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做好学生习作积累 努力提升学生习作质量

2019-11-26陈丽萍

名师在线 2019年13期
关键词:习作育人语言

陈丽萍

(江苏省盐城亭湖新区实验学校,江苏盐城 224000)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习作目的”做了十分精辟的讲述:习作教学是为了学生实现良好的自我表达以及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事实上,学生现在的一篇作文,就是他们在这之前的所有思想、知识与语言等方面的集中体现。但是,在当前的小学习作教学中,部分学生都呈现出三个字:“作文难”,笔者对此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胸无成竹”“腹中空空”,严重缺乏习作的积累。由此,要想使学生写好自己的作文,解决“作文难”这个难题,教师必须从习作的源头抓起,做好学生的作文“积累”工作。

一、留心观察,拓宽视野,为学生的习作积累素材

作文于学生而言,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实生活充实到一定程度,学生自然会说、会写某种话语。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的意识,丰富他们的所见所闻,尊重他们个性化的体验,使之渐渐形成他们自己潜在的习作素材的基础,这需要一个过程[1]。

(一)回到大自然,体察自然中的万物,抒发内心的情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今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这导致很多学生一心只读眼前书,远离了自然世界与生活。事实上,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精神享受,如灵动的水、神秘的山……都是学生进行深入体验的宝贵素材。所以,教师可以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抽时间去游山玩水、去探索自然,借此使学生拓宽视野,丰富见闻,体验纯正的自然美,进而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进习作之中。

(二)走入社会,了解现实社会生活,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

社会是“动态”的,是不断发展与变化的。如果学生仅仅局限于教学的课堂之中,朗读、分析几句优美的语句,就想写出优美的习作,那是非常困难的[2]。教师必须将教科书中的知识置放于社会这个大课堂之中,让学生联系社会,以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习作能力。例如,让学生抓住身边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去进行社会调查、义务劳动等,提升他们对社会正确的看法与感悟,使其把其中有意义的内容写进习作之中。

(三)美化、香化、绿化校园(班级),改善育人氛围,实施心智训练

小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很强的模仿能力,校园是一个育人的场所,因此,我们应该美化、香化、绿化校园(班级),改善育人氛围,实施心智训练,让良好的环境发挥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的作文与大自然、现实生活和社会融为一体。

(四)紧跟时代步伐,融入现代生活,畅想未来世界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各种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影视资料、音像资料等来引发学生走入现代化生活,补充他们对生活、知识认识的广度、宽度、深度和精度,使他们变这些认识为习作的素材;使他们学会合理从网络上取舍习作素材,解决“无米之炊”的困难。

二、体验生活、升华表象,为学生的习作积累思维方法

小学生的习作是学生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是他们的知识、能力的综合展示。在习作中,他们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但是,有这样的共同现象,如参与同样的活动,观察同样的内容,学生得到的收获却截然不同,有的收获丰富,给以后的习作积攒了“回忆”;有的看过就“错过”,没有丝毫印象,怎么办?笔者认为,必须加强训练。

(一)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敏度与快捷性

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提问,促进他们用“心”地投入现实生活中,从表象到本质地观察人、事、物,认识事件的本质,同时开展想象、比对和甄别,适时地写一些短评类的小作文,如《对某种现象反思》《为什么他会这样》等,帮助学生形成写作的意识,促进他们认识的升华。

(二)定期召开见闻发布会或者实践感想会

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固定时段内组织学生讲述校内外的各种见闻、自己亲历实践的感想,以交流感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例如,对一些偶发性的事件,学生往往会有很强烈的反应与触动,就此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开展思辨活动,辨明道理,让他们积攒思维方法。

(三)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就是引导学生用丰富的情感去真实地感受世间的真善美,辨别各种假恶丑,让学生认识到美的东西不但存现于伟大的事业之中和英雄壮举之中,也存现于我们平凡的生活、劳动和学习之中,从而使学生学会关注普通,欣赏凡人,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同时发掘其中蕴含的各种习作素材,写出更多情真意切、真实感人的好作文,如《敬礼,“傻子哥”》《美,就在我的身边》等。

三、训练表达、把握条理,为学生的习作积累语言

学生只有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才会在写作时有话可写。但很大一部分学生,虽然积累了丰厚的素材,但在表达时还是束手无策,或者表达不准确、不到位。语言是学生写作文的基本工具,感人的事迹材料、生动的人物形象、精辟的个性思想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强化他们的语言学习。

(一)要求学生多读书,强化他们吸收

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他们大量地读教科书中的课文、名家名篇、规定的必读书目,欣赏优秀的名著影视等,并从中获得规范的语言以及精彩的对白。教师一定要突出强调:多读、熟读以及会读。首先,教师应结合语文教学活动做好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系统地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让他们学习语言的条理性和准确性等;让他们学习词法、句法、章法等各种语言技能,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知和感受能力;要求学生用心品味课文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其次,让他们从课内走向课外,通过摘录、背诵等方法学习书面语言,掌握各种体裁的习作思路、方法。最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积累一些地方性的语言、公益性用语等,让他们进一步充实自己的语言材料“库”,逐步使他们的语言变得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他们的语言形式更加自然、奔放,突破传统。

(二)要求学生多练习,及时巩固内化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仿写,做好读书笔记、日记;通过自己复述、演讲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达到灵活运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当然,练习就要做到小、巧和精。

“小”就是组织学生围绕各类课文的重点开展长期的、有序的、有效的小练笔活动,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巧”就是找准习作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契合点,逐步使学生的习作成为他们日常学习与生活、交往与发展的内在的、自然的需要,如办班级板报、手抄报,进行采访宣传活动,开展各种辩论会等。

“精”就是结合学生的阅读与欣赏,对他们进行精准的语言强化训练,如从要求“语言连贯通顺”到“说清楚讲明白”,又到“写具体、写生动”再到开展各种联想等,从最初的语句到方法,逐步落实、逐步磨炼。

结 语

总之,要想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师就必须重视并帮助他们做好习作的“积累”工作,只有使他们的积累丰富起来,才能使他们在动笔时“如鱼得水”,才能使他们在习作时伴有不吐不快的情感,从而促进他们习作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习作育人语言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语言是刀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我有我语言
习作展示
语言的将来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