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学校体育的价值审思及实践途径

2019-11-24常大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认同感社会化体育

常 益,常大军

(1.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2.沈阳药科大学 社科与文体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新时代,全国人民正通过积极的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让我国更加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而努力奋斗着。新的时代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境遇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恰当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顺利实现大学生由“自然人” 向“社会人”的转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时代使命和重要工作任务。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2],为学校体育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方向,同时彰显了大学体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上的重要价值。找准体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上的着力点,以此为针对大学生个体进行社会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并付诸实施,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

1 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与研究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个体的社会化具有理论和现实依据,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学界也有界定,这为研究学校体育的社会化价值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1 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4]。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不断与社会进行精神交换,不仅行为特性适应社会,同时又积极作用于社会,从而获取思想、信息以实现自身的社会化。

1.2 大学生社会化

大学是个体从儿童阶段晚期一直持续到成年期的次级社会化场所,大学生社会化就是将大学生置身于开放的大学校园和社会中去浸染,从主动习得的知识中和生活实践中获得社会思想和文化信息,将无形的信仰、观念、价值和有形的实物、符号和技术谙熟在胸,成为一个有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的人的过程[5]。高等教育阶段除了知识体系学习之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大学生通过社会互动的形塑,在多维评价中找到自身位置,形成自我特性,不断锻炼社会调试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1.3 社会化的3个基本角度

社会学中关于社会化的理解有3个基本的角度,即个性发展的角度、文化传承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6],这3个角度同时也标示着社会化发展的3个不同阶段和其所遵循的“完善个体品性—认同群体文化—适应社会结构”的社会化实现基本路径。实现人的社会化既是拥有健全的人格,认同主流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时适应所处的社会结构,这也是大学生真正学会适应社会的前提条件。

2 学校体育价值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理论考量

从学校体育的学科视角审视大学生社会化,应该将其置于社会化的3个基本角度去考量,借助学校体育特有的“实践性”育人形式,为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助力。

2.1 发展更加健全的人格品性

在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学校体育通过知识体系教育的方式,推进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发展进程,培养和塑造大学生成熟的个体、健全的人格,进而推动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2.1.1 学校体育能发展个体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7]。学校体育因其特有的通过身体活动而实现教育目的的特点,在心理素质提升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首先,体育运动大多为群体性活动,这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克服孤僻心理。其次,体育运动中教师的赞许、言语指导和身体示范,同学间的批评或鼓励,可以让参与者获得实现自我认知、自我超越的快乐,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困难的忍受能力。再次,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研究表明,参与锻炼的时间越长、频率越高,坚持时间越久,体育态度越积极,学生的自信心水平就越高[8]。最后,在生理上,运动能够促进人体内啡肽的分泌,从而缓解精神压力,减轻或消除情绪障碍,改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1.2 学校体育能提升个体道德品质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意志品质,不仅是个体健康成长的标准,也是现代化建设人才需求的重要衡量标准。学校体育有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大学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和以尊重规则为前提的体育比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规范的行为习惯,树立纪律与规范意识,提高个体的道德修养;不同学生组织、院系间的比赛能够树立大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培养群体生活的基本品质;体育课内外师生间、队友间、对手间的不同角色互动能树立学生的尊重与民主意识,培养思考、尊重和思辨能力,锻炼辩证思维,提高个人素养。

2.1.3 学校体育能提高个体适应能力 个体的适应能力主要指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有着基本的应对能力,这里的外界环境包括对于人类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9]。一方面,参与体育锻炼能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具备随时调节各器官系统功能来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学校体育面对人与物关系的强化和人与人之间关系淡化的社会问题,给予大学生更多的面对社会变化的身体素质保障、心理机能保障和适应调节能力的保障。

2.2 树立更具认同感的价值观念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被群体、社会所接受,从而对群体、社会更具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过程,学校体育从学生对集体认同感的观念形成,到对社会、民族的认同感的培养,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树立和增强认同感价值观念的过程。

