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歌曲《岁月悠悠》创作和演唱分析

2019-11-24安冉

参花(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演唱分析艺术歌曲

摘要:由黄嘉谟作词,江定仙谱曲的《岁月悠悠》,是我国早期艺术歌曲中一首难得的佳作。作品形式洗练,内涵丰富,通过中西两种音乐创作技法的融合,实现了中西合璧的效果。本文从该曲的创作特点谈起,并结合个人心得,就该曲的演唱要点进行总结,以期起到相应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艺术歌曲 《岁月悠悠》 创作分析 演唱分析

一、艺术歌曲《岁月悠悠》概况

《岁月悠悠》是由黄嘉谟作词、江定仙作曲的一首歌曲。虽然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创作历史,但是其广为人知却是在当代,颇有幾分沧海遗珠之憾。21世纪前后,在多位音乐家的支持下,该曲陆续入选了多部重要的声乐文献,其价值才得到了全面的展示和认可,遗珠的璀璨光彩终于得以重现。词作者黄嘉谟是早期电影人之一,经常为电影插曲填词,曾先后写出了《何日君再来》《相思曲》《云裳仙子》等佳作。曲作者江定仙是著名作曲家,师从近代音乐先驱黄自先生,是黄自著名的四大弟子之一。由于其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又系统学习了西方音乐理论,所以其在创作中,始终注重中西两种音乐文化的融合,先后创作出了多首声乐和器乐佳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定仙先后担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和副院长,为高等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艺术歌曲《岁月悠悠》创作分析

(一)歌词分析

这首歌曲的歌词从整体上看是较为精炼的,主要表现了对往昔的回忆和眷恋。全篇采用了由求辙,一韵到底。首句“岁月悠悠旧情付水流”开门见山,点明了岁月像流水淙淙流淌这个主题。随后则开始了对往昔的回忆,通过“去年今日”“你”“归舟”“江风”“杨柳”这几个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典型的江边话别画面,也由此营造出了一种略带哀伤的氛围。随后则是自己的内心独白。虽然“一日不见如三秋”,但是自己也清楚地知道旧情是不可留的,只能在江边独自惆怅,不禁回想起往日两个人游览风景名胜的欢欣。可是这种欢欣只是短暂的,相思和眷恋最终只能像是眼前的江水一样悄然流走。可以看出,歌词的篇幅不长,但是逻辑清晰,合辙押韵,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正是作为艺术歌曲歌词的最佳选择。

(二)音乐分析

该曲采用了常见的降B羽调式,包含前奏、基本段、变化重复段和尾声四个部分,可以看作是一段曲式。前奏部分是1—11小节,该部分使用了前两个乐句的材料,旋律线绵长,并略伤感。内声部的16分音符以柱式和弦的方式进行,又营造出了一种紧张、急切的氛围,并自然引出了下文。12—29小节是基本段,主要由三个乐句构成,通过对乐句内部结构的梳理,呈现出了对称美感。第一句“岁月悠悠旧情付水流”,采用了五声调式的下行,“岁月悠悠”四个字中,前两个字是每字一拍,后两个字是切分音,悲情中又蕴含着鲜明的戏剧性因素。“旧情付水流”前三个字仍然是下行,而且通过节奏变化加深了悲伤的情绪。后面的“水流”二字则以上扬的形式结束该乐句。整个乐句呈由落到起的曲式,与歌词描绘的情感变化是一致的。第二句“忆去年今日,送你上归舟”,是该曲情绪的转折点,对此作者也是匠心独运的。前半部分采用了切分节奏,后半句则使用了变节拍,旋律总体走势是先扬后抑的。伴奏部分仍然采用了16分音符的柱式和弦,但是此处不再给人以紧张不安之感,而是对往昔的美好回忆。第三句“江风拂杨柳,一日不见如三秋”。先由钢琴进入,低声部则采用了反向进行的方式,呈现出了鲜明的对比色彩。旋律线也不断提升,一直达到了全曲的高潮。三个乐句脉络清晰,衔接自然,伴奏部分更是与歌声完美融合在一起,是一段深沉内在、如泣如诉的真情告白。30—52小节是变化重复段,其中第一、二乐句采用了变头变尾留中间的手法,第三乐句则是通过提高八度,起到变化和强调的作用,同时也使情感进一步升华。52—55小节是尾声部分,仍然采用了基本材料的音调,通过时值变化和前奏相呼应,给人以意犹未尽和恋恋不舍之感。

