展素质教育为目的,指导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巩固书本知识,运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文化与感知理念,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现实实物有机结合起来,拓宽思维、强化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总结经验,萌发科学研讨的意念”。

猜你喜欢

小学生数学引导激发兴趣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谈小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