2.2.1 学校体育能增强学生集体认同感 集体认同感是在群体组织和氛围中产生和发展,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必经阶段,大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集体认同感的培养主要来源于学校。从大学体育课程学习到体育社团、俱乐部的活动开展,再到体育比赛活动的组织,这期间,大学生完全置于通过体育而建立起来的集体当中,这是基础教育和其他学科都无法给予的,是大学体育所独具的优势。大学生从个体学习到接纳和认同集体的价值观念的过程中,集体认同感逐步建立。

2.2.2 学校体育能增强学生社会认同感 社会认同感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与接纳,是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大学体育目标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诉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价值趋同性。和平年代的体育发挥着国力宣扬、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体育精神中饱含了为国争光、国家荣誉至上的元素,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体育活动就是要在规则范围内公平竞争、友好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体育精神中蕴含的优秀品质如“能吃苦、有目标、重过程、知礼仪、懂传承、善合作、有责任、明善恶、守规则、有成就、重感情、不服输、敢胜利”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更是高度吻合。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对大学生个人层面的价值认同具有典型示范和价值引导作用。

2.2.3 学校体育能培育学生民族认同感 “民族认同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成熟度的标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0]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感的核心,对中华民族有着充分的向心力,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是其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体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它能够通过其特有的体育传统、仪式、符号、历史和实践形式强化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女排精神”“女足铿锵玫瑰团队”成为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的象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民的民族自豪感。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更能够为民族认同感的培养提供有效的、多样的情境实践场所。体育倡导的公平竞争,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边界,实现了多文化主体的同队组合、同场竞技,体育运动参与者和观看者形成共享经验、共同目标和彼此认同,这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文化差异,促进民族认同的形成。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对学生认同感的培养过程符合基本认知规律,这不仅是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更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应有的发展阶段。

2.3 适应更加多元化的社会结构

社会化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大学生通过参与学校体育活动,规范个体的行为方式,习得多元技能、体验不同社会角色,提高适应多元社会结构的能力。

2.3.1 学校体育能规范个体行为方式 个体的行为方式包括自身言行举止、姿态的具体表现,以及个体在群体中行为模式和方法的抽象表达。一方面,学校体育能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气质,这对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保持个性、发挥特长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学校体育通过不同的运动项目、比赛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体育项目规则,进而规范大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模式和方法,对于大学生在社会环境中转换思维、规则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2.3.2 学校体育能传授个体多元技能 学习技能和生活技能是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也是其在今后社会生活中掌握更多职业技能、生存技能的基础。学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中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之一,多方面作用于学生学习技能和生活技能的传授。一方面,在体育实践教学中,运动技能的传授过程是一个学习和掌握运动要领的学习过程,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对其生存技能的训练也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体育对于学生适应生活环境、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不仅体现在适应各项运动的技能与要求上,而且体现在面对学习中遇到的诸多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应对能力与应对方式,这都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生活技能。

2.3.3 学校体育能提供个体多种角色体验 社会结构多元,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绝不单一。不同社会情景和场合中会有不同的角色需要,从这一角度讲,能够适应不同角色变化,并扮演好各类角色,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化来说至关重要。

从体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上讲,在学校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最为直观地扮演不同角色,如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裁决者、参与者、保护者等;在体育比赛中体验角色相应职责和配合,如进攻与防守、主攻与二传、主力和替补、队长和队员等[11]。从体育的开展模式上讲,大学生不仅能够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学生式的体育学习,而且能在各项俱乐部、社团组织中依照特长与兴趣进行专业的运动员式的体育训练。学校体育在充分利用其学科优势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了不同环境与体验,对其适应更加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有着促进作用。

3 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学校体育价值发挥的现实审思

学校体育作为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已被学界广为认可,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既存在发展机遇,同样也有一定阻碍。对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价值的现实审思是推进学校体育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与作用的基础,也是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3.1 现阶段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机遇

无论是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还是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的高校发展,均离不开时代给予的资源与机遇,学校体育亦是如此。稳定的政治环境、优越的经济环境和开放的文化环境是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机遇。

