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建立初期群众体育的历史源流和发展特点

2019-11-24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体育运动体育

余 宏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时期,直至夺取全国政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新中国建立以后,以整体国民为对象的群众体育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1958年“大跃进”之前,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已有了显著成果。考察这一时期群众体育的发展特点,既承接了民国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充分吸收革命时期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的经验,也为探索新中国建立初期群众体育的研究提供依据。笔者对新中国建立初期推动群众体育的历史源流进行梳理,并就其发展特点进行探讨。

1 革命时期的群众体育

20世纪初,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远东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是由于政治动荡、民族生存危机重重,这一时期的群众体育事业发展非常艰难,与提升整体国民身体素质的目标相去甚远。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产生了大众化的体育思想,并在复杂残酷的斗争中形成了独特的发展原则,对群众体育的体制建设有所推动。在我国近现代体育的发展中,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下,西方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思想开始进入中国,而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使得带有竞技性、组织化和标准化的西方体育被中国精英阶层(包括辛亥革命以来的革命家)所推崇,也为少数的新式学校、租界所推广;另一方面,近代以国家为主体的竞争使得中国近代的精英阶层普遍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危机感,增强全体国民体质的体育思想深入知识分子和革命家的头脑。因此,引进、改造和普及成为这一时期中国体育发展的主题词。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与“民主”的思潮推动下,我国的知识分子和革命家们秉持着平民的、大众的立场,开始对民国初年“军事化”体育思想和精英式的体育教育进行猛烈批判。这种反对精英体育、提倡大众参与的群众体育思想贯穿了整个中国的革命时期,并且奠定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群众体育的思想基础。

1.1 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群众体育

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后,中国的革命活动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中国的群众体育思想也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上的辩论和建党初期在城市工人阶级中的宣传,转变为苏维埃政权中的体育体制和政策的建构,逐渐形成了“赤色体育”(又称“红色体育”)的模式。1934年4月教育人民委员会出台的《俱乐部纲要》,首次提出了因地制宜和成本低廉的原则,采用最大众化的方式进行体育运动:“可以组织踢毽子、放风筝,或赛跑、跳远等简易的竞赛。”[1]600此外,红军中以师为单位设俱乐部,以连为单位设列宁室;俱乐部设体育委员会,列宁室设体育组。以此,组成了较为完整的“苏维埃”式体育发展体制,组织的体育活动非常活跃。上下结合,纵横交错,形成中央苏区红色体育网[1]601,并逐渐形成了这一时期群众体育以革命军事化为目标的特点,强调阶级斗争的需要。如苏区体育工作方针则是“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发展赤色体育运动,养成工农群众的集团精神与强健体格,适合阶级斗争需要”[1]605。《俱乐部纲要》中明确了俱乐部的一切工作都应当是为动员群众响应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号召、为革命战争、为反对封建及资产阶级意识而战斗的[1]607。

1.2 陕甘宁边区时期的群众体育

陕甘宁边区时期,继承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俱乐部模式,体育行政组织是1939年成立的延安体育会,第一任主席是李导。体育会除开展一般的体育项目外,还开展军事体育项目,有射击、手榴弹、赛马、全副武装超越障碍赛跑等。体育会的工作范围主要是开展延安各机关、部队、学校和工厂的各种体育比赛,根据季节变化安排规模大小不同项目的体育活动[2]。1941年成立了延安大学体育系,1942年成立了“延安新体育学会”,构建起了这一时期的群众体育体系。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根据地开展体育运动的原则,主要体现为运动器具主要是手工业的生产品,运动方法应当简单,运动一般应是轻缓的,把握住时间、地点、人力、物力诸条件[3]。

可以说经过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和陕甘宁边区时期的摸索和实践,我国对于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其独有的特征:1)以中国的党政军组织架构为基础,建立起基层的体育组织,与统一的体育机构形成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主体;2)遵循因地制宜、节约成本的原则将现代体育与民族的、地方性的体育项目或是文艺、风俗活动相结合;3)发动群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将群众体育和政治运动紧密融合。

2 新中国建立初期体育的宗旨确定和组织筹建

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体育发展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在革命时期探索和发展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必然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环境中变化和改进。

2.1 新中国建立初期体育宗旨的确定

新中国建立初期,形成的体育方针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4],体现出群众体育的重要性。1949年9月全国政协举行的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制定新中国临时宪法《共同纲领》中明文规定“提倡国民体育”,群众体育事业作为宪法层级的国家事业确定下来。1949年10月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上,朱德同志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出席会议指出:“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阐明了体育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的宗旨[5]4。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亲笔题词:“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6]1954年元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这一系列的国家宪法级的法律条文的颁布,党和国家领导人相关活动的发言和题词,以及执政党的全国性的工作指示,都明确表达了体育事业就是以国民的健康和群众的身体素质为最高目标,进一步确定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发展群众体育在我国体育工作中的首要地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把人民的健康状况和国防同体育事业联系起来,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中国在革命战争时期“强国”“卫生”的体育思想。

