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真学”语文课堂的“原动力”

2019-11-26江苏省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4期
关键词:原动力真学兵马俑

江苏省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刘 佳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合作学习是基本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对教学中各动态因素进行综合利用,能够促使学生呈现更好的学习状态,将评价标准定位于团体成绩,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逐渐走进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使得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好,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更高,团队意识也因此不断增强。在此情况下,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大大增强,也真正学到了语文知识。

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要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要在学习中融入必要的生活化元素,进而让学生的思维信息量能够得到增加,并对学生的思维加工能力等进行培养,引导学生观察和分辨事物,并及时总结和分析问题,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更大的收益。

比如,在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一课的教学中,兵马俑较好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与强大力量。在该文章中,语言非常规范,而且具有清晰的架构,文章风格也非常简约,比较符合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所具有的特征。在该文本中,文字描述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和区分度。在对第二段进行教学时,教师以篮球场作为参照物,让学生感受兵马俑的宏伟气势,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篮球场吗?”学生一致回答见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兵马俑进行想象,规模大概有几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在进行该段的教学时,教师先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场景,让学生想象兵马俑的规模,在脑海中想象课文的场景。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对学生的阅读技巧进行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之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其脑海中对兵马俑的想象,让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动力被大大激发,真正加深了对兵马俑的了解与认识。

通过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真正实现“原动力”的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能够学习到真正的知识。

二、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目前小学教育仍然处于传统教育与新课改理念教学的过渡时期,很多小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会对这种学习形式产生抵触心理,不适应或者不习惯合作学习模式。由于小学生本身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必然存在一定的挑战性。所以要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需要开展合作学习,并科学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合作意识。在进行分组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男女比例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等,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提出,在文中有三处都表达了“没想到”,要求学生将其找出来,并轻声读出来,让学生去感受作者的心理,先在组内进行交流,并对各个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记录下讨论情况。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最终感受到在不同的情况下,三个“没想到”表达了作者的吃惊、难过与愧疚之情。在此情况下,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也更加深入。

通过科学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使得学生的合作意识大大增强,获得了更大的“原动力”,从内心深处激发自己的学习内需,真正理解了文本的主题要旨和知识要素。

三、充分发挥教师示范价值——提升学生合作能力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并认真倾听学生们发言,做好适时的点拨与引导等,确保合作学习的效率。在合作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要发挥不同的作用,为学生做好示范,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的学习“原动力”不断增强。

比如,在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就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示范作用,带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该文属于短篇小说,作品情节非常感人,主要讲述了船长哈尔威在客轮即将沉没时,仍然从容不迫,指挥乘客有序脱困,自己却最终随船沉入深渊。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分角色扮演,教师亲自给学生示范哈尔威船长在指挥台上,如何进行“吼”,并引导学生这样读的原因,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出示课件,开展之后的教学。

通过教师的示范,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以此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强化。在此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加浓厚,学习动力更强,为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强大推助力。

四、合理开展前置学习——实现高效课堂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前置性学习主要是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前预习工作,教师会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必要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各项预习任务,为开展合作学习打下基础。该种学习方式具有非常强的目的性,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注重问题的难度,防止形式化问题的出现,以保证学生的思维价值。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石头书》一文时,教师会先给学生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对课文进行朗读,并认识其中的词语。通过学习石头书,了解其中与化石相关的知识,并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在进行重难点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石头书中的字和画分别有哪些?有什么作用?”运用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就该问题进行探讨。学生此时会就川川与磊磊以及勘探队员等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寻找问题答案。通过这种分组合作的方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大幅提升,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这样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的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都能得到提升,真正实现高效语文课堂。

五、加强语文课堂的延伸——实现小组经验分享

语文课堂延伸的是社会生活经验,将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到课外,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更充分地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感同身受的体验,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延伸活动重在经验的分享,让学生不再为了学而学,而是主动积极地学习。比如四年级教材《人类的“老师”》一文结束时,教师要求学生:“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请大家搜集相关信息,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让大家分享你的新发现。”课堂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涵,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资源,在小组分享中,提高大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小组合作学习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合作中能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增强,进而借助团队的力量提升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原动力”,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此情况下,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被大大提升,个性化不断凸显,让课堂效率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原动力真学兵马俑
兵马俑修复:为你,千千万万遍
从“余数”探秘中指导学生“真学”
社会版(五)
兵马俑底座学问大(第六站)
第二个喉咙
充电盆栽
大黄蜂当上“背包客”
建构“真学”课堂要注意的几点
让学:“真学”课堂的本质追寻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为何没有女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