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院史馆建设的程序规范
——以同济医院院史馆为例

2019-11-2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史馆彭玮苏宇通讯作者

办公室业务 2019年13期
关键词:史馆同济我院

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史馆 彭玮 苏宇(通讯作者)

医院院史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参观者展示医院从无到有、从创始到发展壮大的伟大历史过程。它的建设,是一个医院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过程,是对广大观众进行院史教育、回顾和借鉴历史的最好模式,是保存院史记忆,传播历史知识、研究医院有价值的文物材料的永久性非营利机构。近年来,随着文化诉求日趋强烈,医院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不少医院纷纷筹建了院史馆。同济医院院史馆的建设工作自2012年开始,于2013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笔者自2012年起参与具体建设工作,2013年接手院史馆管理和接待工作,2018年主要负责医院文化建设系列项目,虽说经验不多,但希望结合工作实践,就院史馆建设规范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领导重视,准确定位,给专家撰写文案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院领导非常重视院史馆建设,希望通过研究同济的历史,进一步研究近代西医学史的发展和中德医学交流的历程。我们成立专班组织建设,全面定位了院史馆功能:全面客观反映医院历史,传承医院精神和文化,在陈列设计思路中融入医学教育和知识普及、人文精神的内容,将目标观众由行政官员、大型单位、医院同行扩大到普通群体。院史馆的建设是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将医院各个时期的发展成果保存和完善,从而纳入到院史馆陈列的范畴中。医院领导强调档案保存意识,各职能部门积极提供和整理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一手的医疗资料、行政管理文件、重大项目总结等广泛的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档案载体,使得档案整理工作和院史馆建设工作有效衔接。正是这些前期工作给专家撰写文案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文案撰写先于招标

院史馆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文案撰写是灵魂,是指导后续工作的前提。专家的作用主要也是体现在文案撰写上,文案的撰写是要经过反复讨论和研判。应该重点把握的是:

(一)准确解读院史,必须清晰明了地给出线索。准确把握医院发展的不同历史节点,合理科学地划分院史馆的展示分布及主题,是院史馆建设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文案的撰写工作,一般按照编年体和专题式两种形式进行。我们的处理方式是以编年体为主,专题式为辅,以确保线索清楚,重点突出。我院历年院志为院史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素材。我院出于对118年历史复杂性和展览面积限制的考虑,将整个展览分成历史区、人物区、学科区和综合专题区:1.历史篇分为六个历史区:(1)艰苦创业,传播西医,声名鹊起上海滩(1900—1937)。(2)爱国报国,矢志不渝,护校护院迎解放(1937—1955)。(3)迁汉建院,辐射示范,综合实力冠中南(1955—1978),改革开放,蓬勃发展,世纪名院誉神州(1978—2000)。(4)志存高远,追求卓越,阔步迈向国际化(2000—2012)。(5)今日同济(2013—2018)。2.学科专题区(敢为人先,开创中国器官移植学)。3.人物专题区(人民医学家——裘法祖)。4.综合专题区(历任领导、数据图表、医疗、教学、科研、成果、荣誉、杰出校友和名医名师名家等)。值得一提的是,反映了医院在“三易基地,九次更名”过程中经历的种种,正确梳理了同济医院和同济大学的关系、医院在抗日战争时期“一脉两支”的格局、迁汉后医院和医学院的关系,以及2000年高校合校后的医院、医学院和大学的附属关系。

(二)内容展示应合理,重视标题的作用。首先是文案的主体和脉络清晰,内容简洁。院史馆的主要作用是宣教,内容过于高大上照顾不到普通人的认知。同济医院院史馆有1000多平方米,但对普通参观者来说,整体走一圈大概需要30-40分钟,只有少数外宾和专业人士可以参观久一些。这就要充分考虑主要内容的设计和安排,涉及某个人物或某个历史事件的介绍,尽可能在一个篇幅或者几个连续版面完成,保证其完整性;在点、线、块确定后,还应让每“块”都有重点,从而实现“重点突出”。院史馆需要个性,但标题也不要太标新立异,一级、二级标题即可,主要做到概括、引导、提示。

(三)各部门协作,一同参与。文案撰写只靠专家个人是不行的,我院做到了各个职能部门参与配合,必要时还向其他单位请求协助,最后由专家集体统稿论证、修改完善。比如,关于医疗、科研和教学方面的成就,应先请相关部门参与补充资料,并提出修改意见,再请职能部门负责人确认,最后再汇总各个部门资料提交领导审定。接着召集征询意见会,包括离退休专家、干部职工的意见,反复校正,防止遗漏。再如,领导关怀和荣誉等级标准问题,敏感时期和敏感事件是否涉及,如何把握等,都需要得到专业建议。有了成熟的文案,院史馆的建设规模和投资才能得到基本确定,为工程招标创造了条件。

