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拓展延伸,达“画龙点睛”之效——以《怀念母亲》一课教学为例分析

2019-11-26浙江省义乌市赤岸小学朱晓云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5期
关键词:季羡林祖国笔者

浙江省义乌市赤岸小学 朱晓云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求语文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一节课不过四十分钟,如何能够达成《课标》所提出的“拓宽语文学习和语用领域,整合教学资源……”这一目标?笔者认为,设置一个有效“拓展延伸”是课堂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可以在一堂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教材不过是编写者选取的一个文本载体,教育的重要资源。“拓展延伸”的设置就是为了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课堂教学效果,即由特殊到普遍的一个教学过程;更是对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笔者就依托教学过程,以《怀念母亲》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充分利用“拓展延伸”。

一、立足文本,内外结合

特级教师于漪指出:“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正因为如此,拓展延伸始终要以文本本身为载体。著名学者王富仁提出“阅读教学必须接受作者设定的特定的空间,必须避免那种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必须避免那种脱离文本作者的基本理解而进行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在准备《怀念母亲》一课时,考虑到作者对祖国母亲和亲生母亲的怀念,两条线索穿插进行,六年级的学生可能对这一写作手法了解较少,特选择了季羡林的另一篇关于母亲的作品《永久的悔》作为拓展内容。基于二者同为写母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自己对两位母亲的深刻怀念,便于准确把握文本的情感主旨。

当然,感受不等于文本的理解。美国教育家杜威有过这样的阐述:“一个真正把握教学内容,吃透教材结构的人,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探究学习方法。否则任何的生搬硬套,不论动机如何良好,只能导致两种结果,牺牲学生和败坏这种理论的声誉。”所以教学还是要回归到文本的本身,拓展延伸环节的设置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母亲及情感的把握。因此借此契机,笔者选择一学生尝试朗读《怀念母亲》的拓展阅读《永久的悔》,同时请学生通过比较与文本的区别进行点评。基于此,笔者借季羡林文章调动学生的气氛,通过朗读与点评让学生认识到季羡林的情感,深入文本分析,进一步理解季羡林对母亲的愧疚、自责、热爱的感情。

当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还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才是一堂课的灵魂所在。在最后的课堂呈现过程中,学生能够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中,但鉴于“文本分析”这一环节没有达成“透彻挖掘文本”这一目标,造成文本的解读不够细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比较浅显,对作者的情感也比较表面。

二、“投其所好”,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鉴于前面内容的分析理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者对祖国母亲和亲生母亲的情感。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句,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敬意与真挚爱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目标的达成除了文本的透彻分析理解外,重要在于“学以致用”——实践。所以笔者最后设置的“拓展延伸”内容即“寻找《永久的悔》中的关键词,从而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三、回归生活,要“接地气”

教育教学的目标即“学为用”——“从课堂中来,到生活中去”。基于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拓展延伸更要考虑“回归生活”。以《怀念母亲》这一课文为例,一方面在于从多个角度表现本单元的主题——祖国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而且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不单单是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还要求达成“语言运用”这一目标,继而培养学生“读”“说”“写”的综合能力。

当然,“拓展延伸”不是万能,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明确教学目标,提前预设;理清重难点,吃透文本;巧妙运用,适度使用,避免华而不实。

语文教学拓展延伸可谓丰富多彩,但万变不离其宗。“拓展延伸”要以教学目标为准绳,以教材文本为依托,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投其所好”,激发学生兴趣;回归生活,要“接地气”。这样,我们才能够“活”用文本,“巧”用拓展延伸,达到创新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科学、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季羡林祖国笔者
我的书斋
听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咪咪(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