3.1.1 国家对“课程思政”的重视为大学体育带来新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一直被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的开辟可以让体育课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坚实阵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形成“一体化”育人的协同效应。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首先提出“课程育人”。贯彻体育“课程思政”精神,就要求体育课程立足其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遵循课程建设规律,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发挥“价值引领”的重要功能,这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导向与要求。而体育对大学生实然的社会化功能将体育课程推到教育改革的中心,为大学体育内容、功能的丰富以及社会认可度的提升提供了政治机遇。“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全民健身”等战略的提出,更是从顶层设计上推进了高校体育教育事业进程。人民群众对健康中国建设的高度认同,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与实践愈发自觉,对于学校体育培养大学生社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3.1.2 经济环境优越为学校体育的功能发挥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快速发展的经济为国家各项事业和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也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和保障性的作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高度对学校体育工作做了总体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如何增强学生体育锻炼做了认真研究。随后在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对于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福利待遇等进行了明确要求。良好的运动场馆和优质的体育设施建设不仅为大学生体育活动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而且为大学体育教师更好地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组织开展课外体育竞赛和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提供了保障,为培育更具社会化的大学生提供了硬件基础。

3.1.3 开放的文化环境为学校体育的功能发挥提供了氛围保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获得信息、进行社会交往的方式“隐性化”,大学生的认知接受着庞杂的信息源的冲击。高校体育文化环境是在高校体育文化支配下,教育主体在体育课堂教学和校园体育活动中形成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行为规范、体育氛围及相应的物质基础等各种文化样态的集合体,其主要价值是通过引导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促进个体发展[12]。作为重要教育载体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在育人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引领示范、激励奋进、凝聚集体等作用[13],引导着学生形成与建立品格发展优势、提升综合素质,助力学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构建中新的实践载体。

3.2 现阶段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环境保障和成果基础,这对于其更好地发挥功能有积极意义。但实践过程中学校体育优势发挥仍存在学校体育缺乏理念层面的社会化价值认同、实践层面的社会化资源利用和发展层面的社会化空间拓展等问题。

3.2.1 学校体育缺乏理念层面的社会化价值认同 从理论上讲,学校体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比拟的学科优势。但就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情况来看,一方面,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的“教育”“德育”等社会化功能认可度相对较低,理念层面的社会化价值认同缺乏,因此在课堂教学手段创新、新媒体载体利用,包括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自觉融入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民族认同感等隐性教育方面都缺乏实践。另一方面,学校体育的社会化价值无法量化,需要通过相对直接的量化指标来衡量,而非仅仅是主观和感性的判断。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成果均是各种不同的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体育在这之中的贡献系数无法衡量和体现,使其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发挥缺乏信度。

3.2.2 学校体育缺乏实践层面的社会化资源利用 学校体育的社会化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只有合理整合这些资源才能发挥学校体育最大化效益。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学校体育在社会化资源统筹利用上稍显不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方面,缺少课上课下联动教育。现阶段学校体育的有组织活动多数集中于大学体育课堂,能够集结对某一项目感兴趣的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课堂大学生社会化实践。但在课后,高校运动竞赛组织仍多是“少数人比、多数人看”,学生参加体育类社团和兴趣小组不积极,多数临时动议集结活动,再加之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间充分的互动,没有形成课内外知识体系教育和社会化教育的联动。另一方面,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许多学校出于安全、人力、维护等多方面角度考虑,学校体育场馆或是收取一定费用,或是不向学生开放,缺乏体育活动场所势必影响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价值的发挥。

3.2.3 学校体育缺乏发展层面的社会化空间拓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信息化时代特征凸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经济、社会、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革,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置于全新的历史环境之中,学校体育涉及主体站位不高,场地利用不充分、教学设计不新颖、活动设计缺乏吸引力等条件制约,对于大学生社会化培养作用仍不明显,如还延续着军事化训练方式和师徒传承式学习模式。面对信息化时代个性十足的大学生,这种学习模式尚有待改进和需要丰富之处。学校体育事业走信息化道路是时势所趋,体育的信息化水平也是一个国家、单位体育综合实力的体现[14]。在良好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恰恰没有充分运用好现代科技手段,比如融入物联网技术,依托大数据分析等开展体育教学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缺乏创新意识,不勇于尝试创新教育教学手段,这些都阻碍了大学体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功能发挥。