2.2 新中国建立初期体育组织的筹建

新中国建立伊始就积极推动筹建全国性的体育管理部门,在筹建的过程中,以筹委会的形式开始执行体育管理部门的职权和功能。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于1949年10月26日召开,从会议结束到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简称体总筹委会)一方面筹备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并在各级地方陆续成立了多层级的地方体育分会或筹备机构;另一方面执行领导全国体育工作的任务,按照既定宗旨制定体育工作计划、开展体育活动。1950年体总筹委会提出在经济恢复时期,不搞大型运动会,着重抓普及。体育工作要由学校到工厂,由军队到地方,由城市到农村,把重点放在学校、工厂和部队[5]5。

3 新中国建立初期群众体育的发展模式

从正式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下设群众体育司,到1954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5]26。这一指示内容的发布表示党中央对新中国建立初期群众体育事业实践的总结,进一步确立了以党团政府、工会、军队等政权系统全面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模式,新中国的体育机构和组织成立和建构的速度由此大大加快,并在军队体育训练外逐渐形成了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和农村体育三大部分。

1950—1952年,体总筹委会在成立体育分会时举办了各式各样的体育比赛,以举办体育比赛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而且充分利用我国在城市的党政和工会系统的宣传、组织和动员功能。期间,北京市举行了体育运动大会;1950年东北铁路工会、沈阳市重工业部、上海市政工会率先召开工人体育大会;到1952年6月省、市以上规模的运动会多达400余次,近100万名运动员参赛,其中铁路系统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的就已达到50万人[5]25。从举办体育赛事的人数规模上看,体育赛事大大地推动了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对推进群众体育工作大有益处。

3.1 推行“劳卫制”的学校体育模式

新中国建立初期学校体育的主要变化,是以学习前苏联经验、推行“劳卫制”的学校体育模式为重点。“劳卫制”是苏联在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的全面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程度较高的学校体育制度,是“准备劳动和卫国”体育制度的简称。

1950年访苏体育代表团回国后,在北京男四中、女一中等校开始试行“劳卫制”。1953年国家体委成立,提出在全国中等以上学校推行体育锻炼标准。1954年国家体委正式公布“劳卫制”的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并有选择有重点有领导有计划地逐步向学校推行,还将各地编制的体育锻炼标准作为预备级积极开展;同年,国家体委、高教部、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关于在中等以上学校中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联合指示》,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做了部署,以劳卫制及其预备级为中心,把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早操等有机地统一起来。这些办法的提出使学校体育有了标准可遵循。为加速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1956年停止实行劳卫制预备级,并在中等以上学校普遍推行“劳卫制”,共有300万人参加体育锻炼,70多万人达到了标准[5]6。到1957年底,全国有162万学生通过“劳卫制”的各级标准[5]7。值得提及的是,以“劳卫制”为中心的学校体育带有一定军事化、与卫生相结合的特点。

共青团中央于1951年设立了军事体育部,并在全国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热潮下发出冬季体育运动工作的指示,目的是激发青年学生锻炼身体、保家卫国的热情,积极参加冬季体育锻炼。至1952年底,学生参加的人数达到80多万[5]8。随着国际形势和环境的变化,东北地区的学校明确要求体育教学必须适应形式的需求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在原有的体育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含有军事内容的新教材。如加强了制式教练方法、救护法、防空知识和具体措施等[7]。1955年《关于在中等以上学校中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联合指示》明确提出“进行体育的卫生监督工作”[5]71。

3.2 覆盖全系统的职工体育模式

新中国建立初期职工体育运动开展迅速,最早成立产业体育协会的是铁路系统。1952年火车头体育协会成立,按照铁路系统的管理结构逐步健全了区、分区、地区和基层的各级组织,到1954 年底,铁路系统的各级体育组织达到1 018 个[8]。

1954年11月全国总工会召开了全国职工体育工作会议,会议颁布了《关于开展职工体育运动暂行办法纲要》,并于1955年1月下达各级工会组织,对职工体育运动提出了“积极领导、逐步发展”的方针。明确职工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进一步巩固和普及广播操”“逐步在有条件的产业系统和基层组织建立职工体育协会”[5]70。同年10月,全国职工体育运动大会在北京举行,有125万人参加了职工运动会的各级选拔活动。到1956年,全国产业系统建立了21个的体育协会和筹备委员会,成立了基层体育协会36 000多个,会员430余万人[5]44。事实证明,职工群众体育模式基本形成,覆盖全国。

