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破思维定式 丰富习作内容

2019-11-26福建省厦门市金山小学洪月玲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4期
关键词:日记本日记习作

福建省厦门市金山小学 洪月玲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多数的作文腔调雷同,缺乏新意和个性,为了应付作业或考试,学生“做”作文,驾轻就熟走捷径。没有写出自己的发现,没能表达出自己心灵的声音,读起来干巴巴的。如何改变现状,丰富习作内容呢?笔者认为,要打破思维定式,丰富习作内容。

一、多角度选材立意

唐刘禹锡云:“劝君莫唱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讲的是创造性求异思维的道理。作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走出惯常的由于低级求同思维造成学生作文结构公式化、语言模式化、思想板结化的误区,着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1.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苏武说:“文章最忌随人后。”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鼓励批判性阅读,引导学生对现有的、定论的课文分析大胆提问,勇于翻新,使其在点点滴滴的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激活求异思维,突破定势,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思维方式上应大胆求异,自由发挥,不能把学生的写作思维僵死在条条框框中,把作文自主权还给学生,才能写出“不随人后”的文章。如笔者布置学生围绕“花”写一主题作文,要求取材的丰富性。学生就写了送花、买花、偷花、养花、护花、赞花、喜爱的花、生命之花、花的哭诉等,几乎没有材料雷同的现象。同样记春游活动,可以写景、写春游的快乐、写春游中发生的事……允许学生相同的题材,有不同的立意;相同的中心,有不同的选材;同一内容,有不同的表述。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呈现 “浓妆淡抹总相宜”“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百发齐放的生动局面。

2.启发学生反向思维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维,不囿于“成规”,不满足于“共识”; 注意引导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不同层面;联系社会的不同方面。要对事物作深层次的审视,反向思考,言人所未言。力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注意发现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罗同学不是正面讴歌而是反向思考,从中得出旧城改造后,古民居的消失,传统文化的流失,写出《高楼底下难出声》的习作:

……楼房真的是像雨后春笋平地而起了,可同时现代化又是那么无情。绿色的田点点消失,林子夷为平地,这忍不住让人怀念老房子古老的风情,那缓缓流淌的歌。

今天,呐喊成了青山绿林的“专利”,不是吗?只有那赏心悦目的绿色,才能使人从心底里感到释然,毫无顾忌地喊出“声音”来。可“小桥流水人家”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高楼又带来了什么?

高楼脚下,怎么喊得出声!如此选材立意,既合乎合理,又富有新意,充满着个性的火花。

二、多方式构思表达

表达形式的灵动多样也是作文丰富的一种策略。让学生不拘一格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鼓励对相同题材的内容,用不同的文体进行表达;同一场景,同一人或事物,变换方式去观察思考,变换角色表达。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结构章法,从不同的顺序、切入点去布局谋篇。善用个性化的语言写鲜活的作文,不是鼓励学生猎奇,也不是为了新奇而生造词语,只是让学生平时多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习作的语言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竖起耳朵倾听各种各样的声音,灵活运用接地气的口语,让描写的人和事更贴近生活。请看习作摘句:

“我和妹妹是一对‘死对头’,我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因为她总要和我作对,可我又奈何不了她。因为她有一个非常厉害的‘靠山’爸爸。所以我不能和她明争,只能在爸爸的眼皮底下暗斗”这句写自己和妹妹关系紧张,作者很有创意地用‘眼中钉’‘肉中刺’来比喻,‘明争、暗斗、靠山’等口语化的儿童语言,学生的口吻,学生的心志,学生的童真跃然纸上,这就是学生的语言天赋。特殊句式的点化,巧用修辞,善用俗语,套用歌词、谚语、社会生活的夸张表现、艺术广告的嫁接等,均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在习作中有意想不到的表现,教师当加以肯定、呵护。

三、多类型习作训练

1.坚持写日记

日记是自由的散文,从日记里可以培养出风格各异的作家。特别是日记中心底的秘密、生活的烦恼,无不是展现学生个性的途径。作文单靠每学期八次单元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多练笔,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几年来,笔者坚持让学生写日记,甚至是班级、年段日记接龙。年段开展日记接龙活动,每班设立8 本日记本,每一天一名学生写,小组写完一星期后日记本在年段班级交流。这样下来每一星期每位学生有一次日记展示机会,同时可以互相品尝到同学的“美味家肴”。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老师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老师对学生日记评价,一起敞开心扉,相互倾诉心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在可交流的日记本中,我做了如下尝试:提倡学生写生活日记,又可结合读书时记下美文片段,然后自己点评,也可进行仿写,同学互评。这样既拓宽知识面,又促进同学间的友谊。学生在日记本上不断耕耘劳动,不断进行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写作热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勤做读书笔记

做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是培养学生独特感悟的巧妙方法。结合课外读物、欣赏影视作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评论文章、影视中的人物,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思考对自己特别有启发或感触的地方,并写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的同学可能因一个词而写下长长一段话,也有对一段话发表自己的观点,还有的同学看了文章后,写下了深刻读后感。渐渐地,学生都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班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3.鼓励虚构写作

传统的课堂习惯于弱化虚构写作。虚构写作才是高阶思维的创作。小学生处在幻想阶段,应多读多写想象类的习作,培养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表达力。想象类的习作训练形式多样。如续写作文、画图写作文、睹物想象作文、假设想象、科幻故事、学写童话、寓言故事等都是学生喜欢的习作训练形式。

总之,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多一些开放,少一些束缚,努力构筑个性化平台,激活学生写作兴趣,学生的习作才会百花齐放。

猜你喜欢

日记本日记习作
没有遗失的日记本
成长日记
我的日记本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习作展示
小侦探南柯之三 两本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