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积极的小学班级文化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019-11-26陈瑶池

名师在线 2019年19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育人班级

陈瑶池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广东广州 510080)

引 言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凝聚力与向心力的表现,也是一个班级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着力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用这种无形的力量,启迪学生,让学生在富有正能量的环境中,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一、健全班级制度

建设积极的小学班级文化的首要工作应是健全班级制度。古语云“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只有先行制订一定的班级管理制度,学生才会在此制度的指引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出合乎学习状态的行为。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受年龄以及心理条件的限制,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若是没有明确的班级管理制度,学生容易顺从自己的心意,做出一些不符合学生这个“角色”的行为,给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一定的麻烦,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因此,班主任有必要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具有可行性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行为予以有效约束,使其能够在这种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进而不断成长、进步。

另外,班主任在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之后,还需根据管理实效及时调整班级管理制度,让该制度能够一直保持时效性,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班级文化的建设[1]。除此之外,班级管理制度要融入日常教学中予以执行。为了在班级内部树立起班级管理制度的权威性,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在锻炼自身管理能力之余,学会体谅班级管理者的难处,从而积极配合其管理工作。

二、确立班级目标

班级作为一个整体,必须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一种向心力,进而让全体成员在这种向心力的影响下,凝聚为一体。若是没有这种奋斗目标,学生容易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需要通过明确班级奋斗目标,让每位学生定位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每位学生迸发活力与创造力,以最大的热情接受班级管理,进而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以部分的优化促进整体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开学时,带领全班学生一起制订成长目标,朝着“最优班级”的方向共同努力,并让每位学生都明白:一个班级就相当于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位学生都是重要的一员,无论学生是存在成绩方面的差异,还是相貌方面的差异,这些都是次要因素,最重要的是,这个大家庭不能缺少任何一个成员[2]。如此一来,才会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逐渐产生归属感,进而对班级有浓厚的感情,愿意为班级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从内在改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将学习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刻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当有成员或是整个班级出现偏离预期目标的情况时,班级奋斗目标也可以作为航标,让学生有参照对比的实例,认真总结这段时期的“得失”。

例如,教师可以先行带头反思,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学会出现问题时应先找原因,而非是“抱怨这”“抱怨那”,从而使学生能有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并勇于承认自身的错误;然后教师须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指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实际应用在后期班级管理与自我学习之中。承认不足固然重要,但是针对问题有所改进才是反思的重要价值,所以,教师要注意监督学生优化改进的进度,不能因学生年龄小就将存在的问题“放任不管”。经过长期的坚持,班级必然会实现预先设定的奋斗目标,学生也会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受益匪浅,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创建班级物质文化

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教室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估量,所以,教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环境,展现班级的育人特色,让学生在这种育人特色中,不断积淀文化底蕴,养成核心素养,成长为有知识、有能力的全面型人才。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让有书法特长的学生书写一些励志名言,并将之粘贴在教室墙壁上,供学生自我警醒;也可以在教室一角放置书柜,供学生互相借阅书籍,以使其拓宽知识视野,增长见识。小学阶段是学生全面接受与吸收知识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阅读更多的书籍,于学生而言,意义重大。所以,教师不妨将教室空间与课余时间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吸纳各类知识,扩充知识储备,从而为学科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黑板报作为宣传的阵地,在教室中设置公告栏,将班级管理制度、课程表、值日安排等内容张贴其中,供学生查阅,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任务,按时完成。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让当天值日的学生,在全班学生的监督下,认真负责地完成本职任务,从而保证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为全体成员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创建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具有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是所有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体现着师生共同认知与维护的理念、情感、价值取向,是规范学生行为、熏陶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商量制订班级的名称、班徽、班训、班级精神等,并明确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使之成为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

五、重视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班级凝聚力的展现。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组织能力,鼓励并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班级活动,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张扬个性,成为自己心目中向往的人。

例如,学校举行的校运会就是一项重要的班级活动,教师在校运会正式开始之前,应给学生做动员工作,务必要让每位学生都意识到积极参与校运会的重要性。比如,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选择想要参加的比赛项目;文笔较好的学生可以负责写稿件,然后送至主席台,由主持运动会的主持人宣读;其他学生可以负责执勤、送水以及啦啦队等工作,也可以在本班选手上场时,一起喊“加油”助威。通过这些分工,学生能发挥自己所长,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力争将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做好,而不是一旦遇到问题,就寻求教师与家长的帮助。所以,教师应当重视班级活动的作用,充分利用每次班级活动所带来的机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实现从“书本”到“生活”的转变,实现从“个体”到“团队”的转变,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职责,在学习知识之余,养成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结 语

总而言之,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其不仅关乎班级的管理,更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应努力在班级之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教书”与“育人”并驾齐驱,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育人班级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班级“无课日”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班级“四小怪”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班级英雄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策略探析
——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