三、设计细节的考虑

院史馆建设可借鉴历史博物馆建设规范,涉及建筑艺术、陈列设计、历史档案文案写作与资料取舍、图片处理、电子设备、消防安全、环境有效利用等方方面面,所以对设计、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时应该沟通好以下几点:

(一)参观线路规划要科学规范。参观要尽可能合理规划设计参观路线,不走回头路,一门进一门出;观众大多喜欢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因此要注意展览顺序;观众对右边的东西比对左边的东西敏感,因此重要的、关键的展品应放在右边。陈列密度、高度、信息输出量的掌握,展览线路的长度控制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情绪。

(二)加强互动性体验。地面互动系统可让观众体验历史穿越的感觉;借助电子翻书系统、多点触控系统、电子签名等系统供职工、校友和来宾查询荣誉、国际交流掠影和同济人合影等;通过弧幕不间断地播放不同时期的宣传和专题纪录片,给观众视觉享受;围绕院训、标志性实物、特色服装等精心设计主题,营造景观,吸引观众留影;根据历史老照片复原“宝隆门”并拍摄回忆往事的小电影;场景还原当年器官移植手术台等。新的布展陈列手段加入了广受欢迎的科技元素,极大地增强了“情景再现和体验”效果,有效改变了原来的呆板布展模式。

(三)开放参观。近年来,历史展馆的开放利用问题备受关注。很多地方的全天候开放露天历史文化长廊越来越受到追捧,武汉市的一些医院尝试在必经长廊布展;有些大学校史馆与图书馆内部空间相通,开放性较强。因此在细化展览方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陈列实物和电器设备的安全,包括安装监视设施,努力为全天候开放创造条件。

(四)个性化特色的凸显。院史馆要有自己的特色,特色主要来源于与众不同的特色收藏品,比如:镇馆之宝之樟木箱,它是在我院曾经工作过的德国教授使用过的,精美别致,见证了我院历史的变迁;我院职工提供的中美医院时期X光检查报告单上出现的德文诊断;神经外科教授手绘的手术图谱等等。特色还来源于历史故事、口述回忆、人物事迹等的精炼概括,比如德文医学堂开学的消息,我们刻意放大出现在旧报纸上的描述,将重点内容圈出来,并补充相关历史叙述等。这些展品的展出方式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四、预展先于开放

平面设计完成后,还要经过反复校对设计稿,出样稿(如果出现他国文字,还应请翻译确认),直到最后确定。但是也不排除最后展览和最终定稿发生偏差的现象,这就需要做好预展工作,确保留足自我检查的时间。自我检查可邀请熟悉院史院情的离退休职工、老教授老专家和干部参加,发现问题马上整改。等整改工作完成后,可再请相关领导到现场查看,查漏补缺,部分内容可根据现场实际位置进行微调,这样有利于确认文案和图纸上的设计是否落实,有无政治问题或重大疏漏。

五、制度先行指导后续管理

展馆一旦建立,就要建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比如:日常管理制度、预约登记制度、实物登记管理制度、保洁管理流程、志愿讲解员选拔、培训工作制度等。这些配套制度的落实才能保障院史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参观不仅仅是一场游览,更是一次心灵的涤荡和震撼。一般来说,解说词应根据参观人员国别、参观专业属性和参观时间长短,准备不同版本,比如英、德文版、完整版、浓缩版和着重介绍专科特色的版本,内容必须准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明了。解说员的招募非常严格,人员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特别是在形象、气质、文化修养、专业等方面做出了要求,并派专人进行培训。

六、思考和完善

院史馆的规范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一定要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多看多听多学习多实践,才能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在建设医院院史馆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加强院史的史料收集完善和学术研究工作,及时为院史馆提供真实可靠、内容翔实的文献资料,将院史馆的发展建立在扎实的史料支持和深厚的学术内涵上,通过学术研究,加强医院在行业和学术界的认同和话语权。同时我们也会通过学术大会交流、媒体推荐等形式,多多宣传院史文化,扩大院史馆在多层次的群体中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史馆同济我院
我院5项科技成果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野有蔓草·新编
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启工消防救援战队史馆
被吐槽的村史馆,究竟该怎样打造?
村史馆变政绩馆,百姓不爱看
同济大学: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同济堂矛盾说法引“问询” 频繁出错惹市值蒸发50亿
四年求学路,一生同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