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2017-11-06孙中艳
孙中艳
摘 要:教师能够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出发,精心设计出一些调节课堂气氛的方法,从根本上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从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入手展开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调节气氛;朗读课文;提出问题;设计活动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有序推进,教师改掉了原来的“一言堂”模式,调整了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在学习上以学习的引导者身份出现,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注意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热情,不再像原来那种喧宾夺主,让整体语文课堂呈现出活跃、有趣的良好氛围。
在授课过程中,笔者注意从调节课堂气氛出发,设计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指导朗读,彻底激活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要重视学生的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了抑扬顿挫的读书声,充满了学生铿锵激昂的讨论声,激发起学生投入语文课堂的积极性,整个语文课堂呈现出来的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情趣,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展现出语文课程的人性美、个性美。一堂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堂,无疑是失败的。
朗读可以贯穿在语文课堂的每一个阶段。在授课阶段,文章大都文质兼美,读来朗朗上口,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训练学生朗读,尤其是一些优美的散文,教师更要给以合适的方法示范,在语速上、重音上、节奏上、感情上逐一加以指导,让学生有法可循,有必要的参考,读起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指导朗读时,可以采取让学生个别读,并多加鼓励的方法,也可以采取齐读的方式,让学生团体解读文本所蕴含的内涵。当然,也可以有配乐读,尤其是对于感情色彩丰富的散文类型,配上合适的音乐形式,有利于让学生跟随音乐抒发强烈的情感,把握文本精神。对于文本中对话比较多的文章,我们还可以采取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扮演文中不同的人物角色,深入文本去感悟人物思想。总之,不管是采取哪一种朗读方式,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让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唤醒学生的激昂情感。
二、设计问题,全面引领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从传统授课的意识中解放出来,充分认识到课堂上只有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才可以完全调动起他们学习上的积极性,才可以更好地调节上课气氛,使课堂为教学服务。语文教师要注意认真设计各个环节,尤其是精心设计上课时的问题,积极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使课堂焕发活力。
设计的问题根据授课内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例如在苏教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的教学中,当老师刚把这个课堂写在黑板上时,就在课堂上循循善诱,逐步提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对谁说的?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学生被这一连串的问号吸引住了,都想完全解决教师的这一串问题,于是快速进入文本阅读阶段,并且及时写写画画,做出相关批注,然后圆满地解决了上课之初提出的问题,这样也把全文的内容了然于胸了。
再如,四年级下册的文章《最佳路径》,文章的第二节写到格罗培斯从事建筑行业40多年,攻克了无数建筑方面的难题,但是建筑上最简单、最微不足道的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几易其稿,50多次的设计均被他否定掉了,设计问题:你从课文中的几个数字读懂了什么?你怎么来评价格罗培斯这个人呢?正是有了本节中鲜明的数据对比,学生对于格罗培斯的力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有了最初的认识,对于接下来后受到老太太的启发有了灵感,最终设计出了世界上最佳的路径。可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认真研读文本后,针对教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去探求,去文章中寻求答案,以问题引领整个课堂,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全文。
三、多方活动,引导学生体验课堂
一個充满活力的课堂,应该是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锻炼自我的机会,我们可以设计多一些的语文活动,激发起活跃的语文课堂氛围,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力。
例如,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的前几分钟,让学生来自己发挥,每天抽取两到三位同学,站在讲台上面向大家来演讲,可以讲述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以评说一下社会见闻,可以给大家讲述一个小故事,也可以介绍最近自己看的一本书等。总之,内容不限,旨在锻炼学生的胆量,以便在日后语文课上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每个单元练习中,均有口语交际这个环节,每到这个环节,我们总是把讲台让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来做主持人,构思口语交际课的全过程应该怎么呈现,开头、经过和结尾全由学生自己设计。这样的活动内容,因为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见,所以特别受到学生的欢迎。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认识到调节语文课堂气氛的重要作用,才可以在将来的上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文荣.面对二十一世纪的课堂教学[J].山东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3).
[2]龚紫真.语文课堂的根植于何处[J].湖南教育,200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