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中学生作文水平摭谈

2019-11-26严序泽

名师在线 2019年5期
关键词:美感中学生情感

严序泽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鸿图中学,福建三明 366100)

引 言

作文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价值观等,然而写好作文并非易事,尤其对中学生来说,不仅面临着较为繁重的学业,写作也较为被动,难以静下心来写出好文章,无法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同时学生普遍欠缺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形式存在过度的追求,无法跳出所谓好作文的结构程式,导致作文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分数,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也有较大的帮助[1]。

一、点亮标题,凸显个性

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可吸引读者,并彰显文章的立意。尤其在考试中,好的作文必定有着凸显个性的题目,但不少学生在拟题时常常会出现缺乏新意、过于烦琐等问题,甚至有学生为了吸引注意力,将标题过分夸大,与要求不贴切,违背了拟题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在标题的确定上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合理运用修辞。(1)对比,如《粗糙的双手,挺起的脊梁》;(2)对偶,如《梦想为帆,勤奋为桨》《学无尽,求无涯》;(3)比喻,《梦想是张开的翅膀》《生命像风一样自由》;(4)设问,《难道这样做错了吗?》《我们该不该扶老人?》;(5)引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6)顶真,《读书好,好读书》。第二,突破常规,大胆引用。例如,在一篇以“合作”为主题的文章中,可以选择《1+1>2》为题,这样可以产生新颖的效果,进而阐明合作的妙处。第三,巧设疑问,制造悬念。例如,在反思当前功利性的公益行为的文章中,可以拟《这样的好人,我不做》等类似题目,确定观点,打破常规,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2]。

二、运用修辞,凸显美感

行云流水的文章离不开修辞的巧妙运用。不少学生的文章尽管规整,但用词干瘪,不够生动,缺乏想象力,美感不足。提高中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则必须要加强学生对美感的把握,不仅要体现在文章整体立意上,更应当渗透在字里行间。学会运用修辞,首先,应注重提升语言文采的方法。在用词上要保证贴切、传神、新颖。注重句子的简练,句式的多元变化,在贴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做到长短相宜、文句生动,使整体文章更加流畅,凸显出美感。例如,在一篇《超越》的文章中,作者写道:“思想犹如野马,应当在广阔的草原上奔腾,而我也应当在这世上拥有自由自在的灵魂。”作者将思想比喻成一匹野马,用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强调了思想应当是不被教条和规矩所禁锢的。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耳目一新,美感十足。其次,应注重在日常积累上的加强。多积累则见多识广,在运用上也更加灵活自如,教师需要对此来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多阅读,小说侧重于细节的描写,散文注重形象上的优美和流畅,诗歌更含蓄和凝练,只有多阅读,才能做到心中有墨,才能写出好的文章[3]。

三、优化结构,整体规划

文章结构如同人的骨骼,是支撑文章的关键所在,没有良好的结构,再多的美词美句都起不到效果,也达不到优秀作文的标准。不少学生在结构安排上没有整体的规划,往往是跟随自己的感觉,想到哪就写到哪,这往往会造成文章思路混乱,头重脚轻,条理不够清晰。因此,在优化文章结构上,应当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在实践中,需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从审题开始,需根据作文要求,合理划分段落,做到详略得当。另外,还应根据作文类型的不同来做出写作方案,如在议论文中,通常采用“总—分—总”的模式,需要保证逻辑清晰,以解决问题或剖析问题本质为主;在散文中,需要以人物情感或事件的发展为主线,做到意不可散;在记叙文中,则通常按照时间次序、空间次序来进行写作,写法有顺叙、倒叙、插叙等。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到结构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也需要对名家名篇的结构进行分析,如在记叙文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上乘之作,全文按照顺叙的方式,意思连贯,文章结构完整,读完引人深思[4]。

四、立意深远,新颖别致

由于当前学生缺乏观察,生活经验不足,文字功底欠缺,在文章立意表达方面普遍存在短板,人云亦云或见解粗浅的情况较多。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深化主题的表现,如在命题作文《平凡的人不平凡》中,不少学生多表达理想和抱负,但也有学生选择了更加新颖的角度,在描写中采用了比喻的方法,“杨树挺拔,柏树高洁,松树威严,而我想做一棵草,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都能够生存,乐于平凡,却超脱平凡。”该文章立意深远,注重对“平凡”一词的深层次解读,同时采用了修辞手法来进行写作,妙趣横生,生动形象,新颖别致。由此可见,作文水平的提高必须要注重对学生文章立意上的引导,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多体验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从点滴小事中获得灵感,逐渐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

五、强化内容,避免空洞

写作最忌言之无物,空洞的内容单调乏味,同时无法体现出文章的核心思想。在内容的强化中,应注重在平淡故事情节中制造惊喜,或直抒胸臆,或耐人寻味。开头、结尾是作文的关键,需要学生精心设计,在文章开头,或开门见山,或引用铺垫,根据文章内容和写作方向的不同来进行设计;而在文章结尾处,则通常以点题和思想升华为主。在作文的主体部分同样需要巧妙布局,需要在文章中贯穿情感和意志,在情感表达上应当含而不露,有节奏而不刻意,可以采用排比、设问等方法来增强情感表现的力度,从而使文字更加有鲜活力。在培养学生写作技能及情感思维上,应当注重强调内容的真实性,情感表达上要质朴,避免喊口号式的表达,使文章具有一定的艺术性[5]。

例如,在以《我的母亲》为命题的作文中,不少学生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爱,举例较为夸张,反复强调对母亲的理解,感叹母亲的伟大,在内容表达上却缺乏情节描述,在情感表达上不够饱满。而同样的命题作文,可以对母亲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进行展现,如一篇作文中写道:“每晚母亲都会来跟我说声晚安,她也会轻拍我的后背让我早些入睡,但她手上的皮肤却是那么的粗糙,后背的触感是那样的明显,这时我才意识到岁月匆匆而过,在我不知不觉长大的过程中,母亲在工厂也工作了整整二十年。”这样的表达在内容上显得更加真实,由身体上的触感衍生出内心的震撼,并落到岁月匆匆、母亲年老的感怀之中。

结 语

作文展现出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字功底及思想气韵,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作文往往成为学生学习考试的难题,学生学无章法,容易陷入困境。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鼓励学生发现美,注重对作文的整体把握,注重结构安排、词句运用和内容表达,同时需要在立意上注重新颖化,在作文中融入饱满的情感,从而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猜你喜欢

美感中学生情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几何映射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秋冬的暗黑浪漫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