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才能走出心头的阴影

2019-11-22

中老年保健 2019年12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消极阴影

心理困扰:妈妈在我的怀里走了

这一天,我接待了50多岁的苏女士的预约来访。

初步沟通后,满脸阴云的苏女士开始缓缓地回忆:“有件不同寻常的事。这件事,在我心里好久了。好些年过去了,可我一直纠结于心,一想起来就很难受。也许每个人都会经历父母离世,但真的有一天,之前还和你聊天的妈妈,短短几分钟就离开了人世,而且是在你的怀里离开的,那种感觉真的是常人难以接受的。很久很久都不愿回忆,不敢回忆。”说着说着,苏女士落下了眼泪。

接过我递上的纸巾,擦干眼泪苏女士继续着诉说:“是这样的。好些年前的一天,记得正是一个周末下午,我一个人在家。70多岁的老母亲平时都是在妹妹家生活,那天天气不错,闲来无事的妈妈就来我家里串门儿,跟我聊天说话。不知是怎么回事,说着说着话老人忽然胸闷气短起来。一时间,我慌了手脚,几乎吓傻了,抱着老人不知如何是好。

“慌乱中,我赶忙联系到了妹妹,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等医生和妹妹到来的时候,妈妈已经在我的怀里停止了呼吸。前后只有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但对于我来说,感觉太漫长了,太痛苦了。我一个女人哪经历过这样的事。妹妹走进来的时候,我已经吓得几乎不省人事了。到现在已经不记得妹妹和医生到来时的情景,不记得我当时的样子了,也不记得妈妈临终到底跟我说了些什么。

“很快,我们妥善料理了妈妈的后事,让老人入土为安。慢慢地,大家的心情也逐渐平复了。

“然而,这件事却一直埋在了我心里,让我久久走不出心里的阴影。很长时间里,当时的情形总会在我脑海里闪现。每次,我都会神情恍惚,禁不住暗自流泪,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难受。我原本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我会慢慢地淡忘。可是,最近同事说起亲友家的丧事,这件往事再次浮上我的心头。而且,我又开始不断地回忆。我怎样才能走出心头的阴影啊?”

说到这里,苏女士已然泣不成声了。

心理解析:认知偏差导致的消极情绪体验

显而易见,这个非常经历对苏女士来说是一个极为严重的负面事件,因而导致了强烈的消极情绪体验。而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的调节,积郁于胸,明显地影响到了苏女士的身心健康。

人为什么对事情有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呢?

心理学上有个“ABC理论”,对此做了很好的解释。其中的A、B、C分别是“外来激发性事件”“个体不同的认知评价系统”和“外来激发性事件引起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结果”三个英文单词的字头。ABC理论认为,外来激发性事件都是中性的,但是,由于个体依据不同的认知评价系统,对外来激发性事件进行了不同的理性或非理性的自我解释或自我评价,最终便导致了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就是说,导致C的原因并不是A,而是B。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决定人的情绪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不是现实生活本身,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和理解。

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是个让人避讳恐惧的话题。正是由于这样的认知评价,让我们难以平和平静地面对死亡。而苏女士面对的偏偏是母亲死在了自己的怀里,那种无可奈何、难以接受简直到了超出承受能力的程度。由于对死亡的消极认知评价,让苏女士的这一非常经历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反应,陷于极度的消极情绪体验。

由于消极情绪体验没能得到及时的宣泄疏导,结果自然是越来越重。其间,也许苏女士期待着找一个宣泄的出口。但面对死亡的话题,苏女士却不知道该如何倾诉,向谁倾诉,进而也就加剧了内心的消极体验。

可见,困扰苏女士的是对事件的认知偏差导致的消极情绪体验。

心理对策:心理宣泄与认知调节

苏女士怎样才能走出心头的阴影呢?

恰当的心理宣泄

前面已经谈到,苏女士之所以久久没能走出往事的阴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压抑在心里的消极情绪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宣泄。而苏女士之所以最终选择了心理咨询,是因为感到再继续压抑下去真受不了了,于是,很想找一个合适的听众,来倾听她的诉说。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在前面的心理咨询会话过程中,我几乎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倾听,真诚地倾听她,只是陪伴,用心地陪伴她。当苏女士诉说完了擦掉泪水,已经平静了许多,心里好受了许多。

积极的认知调节

在苏女士已经平静下来后,心理咨询最重要的是帮助苏女士进行认知调节,换个积极角度来重新认识这个经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走出心头的阴影。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决定人情绪的是人对事物的看法。有时候,同一现实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从另一个角度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随着谈话的深入,苏女士的心态越来越平静了。苏女士初步领悟到:其实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应该坦然面对的。而自己独自面对母亲的死亡,也就不再是可怕、恐惧、不祥的事情了。

起身握别,女士已经面露轻松的笑容:“真该早来找您。真是天堂地狱转念之间,好些年压在心头的阴云,一下子飘散了。”

人的心念,就是如此神奇。这大概就是“初念浅,转念深”的道理吧。转换了心念,跨越了心障,我们就会看到美好。

案例启示

面对父母亲人离世,我们要学会让心灵走出伤痛的阴影。

如果是自己面临父母亲人的离世,我们应该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首先是情绪调整。要学会宣泄,畅快地流泪痛哭和尽情地倾诉,可以使痛苦和悲伤得到宣泄,从而解除过量的心理负荷,收到良性的心理效应。所以,要及时宣泄。对谁宣泄?首选是对亲近的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找专业人员倾诉。

其次是认知调整。认识到,有生就有死,一切都是无常。进而领悟,人的生命像天上的云,云消散了,却融入了无尽的蓝天;像大海的浪花,浪花消失了,却融入了永恒的海洋。再有我们应该让离别多些温暖,让逝者在通往天国之路上走好。

如果是朋友面临父母亲人的离世,我们应该善于进行心理疏导。

一方面要选好疏导时机。当事人突遭丧亲,最初还陷于麻木或震惊的状态,尚未准备好去处理这种混乱。所以,不要急于介入疏导,要给当事人一段自我调整的时间,一般在丧礼几天后开始疏导比较合适。之前,最好是静静地陪伴。

另外还要注意疏导方法。不要说“要坚强”“不要悲伤”之类的话。可以静静地握住对方的手,静静地倾听,引导当事人倾诉悲伤情绪,这也许就是最好的帮助。随后,可以鼓励当事人谈论丧亲事件的过程,这有助于当事人真正接受现实。接下来,还可以帮助当事人换个新的生活环境,帮助当事人转移注意力,尽早走出阴影。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消极阴影
静心
测试
幸福:消极情绪的积极作用
你来了,草就没有了阴影
阴影魔怪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孩子的消极情绪需要用心疏导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