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常态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途径
2019-11-26王才武
王才武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西关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更加优越,大多数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使其对压力和挫折缺乏承受能力。同时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小学生处于身体生长、价值观塑造及知识丰富的重要时期,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应通力合作,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小学阶段的教育人员,应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干预措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纠正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新常态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比较空洞,实用性较差。在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通常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复制,不少学生难以做到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引导,教育方式比较落后,导致学生丧失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一味地讲述如何去做,但是没有具体性和实质性的内容,存在脱离生活实际的问题,教师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单纯看作理论知识教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脱节,忽视学生个性化培养。此外,不少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缺乏专业性,难以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失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辅导人员大多数采取灌输式和讲授式的方式,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告知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采取的是格式化的教育方式。此外,教师对学生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随意性较强,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心理教育,将心理教育内容复制给学生,此种教育方式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对心理健康辅导丧失信心,出现应付和敷衍心理[1]。
(3)心理健康教育过于随意,缺乏约束力。心理辅导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其目的是让小学生了解心理常识,根据学习内容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辅导教师缺乏完善有效的教育计划,不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比较松散,自由度比较大,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新常态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途径
(1)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现阶段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作用缺乏深入认识和理解,心理健康认识不足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形式化,相关教育人员对其认识不够深入导致的。因此,小学心理健康辅导部门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力度,开展相应的课堂教育活动,结合卫生事件采取有效的演练活动,有效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家庭、学校及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学校应注重家长教育,和家长加强互动和交流,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相关媒体的优势,如宣传栏、学校网站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同时辅导教师可以借助微信、QQ 等平台,加强和家长的交流和沟通,让家长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同时,向家长讲述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为小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做好准备,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2]。
(2)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加强心理训练。在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教育方式和形式,都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只有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辅导教师需根据学生需求,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应该利用实用性的知识,学习具有相应价值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灵活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困惑,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在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辅导教师需要做好倾听和分析,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对于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的小学生,加强体育拉练活动,通过步行五公里等方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参加竞赛、表演等活动,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辅导教师应当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加强小学生心理疏导和心理素质教育;心理辅导教师应了解自己的心理,同时也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结合学生不同的气质和性质,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措施,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预防和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
(3)加强心理教育人员培养,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现阶段大多数小学的师资力量有限,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更加有限,很难聘请到专业的心理教育辅导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人员开展,如果没有采取系统化的培训,教师常常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育活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形式化,难以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大教育的环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开展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灵活、有趣,切实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心理健康辅导人员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引导。
(4)加强教育管理措施,注重学科渗透。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缺乏相应的管理工作,导致教育效果不佳,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于随意。为了保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做好辅导人员的规范和约束,制订完善的工作制度,定期开展考查和考核活动。在考核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全面考核,严格制订考核内容和标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成立相应的心理健康辅导小组,主要成员是班主任和心理教师,由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人员担任组长,同时加强班主任和心理教师沟通技巧的培养,定期开展讨论活动,结合心理课堂教学内容,解决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结 语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科学合理的监管和调控措施,结合心理学相关的理论及小学生现阶段的心理问题,开展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同时现阶段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学生品格素养,帮助其构建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