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代甲骨占卜中的二人共贞现象

2019-11-25许子潇

殷都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武丁卜辞殷墟

许子潇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古籍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12)

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常在前辞干支后记录贞人名,籍此来标明本次占卜的命龟工作是由何人负责。从卜辞内容可以推断,商代晚期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占卜机构以及配套的贞人集团。这个贞人集团在卜辞中是十分活跃的,针对其个体的来源、地位、职务等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会促进我们对于商代史料的解读与阐释,也会加深我们对于商代社会的认知。通常情况下,一条卜辞只记录一位贞人(或者不记),当两位贞人名同时作为命龟者出现时,我们会认为这是一条“二人共贞”卜辞。

在正式梳理材料前,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首先,本文所使用的“二人共贞”出自《书·洛诰》“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我二人共贞”,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认同殷墟甲骨所见的“二人共贞”现象即《洛诰》中周成王所言的“二人共贞”(详后),我们使用这个概念是为了方便称说;其次,近来学界有将“二人共贞”和“异史同贞”概念相混淆的现象,[1]我们认为二者还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是不同贞人关于同一件事情的占卜记录,但前者会将贞人名集中在一条卜辞中,后者则会分散在同版不同条甚至异版卜辞里。此外,二人共贞仅见于卜旬类刻辞,而异史同贞所涉事类更为庞杂。

陈梦家在《综述》中将二人共贞称为“并卜”,并说:

癸亥 二告

癸巳。 《合》16870

癸亥……

癸…… 《合》3913

在殷墟甲骨中,卜旬辞的所占比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攀升的。在早期的师组和宾组中,卜旬辞所占的比例很低,格式也比较随意,这些情况已经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的整理。[7]该趋势似乎说明在早期甲骨占卜的诸多事类中,卜旬的重要性并不显著。据黄天树《殷墟王卜辞的分类及各类所占年代总表》,宾组一类和师宾间类时代大致相当,存在于武丁中期。而师小字和典宾类跨度则较大,下及武丁晚期。这4个组类间还存在或长或短的并行期。[8]

……来芻陟于西示。 《合》102

引书简称:

《前》 《殷虚书契》(前编)

《七》 《甲骨卜辞七集》

《宁沪》 《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

《甲》 《殷虚文字甲编》

《合》 《甲骨文合集》

《合补》 《甲骨文合集补编》

《拼》 《甲骨拼合集》

《拼续》 《甲骨拼合续集》

猜你喜欢

武丁卜辞殷墟
商君梦感贤相
殷墟卜辞所见宗法释例
殷墟非王卜辞的再整理与研究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再谈卜辞中的“/又史”及相关问题
殷墟随葬乐器补议
遥望殷墟——音乐考古与商代史
武丁盛世(二)
武丁盛世(一)
殷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