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措施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研究
2019-11-22杨玉艳
杨玉艳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康复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下肢创伤骨折是骨科中多见的临床疾病之一[1],由于骨折病理性受损以及手术应激反应损伤,极易造成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造成膝关节僵硬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但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对患者术后日常生命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2]。目前,康复护理干预模式逐渐在骨科护理中受到关注,主要是经过功能锻炼加速患者运动能力得以改善[3]。因此,该文对该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采取功能锻炼抗康复护理措施,分析其应用效果,以下为该文结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该院下肢创伤骨折患者64例,按双盲法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各32例,参照组男18例,女 14 例,年龄 28~59 岁,平均年龄(46.27±2.74)岁。 干预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9~59岁,平均年龄(47.03±2.17)岁。患者各项基础资料组间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各项基础检查,说明手术流程,术中配合医师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加强巡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干预组基于参照组加以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健康宣教:详细为患者讲述术中所注意的事项,术后可能引起膝关节僵硬的影响因素,解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使患者正确的面对疾病,保障康复训练顺利展开。
(2)心理护理:因康复训练的时间较为漫长,在短时间内并不会获取明显的康复效果,在长时间痛苦与活动受限的影响下,患者极易出现焦躁、易怒的不良情绪,在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3)康复训练:①早期,在患者术后 1~2周内,施以踝关节托屈背训练以及股四头肌舒张训练,单项训练时间为 25~30 min/次,bid。②中期,术后 3~6 周内,增加早期训练强度,辅助肌肉与关节功能进一步恢复,在训练过程中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③后期,术后7~10周,基于中期训练再次加强肌肉锻炼强度以及关节活肤范围,根据患者的恢复状态,适当地加以沙袋负重练习。
1.3 观察指标
(1)术后进行随访1年,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使用量角器测定患者膝关节活动程度,患者膝关节可活动141°~145°,且恢复自主活动、疼痛消失为优。膝关节121°~140°,可自主活动,偶有疼痛为良。91°~120°,常有疼痛,日常生活受影响为可。<90°,持续疼痛,不能自主运动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2)详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进行比对。
1.4 统计方法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 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膝关节功能
干预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相较于参照组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膝关节功能比对
2.2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干预组发生概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3 讨论
随着骨科材料以及医疗水平的迅猛发展,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不断提升,但因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需花费较长的时间,但仍有膝关节障碍等合并症的发生[4]。膝关节僵硬是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最为常见的合并症之一,通常为局部周围骨折造成关节装置损伤以及关节囊粘连而致,但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会导致关节活动装置进一步损伤,术后长时间的外固定对关节屈曲造成一定的限制,最终引发膝关节僵硬。近年来,有大量临床研究显示[5-6],康复护理措施可对下肢创伤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起到积极意义。
表2 不良反应组间比对
该实验结果可知,干预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相较于参照组优良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对患者的不同康复时期加以不同强度的针对性锻炼,同时将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相结合,使患者对功能训练有正确的认知,积极配合康复。早期训练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防止局部肿胀、肌肉萎缩,加速患者骨折创面愈合,中期训练促进肌力、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晚期加以负重锻炼,促进关节功能进一步康复。从而降低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措施对下肢创伤骨折的患者具有积极意义,可加速患者康复进程,降低膝关节僵硬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但在康复训练的开展过程中,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对患者的膝关节造成损失的状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