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学秩序的人文反思与重构策略

2019-11-23辛晓玲付强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秩序

辛晓玲 付强

摘    要  教学秩序是教学系统内各个要素经过不断协调、整合而形成的条理性、规范化的有序状态,包括教学个体、教学组织、教学规则和教师权威等构成要素。反思小学教学秩序的建立和维持过程,经常会出现调控策略失当、教学规则合理性欠缺和教师内在权威缺失等问题。重构小学教学秩序,注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应理性使用调控策略,坚持管理方式多样化;师生共同参与、协商,保证教学规则的合理性;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塑造教师内在权威。重构小学教学秩序,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建一个和谐、稳定、融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学秩序 人文反思 教师权威

教学秩序存在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与教学系统中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厘清“教学秩序”的内涵,重新审视小学教学秩序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和谐、稳定的小学教学秩序,以助益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秩序及其构成要素

明晰“教学秩序”的内涵,首先要厘清“秩序”的概念。

从词源上看,古汉语中的“秩”和“序”含有次第、常规、有文理、有规则的意思。《诗经·小雅》曰:“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礼记·王制》曰:“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释为:“秩之必有次叙成文理,是曰秩”,“序,绪也”。其中的“秩”和“序”是对一种有规则、有次第、成文理状态的概括。《现代汉语词典》将秩序解释为“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1]。“秩序”的英文表达是“order”,order来自拉丁语ordo,表示“直线、顺序”的含义。《新牛津英语词典》赋予“秩序”更具现代化的含义,即“规定共同成员公共行为的法律和规则得以遵守、权威得以服从的一种状态。”[2]可见,秩序多用来表示有条理、有规则的良性状态,与无序、混乱相对;还表示社会规范、制度得以遵守和服从后形成的有序状态。

因此,我们初步将教学秩序定义为教学系统内各个要素经过不断调控、协商、整合而形成的条理性、规范化的有序状态。

就秩序的形成以及与教学活动的内在联系来看,教学秩序至少包括教学主体、教学组织、教学规则、教师权威等构成要素。其中,教学主体主要指教学系统中的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关系。教学组织具体指学校系统中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的组织关系。教学规则作为教学秩序形成的关键因素,主要指在教学主体和教学组织中用以规范和调节人们行为关系的准则、规范。而教师权威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它是教学规则的保障系统,促使教学规则发挥自身功能。可见,教学秩序是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教学主体或教学组织因遵守和服从教学规则并由教师权威保障而形成的有序状态。

二、小学教学秩序的人文反思

反思小学课堂的教学秩序,不免存在调控策略失当、教学规则合理性欠缺、管理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了教学秩序中人文性的缺失。

1.教学秩序调控策略失当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自控能力低、注意力时限较短、活泼好动等是小学生显著的身心发展特点。然而,教师在维持教学秩序时,往往以成人化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将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抛之脑后。于是,课堂教学中上演了一幕幕“不许说话”“不准离开座位”、变相体罚等悲凉的景象。为维持教学秩序,教师经常以命令的方式管理学生。在命令的系统中,充斥着大量的“不许”“不要”“不准”,这种强制性的命令凸显了教师的主导性和控制性,弱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性。由此,学生在班级场域内受制于命令系统的控制,常常处于“失语”状态,言语表达自由和主体地位近乎虚无。

另一方面,为便于管理和控制学生,教师经常通过巧妙安排学生的座次来形成教学过程中的有序状态。美国的施韦伯等人研究发现,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主要关心的是让吵闹的学生与不爱吵闹的学生坐在一起,或者爱吵闹的学生坐在讲台附近的座位上,教师比较容易控制他们[3]。这种规限学生行为的控制手段,会使得坐在讲台附近“爱吵闹”的学生接受来自教师和全班同学的监视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其逆反心理及消极情绪。

2.教学规则合理性欠缺

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教学规则的制定,而教师的学生观、管理观等教育理念的偏差则会导致教学规则建立上的失当。首先,教学规则事无巨细,限制学生发展的自由,如某小学在学生作业书写规范中规定,“课堂作业在右上角写‘K,家庭作业写‘J”,“字约占格子的四分之三,字与字之间保持适当距离,约一毫米”[4]。这些精细化的规则或许对学生书写规范和学习行为具有帮助,但呆板、机械,无法满足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真实的个体的需要。它使个体在规章制度控制之下成为遵守秩序的“秩序人”。而教育如果只是培养了遵守规范的秩序人,那么它就失去了教育的全部意义和旨趣。

其次,教学规则建立方式失当。一般而言,教学规则、班级规则、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建立多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即由学校或教师建立规则,要求学生遵守。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学规则建立方式,既没有学生的参与,也没有师生的共商过程,学生对教学规则建立的目的和意义缺乏真正的认识和理解,只得被动接受和服从。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秩序中民主的缺失。

