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项目驱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

2019-11-26茅振宇

名师在线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驱动教学法

茅振宇

(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区初级中学,江苏张家港 215633)

引 言

项目驱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指的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学习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1]。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驱动法,强调创新实践与主动探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他们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独立探索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而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一、明确项目驱动目的,实现优质课堂教学

现阶段项目驱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得到广泛开展,在课程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想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明确应用项目驱动的目的是为教学发展提供优质服务[2]。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时,须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明确应用项目驱动的目的是推动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及流程的有序进行,辅助学生深度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例如,在展开《计算机优化》教学时,教师将项目主题设置成:为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明确教学目的——了解安装操作系统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引导他们应用所学知识维护家庭里的计算机,能够解决常见的计算机问题。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观看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视频,安排5 ~6 人为一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台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组织他们根据视频内容为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了解安装步骤中的注意事项。随后为计算机安装“奇虎360 安全卫士”和“Flash MX”软件,学会查看安装目录。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以项目驱动为导向设计教学,根据项目驱动的原则,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借此为课堂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二、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准确把握项目驱动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指定的教材内容展开教学,在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时同样如此。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细致认真地分析教材内容,将教材内容进行详细分类,了解教学内容属于认知、能力与情感态度中的哪一类;明确每一课时和整个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厘清各个知识要点之间的关系,以此准确把握项目驱动的切入点。

例如,在《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教学中,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发现,本单元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Excel 数据处理的关键部分,以数据处理见长的Excel,在这一单元中显示出其完全不同的韵味。数据与图形的完美结合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教师设计项目“调查对父母的关心程度”,问卷分为三个选项:A.准确说出父母的生日;B.只能说出父亲或母亲的生日;C.记不清。教师让学生自行调查,利用Excel 统计人数,用公式计算各项占全部人数的百分比,讨论用哪种图表类型比较合适,是柱形图、折线图还是饼图,思考图表区的格式该如何确定。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找准项目驱动的切入点,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项目,让他们自主搜集、整理、录入和计算数据,分析结果形成结论,虚心学习对方的长处。

三、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项目驱动

在初中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属于专业性课程,教师在采用项目教学法时要根据课程类别划分成多个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然后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教师要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项目驱动,促进学生学习。

例如,在教学《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时,通过对本单元知识内容的分析和整理,教师将项目主题设计为“做一名班级小助手”,让学生运用WPS 工具制作班报、温馨提示和课程表等,为班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当项目主题确定后,学生在小组内运用WPS 制作本学期的课程表,熟悉该工具中的表格功能,进一步拓展他们对WPS 的使用技能。此外,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还要设置一些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的其他项目,如交通安全小班报、班级同学信息册、体育兴趣小组名册等,促使他们完成一个项目后继续进行下一个项目,充分发挥出项目的驱动作用,练习WPS 工具中的常用功能。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在一系列项目驱动下,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WPS 的各项功能,还能够体验到WPS 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突出项目驱动优势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为确保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规划教学。教师可通过多节课的试听、对他们的访谈及与其他任课教师的交流,了解该班学生的信息技术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特点和经验、知识基础、认知特征、个体差异以及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动机、价值取向等,极力突出项目驱动的教学优势。

例如,在《演示文稿设计制作》的教学中,教师谈话导入:人们对家乡都怀有深厚的情感,同学们知道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吗?然后教师用PPT 展示本地风景名胜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后产生学习兴趣。接着,教师设置问题:这个PPT 里面有哪些素材?学生通过感受作品,思考并回答:文字、声音和图片等。教师出示项目主题:围绕本地的风景名胜制作一个PPT。流程如下:制作演示文稿的封面;插入“新幻灯片”;插入声音、图片(或艺术字)并调整;插入文本框并编辑;播放和保存并退出幻灯片。教师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分层要求: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制作得简单一点,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把作品制作得丰富美观。

教师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层次性项目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在项目驱动下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最后选择完成得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和欣赏。

五、灵活运用项目驱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灵活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信息时代的需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强调所学知识要与时代同步。学生将会根据项目的需求不断学习,态度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师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使他们在自主学习和探索中由“学会”变为“会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图片获取与加工》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提出了几种常用的软件:PS、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和ACDSee,重点介绍了ACDSee。由于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图片,如小学学习画图、从网上下载图片、用WPS 进行处理等,不过对图片的格式、类型和获取方法了解不足。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旧知识,再用暴风影音播放视频,从中抓取图片,把计算机屏幕做成图片,在校园风景图片内添加适当的文字,帮助他们掌握软件的基础知识。当学习完本章节内容后,教师设计项目主题:庆祝国庆节海报、个人名片、班级形象设计、公益广告设计、书籍封面设计等,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灵活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旧知识,再要求他们完成一个项目设计,实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相互促进,使其在操作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结 语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驱动对于师生双方来说均是新事物,教师要把握好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包括目的导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能力目标等,不断优化和完善驱动教学法,全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驱动教学法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