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
2019-11-26郑东
郑 东
(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多篇文章与作者的人性、人格、意志紧密相连。因此,教师需要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向学生介绍作者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品格教育,分析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深入理解语文教材,全面发展。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格修养和健康向上的心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下面笔者将具体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及本地情况简单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在初中语文实际教育教学中,由于不同课文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水平和思想实际,营造良好、和谐、民主的氛围,在文中捕捉真实形象,感触情景,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使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生活中的美,感受自然的美,追求社会生活的美,感受艺术的美,学会审美鉴赏,探求人们心灵美的奥秘。这样能让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正确鉴别事物的美和丑、真和假,勇于创造和想象,真正享受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良好情趣和对生活的感悟力、鉴赏力和创造力[1]。同时,这有助于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让学生依照美的规律的方式改变和创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判断事物的美和丑,成为一位有艺术修养、会审美鉴赏的人。
例如,在学习抒情散文《听潮》一文时,因为不同人的生理基础、心理素质、文化教养以及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各不相同,所以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方式也不同。本文作者鲁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三幅画面: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使读者读了身临其境。因此,教师应让学生着重分析文中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引导学生领会大海的柔美、壮美,让学生从中感悟作者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怀,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二、培养学生对人生和生活的适应力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康的心理,教师就应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展示自己,让学生发挥自身潜能,积极找到自己的优点。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尊重和相信学生,激发其内在动力,使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克服挫折和困难。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人生和生活的适应力,还要在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合理利用鲜活的英雄事迹和人物形象引发学生的触动和共鸣。学生接触书本外的世界,能形成良好的品质,如立场坚定、不屈不挠的品格;襟怀坦荡、宽容大度的胸怀;坚韧不拔、顽强的意志;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态度;处危不惊、胆大心细等优秀品质。
例如,在进行习作指导时,教师可让学生提前阅读名人故事——爱迪生、梅兰芳的相关故事,让学生深刻感受、体会故事的重点及人物的个性品质,然后集体分享读后感受。教师随时指导、点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自身的自信力、适应力。然后教师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讨论交流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并确立读后感的主题。最后,教师应让学生树立信心,相信事在人为,让学生养成自信力、适应力,并进行有效写作。这样的指导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自信力、适应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三、培养学生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意志力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教师就要从现实出发,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抓住时机,让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实践和集体活动[2]。教师应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利用节假日组织一些故事会、演讲比赛,或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或通过越野拉练、学生运动会、夏令营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英雄事迹。如屈原、苏轼、辛弃疾、鲁迅等都是经过艰苦磨炼,禁受了失败的挫折和巨大打击,最终成为拥有顽强意志的人。教师应有意引导启发,教育学生学习他们爱憎分明、立场坚定、襟怀坦荡、坚忍不拔、乐于奉献、处危不惊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养成顽强乐观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恒心、信心和勇气。
由于长期的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容易心理脆弱,对挫折和失败的承受能力较弱,不敢正视、面对现实,导致很多学生因成绩不好而心态消极,甚至出现过激行为。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勇于承受挫折。有的学生由于某种疾病,上课精力不足,教师应及时地关心、爱护他们,让其他学生帮助他,叮嘱他注意锻炼身体,从而增强学生的意志力。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学习有说服力的演讲稿《扬起生命的风帆》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演讲稿的写法,让学生记住成功和胜利属于坚持不懈的人,要学会坚定信念,战胜困难和挫折,积极向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任何时候都不该向困难屈服,更不应该悲观失望,要有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结 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扬长避短。教师应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要从学生的一点一滴抓起,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个性,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渗透个性教育,不断完善学生的品格,使学生成为具有乐观精神、不畏挫折的人。此外,教师应促进学生个性张扬、独特发展,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