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

2019-11-25陕西省商洛学院金晓红

办公室业务 2019年23期
关键词:图书馆传统活动

文/陕西省商洛学院 金晓红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的决议,其主旨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随后“世界读书日”的理念在我国全民阅读推广的具体实践中,逐渐走向不断中国化的道路,“全民阅读,书香社会”提高国民素质的人文理念愈来愈深入人心。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根基和精神命脉。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国家民族认同、凝聚人心,激发民族意志。高校学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能够使他们尊重和感谢为中华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可以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培养他们的理想和信念。除少数学校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将他们其纳入通识课范畴之内,只有人文社科专业拥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设置,而其他专业的高校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感知基本上属于个人随意阅读行为或不阅读行为,高校图书馆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将致力于弥补这一欠缺,履行高校图书馆对教育教学的辅助功能,为高校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供系统化帮助,其意义深远。

为提高高校图书馆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效果,首先应优化、完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馆藏资源,提高读者对图书馆馆藏传统文化相关书刊及数字资源的满意度,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各种阅读载体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文化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思想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学(包括古文、古诗、词、曲、赋)、地域文化、宗教哲学、曲艺、国画书法等等。传统文化的大部分内容以书籍形式保存,一书在手有一种人文情怀,但仅凭对纸质图书的怀旧情感,无法完全吸引现代学生读者,所以要立足传统人文,兼顾数字,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馆藏资源建设。加强对地方特色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影音数字资源建设,以直观途径帮助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

阅读空间是组成图书馆的要素之一,营造人文气息浓厚的阅读氛围和借阅环境,打造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温馨愉悦空间会吸引读者回归图书馆,从而有效促进高校图书馆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馆藏的影音数字资源建设,各种设备及影音播放室、多功能厅等硬件设施成为必备条件。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图书馆空间装修布置、融入相关网页建设,融入工作思维,从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的内容之中。

书目推荐和阅读引导是高校图书馆进行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图书馆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要对象也是教师和学生。高校图书馆在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中必须充分利用高校得天独厚的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高校图书馆荐读应该是将传统文化专业教学及研究的实力派教师荐读、校外名家荐读、优秀读者荐读、传统荐读相结合的一种有效荐读,能够帮助读者选择尽可能好的阅读资源,增强阅读导向功能。有高校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读者参与的专业性、权威性书目推荐可以把无效推荐变为有效推荐,让读者产生实实在在的阅读行为,而不是流于形式。

高校图书馆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只有“活动”起来才能激发读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才能让读者出于自愿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持续性终身性的阅读学习内容。一般来说活动的策划需要三个主要阶段:活动策划、活动和活动评价。活动策划是核心,包括制定活动主题、活动项目、任务分配、责任人、活动方案等。

高校图书馆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活动策划首先从开始经典阅读开始,以古文、古诗、词、曲、赋等文学经典为活动主题。经典的阅读本身具有一定难度,其内容多关乎心性修养,与具体知识无关,在阅读功利性的现代社会会很容易被遗忘,因此,对于经典,图书馆更要承担起传播的职责,举行经典展评、经典导读、阅读体验等活动,让经典活起来,吸引读者了解经典阅读经典。经典阅读活动的形式尽可能多样化,可以是中华优秀古诗文诵读、吟唱,也可以是翻译、改写,还可以情景表演。主题活动前期以宣传推介吸引读者积极参与,活动过程中以精彩怡心留住读者脚步,活动结束后以奖励表彰激励读者前进。

高校图书馆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活动策划应立足于民俗文化、时令节气、节日庆典等主题。此类活动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容易吸引读者参与,具有可操作性并可以年年持续进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独到之处,是农耕社会指导农事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就节气这一主题,中国古代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多少至今传颂着的名语佳言。此类活动可安排读者阅读与节气相关的文字记载,理解熟知与节气相关的自然知识、农耕知识、文学知识等,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以及读书会的作用,着古装行古礼重现部分场景和仪式。当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悄没声息就流行起来的时候,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在青年人当中更是应该复兴起来,花朝节踏青、端午节绣香囊、包粽子,七夕节乞巧、中秋节拜月、诗文朗诵、行飞花令,曲水流觞等风雅的传统游戏传统仪式将在传统文化阅读和主题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清晰起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被传承发扬代代相传。

高校图书馆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活动策划还可以把中华武术、中国古乐、地方戏曲、曲艺杂技、国画、书法欣赏作为活动主题。这一主题活动的流程安排:首先在欣赏某个项目之前组织读者进行充分的相关阅读,随后组织读者聆听或观看影音视频资料,也可以邀请校内美术、音乐、体育专业师生现场进行表演,还可以邀请校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展示等等,最后互动交流听后感或观后感。因为有了前期的阅读,读者在欣赏到过程中将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这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在瞬间就能激发读者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读者坚定对中国传统文化阅读和学习的信心。

罗素曾经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有比现在更多的欢乐和祥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传承,它为国人提供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高校图书馆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应走向常规化系统化,对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对阅读推广人才的岗位培训、业务进修、促进馆员知识素养提升方能有效保障高校图书馆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持续稳定进行。

猜你喜欢

图书馆传统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图书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去图书馆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