4 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学校体育价值发挥的实践途径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学校体育价值的发挥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以此为指引,针对现有问题,发挥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学校体育的价值,需要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4.1 在学校体育的理念层面融入社会化教育主题

理念层面上,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作用的社会认可度低。根据该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来看,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方面,匡正教师对体育隐性功能的认知。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宣传和强调体育的社会化价值与作用,不仅要专注于体育项目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同时应聚焦于对学生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民族精神及自豪感的培养,聚焦于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使体育教学发挥其德育功能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学科优势。这需要教师对体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功能有着深刻理解,进而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课堂团队协作的组织形式加强学生协作、团结的社会化精神培养;通过课堂比赛竞争的组织形式传达学生竞争、规则的社会化意识养成;通过课堂高密度高强度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坚韧、克服困难的社会化生存能力。另一方面,构建体育社会化功能的评价机制。在课堂评价标准上增加学生社会化合作能力指标,评价手段上利用考核与考察相结合的模式,评价主体上选择学生互评与师生互评相结合的模式,并在校方的监管体制下严格执行,从而在学校体育的评价结果上展示体育给予学生的社会化能力。这样可以在学校体育的发展机制上体现其社会化的功能和作用,进而促进其社会化教育深入人心,为社会所认可。

4.2 在学校体育的实践层面发挥社会化资源优势

理念层面认同是学校体育社会化价值的前提和基础步骤,实践层面的充分执行和实施是关键。高等学校应充分营造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利用校园人才及环境等社会化资源优势,丰富学校体育实践路径。

在物质性资源方面,高等学校应该按照国家文件要求,将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应对本校师生和公众有序开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社交场所;在制度性资源方面,鼓励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等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向学生讲授俱乐部规章、体育运动规则等,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精神性资源方面,向学生介绍体育伦理道德、体育价值理念、体育先进人物的思想品格、信念追求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重视学校体育的社会化资源的优势发挥,能在充分调动学生运动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促进其社会化发展进程。

4.3 在学校体育的发展层面拓宽社会化传播方式

在时代背景下拓宽学校体育社会化传播方式,在体育根本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充分挖掘传统体育教学手段中适应当前时代需求和大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的部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切实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扬体育教育文化中的精髓。可以根据大学生特点,把学生大学期间分成若干阶段,因“项目”、因“兴趣”、因“技术能力”把社会化意识渗透到大学生体育课堂、课下体育活动中。例如,在团队比赛开始时,让大学生学会与队友共同确定目标,学会合作;比赛结束时互致问候,懂得注重礼仪;在挑战身体极限时让大学生学会克服困难;在体育活动失利时候学会相互鼓励,积极面对。适时地引导,精心地设计,会使得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更加明显[15]。

拓宽社会化传播方式,充分运用新媒体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传播、交流方式。例如,大学体育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录制成网络课程,面向选择此课程的同学开放,并且通过网络课程社区留言栏,或者是借用微信、QQ等第三方社交软件,在网络上将这部分同学聚集在一起,既学习了体育知识,又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学校相关部门还可以推出健身类APP软件,将健身知识、健身方法、健身攻略等放置其中,让同学们下载注册,让感兴趣的同学主动关注,通过APP健身打卡、动态留言区的互动、人气榜的排名、经验分享区的交流等途径,建立网络交友圈,实现体育知识普及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识同步。还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大学各类的体育俱乐部也移植在其中,实现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发布和成员间的交流。线下真实的学生组织和线上虚拟的学生组织实现共通,既可以“键对键”,又可以“面对面”。学生在这种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的不断身份转换有利于促进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同时也拓展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手段。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学校体育的培养,而高校体育教学活动需要在理念层面、实践层面和发展层面进行不同程度的优化,进而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化价值与作用,推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社会培养更有竞争力的后备人才。

猜你喜欢

认同感社会化体育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我们的“体育梦”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
第三方高考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