三、艺术歌曲《岁月悠悠》演唱分析

(一)做好演唱准备

声乐演唱是一门以声乐作品为基础的二度创作艺术,在演唱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具体到这首歌曲来说,主要包含文本分析和音乐分析两个方面。首先是文本分析。演唱者要对歌曲中呈现出来的文字信息进行梳理、总结和扩展。包含词曲作者的个人信息、作品表现的主要内容、作品的创作背景等。通过分析可知,作品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表现的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先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然后进入回忆,最后是对现实的感叹。全词一韵到底,形式洗练,情感真挚。经过文本分析后,就可以获得对作品最初的认识,从根本上避免走进误区。其次是音乐分析。音乐分析主要是从整体风格、曲式、调式、节奏、旋律等细节表现方面把握作品。从整体风格来看,该曲是一首抒情曲,这种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艺术歌曲最典型的特征之一。作者通过对民族音乐素材和技法的借鉴,使作品呈现出了中西合璧的风格,需要演唱者对此有充分的重视,并重点表现出这种风格。从细节表现方面来看,该曲并未采用高深、花哨的创作技法,而是匠心独运,恰到好处。演唱者可以尝试演唱作品,体验作品的诸多细节要求。该阶段的演唱尚不用在质量上有过高要求,采用哼唱的方式即可,重在解读、品悟和体验,然后将各种认识和感受进行整合,为正式演唱做好准备。可以看出,演唱准备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是演唱的根基所在。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整个演唱也就成为空中楼阁。

(二)展开审美想象

与一般的歌曲相比,艺术歌曲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换言之就是作品普遍是以第一人称方式演唱的,是一种“我”的抒情。所以当演唱者站在舞台上时,观众就会自然地认为演唱者就是作品中的主人公。由此也要求演唱者要树立起角色还原意识,将自己想象为作品的主人公,整个演唱也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抒发。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在于,多数作品中描绘的场景、事件等,都是演唱者所未曾亲身经历过的,必须借助于审美想象,才能在眼前浮现出相应的画面。具体到这首歌曲来说,作品表现的是对过往美好生活和情感的追忆,地点是在江边。这类情感和事件在一些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演唱者可以通过其他艺术作品进行体验。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去实地进行体验。当演唱者真正与作品的主人公合二为一后,整个演唱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三)合理利用技术

扎实和全面的演唱技术是二度创作的基础。特别是对于艺术歌曲而言,其情感真挚而细腻,更对演唱者的技术提出了高标准和严要求。具体到这首曲目来说,该曲采用了中国戏曲中紧拉慢唱的形式,通过钢琴伴奏的“紧”来衬托旋律线的“慢”,所以需要演唱者具備良好的气息运用能力和声音控制能力。在具体的演唱时,呼吸要相对深入一些,在整体上给人以无奈和叹息之感,继而实现与歌曲意境的融合。在“送你上归舟”和“胜地忆旧游”两句中,尾音处于全曲音域的最低处,要求气息一定要沉下来,更多使用胸腔共鸣,喉头也不能抬起。“一日不见如三秋”和“旧情不堪回首”是全曲音域最高的两句,要求气息一定要稳住,避免声音发飘,否则很容易出现破音。在咬字吐字方面,需要演唱者在呼吸的时候就充分打开腔体,尽可能采用开口音的方式演唱。比如“岁”字是高音,也是闭口音,很容易挤在喉咙里唱不出来,如果做好准备后以开口音方式演唱,就会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强弱、快慢和明暗的把握方面,该曲的第一句起到了点明主题的作用,所以起音并不弱,是从中强开始的,随后随着音阶的上行,气息也要源源不断地滚动起来,否则就会给人以刻板的感觉。第二乐句的强弱变化呈现为渐弱——渐强——渐弱的梭子形变化,“旋律采用非方整型的自由乐句式写法,连续的下行模进与重复,增强了旋律的紧张度。”[1]要求演唱者将情绪变化与音色变化统一起来,以给人生动和真切之感。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部分,音域和力度都达到了最强,节奏则由紧凑变为舒缓,此时要将气息和情绪平稳地拖住。随后的“如三秋”虽然不是最高音,但是都标有重音记号,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细节。现实中,很多演唱者在演唱完高音后,便会不自觉地松一口气,忽视了此处的重音记号,加之高音演唱时已经耗尽了气息和力量,所以此处便一带而过。这显然是不正确的,需要在高音演唱时为后面的演唱留有一定的余地。除此之外,因该曲是一首艺术歌曲,所以演唱者在整体的情感表现上应该是含蓄的,不能像民歌或咏叹调一样过于直白,特别是在超过五度的大跳音的演唱中,不能出现滑音。比如从“月”到“悠”的音域跨度较大,如果演唱得过于随意,就会出现滑音,这与艺术歌曲的整体特点和该曲的特有风格是不相符的。所以应格外注重细节,以获得完美的演唱效果。

20世纪初,艺术歌曲从西方传入中国,并开始了在中国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国艺术歌曲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声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最初的发展阶段,以江定仙为代表的创作者们,并没有完全效仿西方,而是将创作根植于民族文化中,多采用古典诗词作为创作对象,并主动对民族音乐创作技法进行吸收和借鉴,由此也使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今天的学习者和演唱者来说,理应对这首精炼、雅致的佳作有充分的重视,通过全面的作品分析,把握演唱要点,呈现理想的演唱效果,并由此获得对中国艺术歌曲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大燕.论艺术歌曲创作的旋律特征艺术评论[J].当代音乐,2017(05).

[2]杨沛霖.论二十世纪初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J].当代音乐,2019(05).

(作者简介:安冉,女,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和教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演唱分析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写作初探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高山流水 颂知音
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唱分析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浅析亨德尔声乐作品《让我痛哭吧》的艺术构思
歌剧费加罗婚礼《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分析
歌剧选段《木兰花》演唱探析
20世纪初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