3.教师内在权威缺失

教师内在权威是“教师个人所具有的使学生信服并能够影响学生的权威,包括教师知识文化、教学才能、品德素养、管理方式等”[5]。而教师内在权威在教学秩序建立中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纵观小学的课堂管理,教师多以集权型领导方式管理学生。这种集权型领导的特征表现为对学生严加监视,要求即刻无条件接受一切命令,以我为班级一切工作的标准等[6]。在此管理模式下,學生屈服于教师并缺乏个人的发展,在各方面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集权式领导势必会带来教学民主的缺失和对学生自由的限制。

教师内在权威的缺失还表现在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和教学能力的不足。在知识结构上,教师本体性知识更新迟缓,很多教师都是在用“昨天的知识来教今天的学生”;由于文化知识欠缺,很多教师知识面仅限于本学科、本专业,忽视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7]。在教学能力方面,教师在教学认知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三、小学教学秩序的重构策略

重构小学教学秩序,需要以实际教学秩序问题为导向,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为前提,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础,理性使用调控策略,保证教学规则的合理性,促进教师内在权威的树立与提升。

1理性使用调控策略,保证管理方式多样化

(1)理性使用调控策略

教师在选用教学秩序调控策略时,应首先考虑到其对学生身心的影响,考虑其是否助益学生的发展,对各种控制手段的合理性、合法性作出理性判断,慎用诸如惩罚等消极措施。其次,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和主体性的个体。教师在使用管理方法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自身命令系统的控制性和专制性,给予学生言语表达和自由活动的空间。同时,教学秩序调控策略的选用应符合教学情境的需求,避免因管理学生而忽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2)评价标准和管理手段多样化

教师应采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到评价标准多元化。针对学生具体的失范行为采取灵活的控制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尽可能使用积极的管理策略,如订立条约的行为管理方法,即教师通过契约明确指出哪些行为或工作在什么时间出现或完成,同时也明确指出学生如果行为表现良好或如期完成任务会获得什么奖励,表现不良或没有完成任务应通过什么途径改善或弥补。通过订立条约的方式,既能规范学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纪律,又能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师生共同参与、协商,保证教学规则合理性

(1)良好的教学规则应符合一定的要求

首先,保证学生能够专心于教学活动。为使学生在课堂中专心于教学活动,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积极与学生互动,尽量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以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分心。其次,促使学生能够自我管理。教学规则应有助于学生养成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外在的控制转化为自我的约束。在课堂中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教学秩序,尊重他人的权利,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克制不良行为的出现。同时,避免教学规则的繁琐性、重复性。制定课堂规则应尽量做到少而精,以学生易于理解和自觉遵守为主。

(2)师生共同参与、协商制定教学规则

教师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教学规则建立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建多方面的沟通渠道,让学生有表达意见的机会,认真听取和对待学生的意见,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参与讨论,收集学生有关制定教学规则的良好策略和意见,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责任感和认同感,既认同“他们自己”制定的规则,又自觉履行规则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品德,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3.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塑造教师内在权威

(1)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教学能力

在完善知识结构方面,教师应精通并不断更新本體性知识,及时通过阅读和学习本学科的前沿性文献,了解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积极参加各种研修和学习,不断获取新知,更新知识。其次,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教师应有重点地去学习中国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掌握广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知识权威自居,受到学生对自己的敬佩与信服,树立内在权威。

在提高教学能力方面,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综合使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打造生动、富有趣味的课堂,从而使学生乐学、好学于其中。其次,积极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借助多媒体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高效。

(2)塑造良好的人格素养,提升教师内在权威

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会因教师高尚的人格素养和魅力而产生敬仰之情、信赖之感。教师应塑造自身良好的人格素养,树立内在的权威。为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养,提高自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确立奋斗目标,激励自己不断进取,不断总结与反思教学经验。再者,与学生建立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理想诉求,从而为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指明方向,确立改进和奋斗的目标,以此树立真正的内在权威。

参考文献

[1] 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 潘忠岐.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李德显.重建课堂秩序[J].教育研究,2004(03).

[4] 胡春光.规训与抗拒: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学校生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 雷晓庆.论教师权威的异化与回归[J].基础教育研究,2016(05).

[6]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 庄可.当前教师知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构建路径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6(10).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教学秩序
突出教学中心,优化学校管理
基于课堂声音现象视角下重构教学秩序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秩序的构成研究
生态人文背景下青海摄影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不忘初心,勇于探索
新视角下如何建构低年级和谐体育课堂
财经类高校法学课程课堂教学秩序:问题、成因及解决路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秩序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关于高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