3.3 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模式

新中国建立初期,随着社会主义群众体育事业的改革创新、蓬勃发展,农村体育的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在国家体委1956年6月召开的农村体育工作会议中提出: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坚持业余、自愿和简便易行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农村体育运动。要求各省、市迅速建立县级体委,配备一定数量的体育干部专职从事体育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建立68个专区体委、436个县级体委,共配备554名专职体育干部。青年团为了适应当前农村体育运动的开展,也在261个县级团委中配备268名专职体育干部。根据大会统计,全国共建立体育协会30 505个,会员数量达到915 150人[5]25。相对于城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由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人口数量非常庞大,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国土辽阔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程度既落后又不均衡,而且农村风俗习惯复杂多样。虽然革命战争时期我国是以农村为主要根据地,并开创了现代体育事业的模式,成立了以俱乐部为代表的组织,但因限于资源和战争环境,群众体育事业在农村的覆盖面还是很小。在经济恢复时期,一些地区开始产生以团组织为领导的体育组织,这种结合县级党委和共青团组织的发展模式,得到国家体委认定,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如1951年河北省怀安县尖台寨村的体育活动,就是由团支书、民兵队长负责领导,由复员军人、小学教师担任技术指导,结合民兵训练开展体育活动[5]7。到 1952年6月,据不完全统计,县以上的体育组织已有 268个[8]。

4 新中国建立初期群众体育的特点

4.1 为人民服务的群众体育思想

为人民服务的群众体育思想贯穿了中国建党和建国整个历史时期。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都强调体育事业的“大众性”和“普及性”,在这一历史时期,群众体育的发展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不仅在体育组织、团体的普及、建设上下了很大力气,在体育项目和内容方面,也大力推行以“广播体操”为代表的带有“普及型”“团体性”和成本低廉等特点的体育运动。

4.2 群众体育的“革命化”特点

在群众体育组织和宣传方面,我国非常善于利用在长期革命和战争中形成的以党为中心的党政工农军组织。新中国建立初期,无论是在全国性的体育总会和体育分会筹建过程中,还是在小到体育比赛、大到大型运动会的组织宣传中,各级党政机关、共青团组织、工会组织以及军队都认真做好宣传,发挥了关键的组织动员作用。而这种以党为领导、以动员群众参与为手段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正是我国早在中央苏区根据地发展“赤色体育”时期就形成的模式和方法。因此,这样的组织方法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中展现出了我国一以贯之的“革命化”的组织特点。

4.3 群众体育的国防军事和卫生特点

新中国建立初期,群众体育的发展不仅继承了革命时期成本低廉的原则,也具有同国防军事和卫生事业紧密联系的特点,体现了我国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体育政策的原则和风格。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物质生活匮乏、卫生习惯和身体健康状况较差,但人民群众保家卫国的激情澎湃、斗志昂扬,在群众体育中嵌入了国防军事的需要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促进了人民体质的提高、民族精神的凝聚、国防观念的增强,为国防军事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锻炼人民身体的同时,达到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优化兵源质量、提升军队作战能力的目的。

5 对当前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的启示

5.1 实事求是地制定体育政策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一套符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群众体育发展政策,要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的思想。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群众体育的组织和体育资源的供给,与各地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在国家统一的体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各地应充分借助、发挥本地优势,用以发展体育事业,避免劣势的消极影响。

5.2 构建多元化群众体育服务体系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着体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应将倡导和组织体育运动作为各种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之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群众体育社会组织,实现体育组织多元化、组织管理法制化,形成、健全体育组织网络,指导、协调群众体育组织开展有影响、有规模的体育活动;推进全民健身,加强群众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强化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形成终身体育的新理念。例如国企经济比重较大的东北三省,原有的以国有企业单位为主的群众体育组织方式依然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在场地设施、专职人员的管理上比较规范,与大型活动和体育赛事保持着联动;而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可以充分考虑发挥本地体育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拓展、鼓励体育场馆开办有偿培训,培育稳定的体育消费群体,增强群众体育事业的造血功能,积极组织体育培训、参与体育赛事。

5.3 注重群众体育文化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文化是新时代的要求,这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发展的需要。我国千年文明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民族体育、民间体育和民俗体育,了解“三民体育”、发展“三民体育”[9],才能更好地推动群众体育文化建设,这是我国群众体育的根和资源所在;要用文化的深度去认识和发掘群众体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才能使群众体育有更强的生命力。在重视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组织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的同时,要引导利用好网络科技和网络文化的引领示范和推广作用,现在的群众尤其是年轻人将互联网作为信息接受的主要渠道和平台,要将网络平台的特点纳入考虑范围,使群众体育文化紧跟时代脉搏。

6 结束语

新中国建立初期,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在指导原则、政策和举措上略有不同。经过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和陕甘宁边区时期的摸索和实践,中国对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其独有的特征。在恢复经济阶段,不举办大型运动会,重点进行群众体育的普及发展。体育工作由学校到工厂,由军队到地方,由城市到农村,把重点放在学校、工厂和部队。为人民服务的群众体育思想贯穿了我国建党和建国整个历史时期,在群众体育组织和宣传方面,推进了以党为中心的党政工农军组织的建设,展现了我国的“革命化”特点,并具有同国防军事和卫生事业紧密联系的特点。当前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事求是,注重组织机构及文化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体育运动体育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