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农村小学开展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2019-11-26韩春生
韩春生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镇中心小学,甘肃嘉峪关 73510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教育的诸多问题逐渐凸显,给农村教育工作者带来了许多挑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教师,更是承担着传播和普及传统文化的重任。下面笔者结合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谈谈农村小学开展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多样化的诵读情境
(一)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书香校园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个重要命题“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的触角应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我校教学楼每层台阶上,张贴着经典古诗句的地贴;教学楼走廊墙壁上,张贴着现当代名人名言和诗人行吟图;操场四周张贴的是从《论语》《周易》《礼记》里选取的名句,营造了“书香校园”的良好环境。还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演讲,配合“世界读书日”和“全民阅读月”活动,结合季节和传统节日,举办“诗意春节”“诗意清明”“诗意端午”等一系列经典诵读活动。让“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理念深入每个学生的灵魂中。
(二)书香伴我成长,营造书香班级
各班有固定的“每日一诵”和每周一节的经典诵读课,形成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各班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专门开辟诵读板块;墙壁上设置一个“诵读之星”的专栏;举办经典诵读的手抄报比赛;利用考拉阅读、我爱诵读、喜马拉雅等APP 平台,发布自己的诵读内容。通过一系列文化建设,“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思想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1]。
二、运用多元化的诵读形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用富有吸引力、多样的诵读形式,能激发学生持久的诵读热情。因此,教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根据农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创建新颖多变的诵读形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诵读积极性。根据声音的表现形式,采取朗诵、吟诵、吟咏、吟唱等方式;根据人数的多少,采取独白诵、合诵、跟诵、二重奏诵、小组诵、集体诵等方式。
例如,在诗歌《我爱这土地》的诵读过程中,就采取了男女两人多种诵读的艺术形式。“假如我是一只鸟”,采用男女跟诵;“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采用双人合诵;“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两行,一人一行分诵;“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三个词组男女三次跟诵;“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第二次双人合诵;“然后我死了”再次男女跟诵;“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第三次双人合诵;“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采用独诵、二重奏诵和双人合诵三种诵读方式。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既让学生学会了各种诵读技巧,又让学生对诗歌有了深刻的理解[2]。
三、组织多样化的诵读活动
(一)开展各种游戏,肢体抒发情感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处于童年时期的小学生更是如此。经典诵读活动如果能和游戏相结合,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也可以使诵读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古诗词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枯燥、无味的,而开展诵读游戏能使活动趣味化,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穿插一些小游戏,让经典文化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染学生。
例如,在《诗意中国》诵读活动中,教师选取课文《江南》为诵读素材,玩“踏歌”的游戏。古人云“踏歌者,联手而歌,踏地为节也。”在进行活动时,让女生扮演荷叶,一起拉手围成一个圆圈,一边踏步一边朗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让男生扮演鱼儿,一会儿钻入圈中,一会儿又钻出圈外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同时读出对应的诗句。读完之后,再吟唱一遍,配上同样的动作。这样的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丰富了诵读活动的表现形式,更彰显了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3]。
(二)携手中华礼仪,探寻诗歌密码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教育不能是生硬地说教,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润过程。在“只会索取,不知付出”的孩子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投桃报李”背后的故事又有多少孩子知道呢?通过《诗经•卫风•木瓜》一文的诵读,普及中华传统礼仪就显得尤为必要。在诵读表演活动中,教师把班上的同学分成两组,面面相对站立。A组同学双手比画“木桃”的样子,B 组同学双手叠加屈膝敬献“琼琚”,入情入境中感悟了“知恩图报”的内涵。这时,教师娓娓道出诗歌的写作背景:春秋时卫文公被狄人灭国后,得到齐桓公相救,被赠封地和车马等。此情此景,卫文公道出:“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肺腑之言。两组同学相互“深深弯腰,抱拳作揖”的“长揖”礼节,情境再现出卫文公对两国结盟的至诚,对齐桓公“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激涕零。配合“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吟唱,一次次深深的“长揖”,学生切身感受到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了解了诗歌背后的故事,达到了经典诵读活动的预期效果[4]。
(三)开展情景剧表演,进行角色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把经典诗词改编成情景剧,开展诗人角色体验活动。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华传统节日”中,我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唐诗宋词里的节日》情景剧展演。其中,有一个情景短剧《王维的重阳节》,学生就在王维的角色中进行了真切的情境体验。表演前,首先让学生深入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十七岁的王维为了考取功名,一个人离开家乡山西来到长安,帝都的繁华激起了游子的思乡情。其次,让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反复打磨和修改剧本,精心选拔演员。然后,为学生准备好古代的秀才服,准备好茱萸和雄黄酒等相关道具,提供一定的舞台场景,营造出古诗描写的意境。最后,伴着忧伤的思乡音乐,学生缓缓走上台,用独白的形式道出诗人的心境,之后“诗人”情不自禁地诵读出这首诗,台下的学生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结 语
通过有效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每位语文教师都认真参与到中华经典诵读的研读活动中,每位学生都参与到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国学经典诵读充溢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中。广大的农村孩子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后,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审美力、想象力、创新力等大大改善,文化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