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析
2019-11-26郑爽
郑 爽
(吉林省双辽市第三小学 吉林 双辽 136400)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尤其在新的教育形式背景下,小组合作形式在语文教学上显得越来越重要,已经受到广大语文老师的喜爱。但由于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所以会有很多不确定性,在具体操作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总体提高。因此教师调整合作学习内容时机,努力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性并设法取得课堂教学实效。
1.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开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1.1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导致语文教学缺乏实效性。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是以一个导师身份存在,还充当着协作者角色,如今的合作教学已经不仅仅是生生之间的合作,更多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大多数合作教学中老师就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形式存在,并没有参与到其中。当老师提的问题没人解答出来时,他们便会要求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的讨论问题,有的互相说些闲话,有的就是看热闹,这让合作学习失去了它本身意义。
1.2 合作学习参与面不均衡影响语文学习质量整体提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应该互相帮助,进行互动。但在合作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认真倾听,不发表意见,不分享信息等现象。大多困难学生没有养成良好预习新课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也较弱,探讨新知识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往往不能主动参与进来。优等生的基础较好,反应速度较快,为了能让小组得更高的分,往往不顾学困生是否已经理解,很快地结束了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学习的目标就无法达到。
1.3 重视知识结论忽视探究过程学生能力培养体现不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目的只是为了解决问题,他们的关注点只是问题能否被解决,并不关注解决这些这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出现了那些问题,也不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行的怎么样,是不是所有人都参与了。很多教师单纯认为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们解决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使他们更好发展自己的认知,这就使得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问题,虽然经过了很多讨论,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将目标落实。
2.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应用的有效策略
2.1 构建具有探究意义的合作学习小组。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该注意结构知否合理,充分考虑他们在语文知识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最好使每个小组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特色,这样既能够互相帮助也能够取长补短,也就是说小组内的成员最好是可以互补。这样在小组内就可以互相交换信息更容易激发出不同的观点,使小组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在分组时既要考虑组内成员的性别也要考虑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还可以把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学生的性格、视力好坏等因素考虑进去。比如在组建《新型玻璃》一课关于新型玻璃种类及性质功能的合作研究小组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对科技知识了解情况和社会生活体验情况,进行合理小组合作学习分工,从而实现理想的合作交流效果,促进探究问题的高效解决。
2.2 结合成员特点建立小组合作制度。有了目标才能够确定小组共同努力方向,建立目标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可以建立一个目标依赖机制,这样小组内的学生就会为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帮助。可以规定小组分段朗读课文,当每个成员朗读流利并且错字不超过五个时,就算达到了顺利朗读课文的目标,小组才能得到更高的朗读分数。比如在《去年的树》一课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在合作开始前出示了三个需要达成任务目标,让每个小组自主选择,这样就使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更明确,避免了学习流于形式。
2.3 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在小学语文课堂形成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十分重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要想办法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对每个成员进行引导和鼓励,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听说读写能力都会得到发展提高。比如,在学习《狼和小羊》时,教师让小组内的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别就狼、小羊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并回答“这个寓言故事中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个问题的探究存在一定难度,这时教师就积极参与到各小组中参与里面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在活跃合作学习气氛的同时,促进了问题的有效解决。
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增加,也促进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内容。教师采取有效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他们对学习内容都有非常深刻的印象,进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