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感悟语文不一样的美
2019-11-26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陈玉香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陈玉香
语文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课文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等内容。通过体验,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感悟者。
一、朗读体验,感悟语言的艺术美
语文课程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其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就是语言的艺术美。对于语言的艺术美的感悟,需要通过朗读等方法加以实现。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和作品的内容通过声音和文本的匹配实现共同的跳动。语言的艺术美包括语言的节奏、韵律,用词的贴切、恰当,修辞方式的运用及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情感美和思想美。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艺术美的感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习《草原》一文的时候,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课文朗读,使学生更加专注于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及其意义。“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惊叹和舒服,四望和低吟,这些恰到好处的描写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更加真切地感悟到其中的美妙。“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视觉和听觉的交互使人犹如身临其境般,在朗读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仿佛看到了牛羊渐多的情境,仿佛听到了鞭子隐响的声音。语言的艺术美透过作者对文字的巧妙运用从字里行间展现出来。
课文朗读需要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只有韵律节奏和语气、声调的正确把握,才能确保朗读过程声情并茂,才能使文章的语言艺术美以声音的方式充分显现出来,并使学生感同身受。
二、情境体验,感悟故事的人性美
情景体验在语文教学中特别适合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的体验式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多媒体、角色扮演、话剧和情景剧等方式来对课文内容进行一定的改编,组织学生参与到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对白的表演中来,使学生在模仿中体验人物的情感,在体验中感悟故事的主题,从而对其中的人性之美产生独特而深刻的认知和感受。
在教学《穷人》一课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故事人物的心理变化,通过简单的小话剧形式来让学生扮演桑娜和她的丈夫,就丈夫回来后的对话进行情景再现式的表演。这种表演对于学生来说容易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大部分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教师对如何通过肢体语言以及语气声调等来体现人物内心的感想进行了指导,不少学生出色地完成了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很多学生非常投入,仿佛真正做了一回渔夫和渔夫的妻子。通过表演式体验,对于故事中展现的人性美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有的学生表示,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自己的感受还不够深,当表演完桑娜这个角色以后,真正感受到了主人公崇高的人性之美,给自己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这种方式的体验较易引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情景再现的过程就是对人性美的深入感悟过程。学生的共情能力在此过程中得以锻炼和提升,对于人性美的感悟具有感同身受的效果。
三、拓展体验,感悟知识的实践美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践行,语文知识不仅需要实践,而且还能够在行动中感悟到别样的审美体验。课文与现实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学生把来自课文的内容实践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可以更加直接地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意义,感受到课文所带来的行动力量及其美感。因此,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对某些课文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组织学生就“如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展开了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将讨论的结果总结出来。在实践教学中,很多学生提出了现实可行的具有实践价值的建议,譬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废旧物品再利用、绿色出行等等。教师在汇总结果以后,对此加以点评,然后要求学生回家以后进行“保护地球,小事做起”的环保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把实践的过程以作文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基于课文内容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写作的最佳素材,可谓一举两得。当理论在实践行动中得以实现的时候,语文课程真正具有了实践的审美价值。
实践是一种学习的态度,实践是任何知识的内涵。只有实践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加真切的美感体验,这种体验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通过进一步的写作又把感悟到的实践之美升华为文字之美。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对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感悟语文之美具有重要的意义。体验的深度决定着感悟的程度,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知识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