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探究思维,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2019-11-20冉美孙霞
冉美 孙霞
[摘 要]围绕议题创设教学情境,进行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可调动学生积极性,落实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文章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为通过高中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去落实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积累实际教学事例。
[关键词]探究思维;公共参与;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8-0065-02
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可围绕议题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使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于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本案例呈现了一些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一、教学背景
进入新时代,经济科技取得了重大成就,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也引发了许多令人忧虑的现象。各种价值观相互交织,共存于现实生活,使教育教学工作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
高二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重要时期,然而他们经常接触到众多网络信息,容易受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对他们进行引导。笔者曾在重庆市某校高二理科6班进行了教学实践。本课选取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政背景与小区开民宿的生活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针对公共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体验价值冲突,从而明确应坚持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同时,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二、剖析教学内容过程
教学片断一:知重庆变迁,梳理信息
PPT呈现不同年代重庆发展定位变迁的文字与图片材料。学生结合PPT呈现的直观内容和资料卡上的信息,完成对应表格,并思考问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为什么在不同历史阶段,重庆的发展定位会不同?在学生填写表格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并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要求学生通过同桌互助的方式尽快完成表格。
学生完成表格填写,概括所获取的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历史阶段重庆发展定位不同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明白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时间、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即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简析】通过学生完成的表格,观察学生阅读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借助表格更直观、快速地找到重庆发展定位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三者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如此,培养学生理性地看待重庆的发展变迁。在学生完成表格的过程中,观察到大部分学生完成速度较慢,且单独完成有困难,于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互助完成。这样的处理很恰当,真正立足于当下的课堂实际。
教学片断二:关注社会公共问题,体验主体差异性
承接上一环节,教师指出应辩证看待重庆发展,在重庆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民宿纠纷的问题。接着,播放民宿纠纷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思考:(1)针对小区开民宿的问题,小区业主、民宿经营者、游客各持什么态度?(2)为何对同一问题,不同主体有不同态度?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归纳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的原因,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
【简析】运用最新的生活热点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拉近课程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实例,并将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思考、分析并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体验不同主体对同一问题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有所不同,具有明显的主体差异性。这为接下来探讨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提供前提和基础。在探讨过程中,学生自主思考,其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当然,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教学片断三:理解影响因素,探讨解决方案,明确价值取向
根据视频中呈现的小区开民宿带来的问题,如环境卫生、安全保障、民宿经营不规范、居民生活受影响等问题,学生分小组研究解决方案。小组合作讨论后,分别展示小组探究的成果,分享解决方案。分享结束后,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归纳出评价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即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个人、集体与社会利益相统一。
【简析】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也是活动型课程设计中很重要的部分,希望学生能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解决重点知识,体验做选择的“纠结”过程。小区开民宿带来的问题很生活化,部分学生对这些问题还有亲身体验。因此,针对上述呈现的问题,许多小组都提出了合理且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在分享与归纳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两难情况”:取缔小区民宿还是不取缔小区民宿。这就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锻炼了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与公共参与能力。如此,这一教学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落實了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
然而,本教学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小组分享解决方案后,本来预设学生小组间进行互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小组间的互评没有开展起来。其次,预设由班长所在小组收集同学们的解决方案,形成最终方案并提交重庆市相关部门,然而由于基于前面环节超时,最终方案没有形成。
三、总体评价
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和打造活动型课程,该课教学总体上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用时政热点——改革开放40周年贯穿课程内容,用实际生活事例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根据设问开展探究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引导了学生从观念和行为上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社会公共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引导学生做新时代的合格公民。当然,本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深度不够,课程内容与素材的结合度较浅,也未能引人发问,缺乏课堂的灵魂。对此,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必须发挥课堂魅力,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毛莉,沈从举.培育公共参与素养“三部曲”: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1):143-144+109.
[2] 郭亚琴.议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7):9-11.
[3] 朱开群.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4):29-32.
[4] 陈旭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