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影响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11-22邱龙祥张沿洲刘政严益军胡牮任利强张骁
邱龙祥,张沿洲,刘政,严益军,胡牮,任利强,张骁
(昆山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江苏昆山 215331)
踝关节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承重关节,主要承担人体的负重,同时也是将人体躯干中所承受的重中立转换为平面负重的重要关节[1]。通常来讲,在人运动的过程中,踝关节能够承受大于人体5倍的躯干质量。而踝关节作为较为脆弱的一类承重关节,经常会出现踝关节骨折现象。通过手术治疗,不仅能够矫正错位踝关节,同时能够将踝关节固定[2]。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2014年8月—2018年10月踝关节手术治疗后影响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在24~48个月之间。所研究的60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有32例,60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0~70 周岁,平均年龄(52.12±5.65)周岁。依照 Mazur评分标准,将踝关节功能、踝关节症状以及手术疗效在末次评价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优良组30例,另一组为可差组30例。
1.2 影响因素
依照Mazur评分标准,评分>92分的患者行走正常且踝关节无明显肿痛;评分在87~92分的患者为踝关节出现轻微肿胀、肿痛且行走出现轻微问题,但不影响正常行为活动;评分在65~86分的患者行走出现明显疼痛且行走动作较为缓慢,活动度相对较差,但步态正常,需要通过一定药物进行治疗;评分低于65分的患者行走活动恢复程度级差,踝关节肿胀、肿痛明显[3]。将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优良组30例以及可差组30例,同时掌握患者的年龄、骨裂分型、跟骨牵引、康复时间、手术治疗时间、手术方式以及是否存在合并神经损伤等一般资料。
1.3 判定指标
年龄、骨裂分型、跟骨牵引、康复时间、手术治疗时间以及手术方式。
1.4 统计方法
该文将60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对比表述方式为(±s)。计数资料(手术治疗踝关节功能影响各项因素)检验表述方式为[n(%)],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将不同组患者的年龄、骨裂分型、跟骨牵引、康复时间、手术治疗时间、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神经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1 所示。
表1 手术治疗踝关节功能影响因素分析[n(%)]
2 结论
踝关节骨折是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踝关节承担了支撑人体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人在运动过程中保持灵活和稳定的重要原因。若在踝关节手术治疗后出现许多影响踝关节恢复的不利因素,那么就会影响踝关节的恢复情况[4]。
踝关节属于人体承重关节中重要关节,其由腓骨下端、距骨、胫骨等三部分组成。关节面之间需进行紧密连接,其主要进行屈伸活动,其结构为人体垂直状转化成弓状结构,极易发生损伤情况[5]。此种关节骨折占骨折总数的4%,在骨折发生率为所有关节骨折的首位。在治疗中,对其采取良好的内固定术、精确的复位、解剖等,对术后效果造成严重影响[6]。
为保证踝关节处于稳定状态,需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相关治疗,重视对患者受损的韧带进行修复,需根据距骨的位置和踝穴的玩正确情况,对受损部位进行相应的治疗,避免踝关节骨折并发症发生[7]。在行手术治疗时,需注意对患者的创伤性予以减少,降低创伤性骨关节炎踝关节不稳定因素发生,对治疗环节予以重视。先充分认知踝关节结构,并对其踝关节骨折类型进行分类[8]。
踝关节骨折种类十分多,在治疗中需从简单的非手术治疗到复杂的手术治疗。大多数骨折需根据骨折的形态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随后根据骨折位置进行分类。如骨折部位不同,可以根据三踝骨折、双踝骨折、单踝骨折等[9]。根据踝关节生物学功能、特性、解剖特点等,根据其他分类方法,如受伤时的姿势、受伤时外力方向、骨折、韧带是否存在关系等,对其进行划分。及时进行骨折固定,其优良情况直接与患者骨折后生长愈合情况发生关系[10]。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锻炼十分重要。患者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时,可使患者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将血管痉挛情况予以消除,避免血管发生粘连情况,将关节僵硬情况予以避免,有助于患者患指功能尽快恢复,导致骨折愈合时间变长。良好的骨折固定,有助于患者骨折愈合,利于肉芽生长,使关节活动度予以提升,将瘢痕组织予以软化,可将关节伸屈受限情况予以改善。
综上所述,该研究探讨影响踝关节功能的几点因素,得出患者的年龄、骨裂分型、跟骨牵引、康复时间、手术治疗时间以及手术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对影响踝关节功能恢恢复因素开展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能提高踝关节的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