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带着问题与任务去学习
2019-11-23高静
高静
[摘 要]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与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与任务去学习,激起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同时,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问题;任务;学习;探究
[中圖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9-0083-02
教师在教学时要设计好“大问题、大任务”,让学生看得见思维生长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习得是可触摸的、看得见的;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中,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生动的、富有灵魂的。
一、抛出问题与任务,开启探究模式
任务可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提出,也可以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提出,但不管以何种方式提出,都必须有明确的探究方向,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混合运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与任务。
1.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编写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综合算式(提供的情景是两个小朋友去商店买文具,有以下文具可选择:讲义夹7元、订书机12元、书包20元、水彩笔15元、笔记本5元、钢笔40元。)
我的题目:
我的解答:
说一说你列的算式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先估计下面题组中哪题的得数最大,再计算。
300+64×4 90-38×2
300-60×4 90-38÷2
我的发现:
我的疑问:
从完成任务的情况看,大多数学生都能列出综合算式和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并在列综合算式的过程中,通过和同伴的交流,进一步明确了列综合算式的方法。可见在任务的引导下,学生在列综合算式的“理”上,可以感受到自己思维的变化。
由此可以看出,有了探究的任务,学生才会有明确的探究方向,思维才会清晰,零碎、发散的思维才得以集中,探究活动在任务的不断驱动下,才会渐渐深入。
二、独立思考,开启解决任务模式
在学生明确了探究任务后,就要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自主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任务要求,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或和同伴交流,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与任务。
例题:同学们在手工课上折纸,小红用一张纸的[12]折一只小船,小明用同一张纸的[14]折一只小鸟,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解答题目。(可以用画一画或折一折等方法对解答过程进行分析)
(2)再编一道关于异分母分数减法的题目,独立解答。
(3)你能总结一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吗?
出示这样的问题与任务后,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自主独立探究,通过提示语“折一折、画一画”,动手操作发现了“为什么异分母的分数要化成同分母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原因,并通过自己出题解答,进一步掌握对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此例题是一道易错题,需要学生互相合作来完成,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计算中审题、分析的重要性。这种由学生自主探究中得出的知识就会比教师单纯讲解更让学生印象深刻。
三、同伴交流,开启深入研究模式
合作探究就是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与同伴交流,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在和同伴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修正自己,启发同伴,从而一起成长、收获、进步。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与任务。
1.将下列分数转化成小数。
将这些分数转化成小数时,你的感受是:
2.想一想:这几个分数有什么特征?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却不能?
3.说一说:和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在和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碰撞,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向,渐渐地,学生就会发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关键在于分母。学习任务也随着问题的解开而完成。
四、延伸任务,开启应用探究模式
通过应用探究活动,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当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就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而这些新任务、目标的产生将会是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时让学生独自去完成任务,一定会更有意义。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苏教版教材六年级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教学,串联成“学做鱼缸”的大任务。
第一节课,给出问题与任务:恒恒想用金属条做鱼缸的框架,已知金属条每米12元,接头每个4元,这个鱼缸框架材料需要多少钱,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第二节课,给出的问题与任务是:恒恒要给鱼缸配玻璃,玻璃每平方米80元,要配齐所需玻璃,他要花费多少钱?
第三节课,给出问题与任务:鱼缸做好了,恒恒很是得意:“爸爸,快点放满水,把金鱼放进去,我要抱出去给我的小伙伴们看!”“别高兴得太早。”爸爸说,“你能轻松抱动这个放满水的鱼缸吗?再说水也不能放满,最多放八成。1升水大约重1千克,不算玻璃,你先算算水有多重?”
第四节课,给出问题与任务:爸爸买来几条小金鱼,问恒恒:“你知道这些小金鱼会占用鱼缸多大空间吗?”恒恒把小金鱼放入鱼缸中,测出水面上升了0.4分米,恒恒兴奋地告诉爸爸:“我可以算出小金鱼的体积啦!”你知道小金鱼的体积是多少吗?
第五节课,给出问题与任务:恒恒把鱼缸拿给他的小伙伴们看,小伙伴们羡慕不已,明明让恒恒帮忙做两个这样的鱼缸,两个鱼缸做好了,恒恒要用纸把鱼缸包起来,那么怎样包最节省纸呢?
在教学中,有联系的情境会让学生感觉始终在做同一件事情,期间所有知识的习得和运用,都是为了解决这一件事。做鱼缸是学生感兴趣的,如何做好鱼缸,是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带着这样的任务,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应用意识得以提升。
总之,问题与任务在数学课堂上的实施与运用,体现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这样的课堂是一种开放型、互动型、合作型的课堂。问题与任务的探究过程,能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责编 黄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