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跟帖中的话语表达与情感宣泄

2017-05-17朝冉冉

新闻前哨 2017年4期
关键词:公共参与雾霾

朝冉冉

[摘要]雾霾是网络空间持续热议的公共议题,网络新闻跟帖是网民意见表达的重要形式。本文以雾霾新闻的网络跟帖为研究对象,探讨网络空间的公共性与政治参与。研究发现,雾霾新闻跟帖呈现为情感性抗争的话语表达,尽管这种话语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但为当前的社会舆论生态和网络民主实践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新闻跟帖 雾霾 公共参与 抗争政治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2015年度人文社科项目,“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与社会心理”(项目编号:15JK1758)

雾霾,作为现代风险社会的产物,与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它是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网络新闻跟帖作为网民交流信息、表达观点的意见聚合平台,在雾霾这一公共议题上,是如何具体地展开的?本文试从网络新闻跟帖的公共性、网络政治参与等角度切入,通过研究相关跟帖现象和语料文本,考察网络新闻跟帖的意见表达特征、分析跟帖背后的社会心理,从而探寻跟帖在当今舆论生态中的延伸和尺度、探寻跟帖现象之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意义与可能性。

一、新闻跟帖的公共性与网络政治参与

1.新闻跟帖的公共性。

“公共性”,是一个具有多重意涵的、不断发展的概念。汉娜·阿伦特在《人的境況》一书中赋予公共性“公开性”、“实在性”、“共同的”等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哈贝马斯则在“公共领域”范畴下,进一步论述:“本来意义上的公共性是一种民主原则,这倒不是因为有了公共性,每个人一般都能有平等的机会表达其个人倾向、愿望和信念,即意见:而是只有当这些个人意见通过公众批判而变成公众舆论时,公共性才能实现。”[1]

而网络新闻跟帖的公共性需要从三个角度切入考察:

首先,跟帖,作为一种网络表达介质、传播媒介,如何体现其公共性?在哈贝马斯看来,大众传媒公开性、开放性、互动性的特点赋予大众传媒天生的公共性。跟帖使人们超越私人领域、进入开阔的赛伯空间,网民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讨论和行动,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寻求共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从独立的原子个体转化为公众网络的组成节点。

其次,议题,作为跟帖的内容主题、核心关怀,怎样的议题才具有公共性?公共议题,应是一个社会组织普遍参与的、广泛触及公共利益的模块,在具体的现实语境中,既要求社会的聚焦、关注,又强调讨论、辩论的展开,最终指向如何建构、如何促进公共问题的实际解决。

最后,跟帖人,作为跟帖的参与者、构建者,什么样的跟帖人才是公共人?所谓公共人,应基于理性的思考判断、进行合理合法的讨论辩驳,批判性地参与公共活动,维护公共利益和价值取向,发出理性的公民之声,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

我国新闻跟帖的兴起已有十余年,诉诸跟帖来监督权力、表达利益、传播思想已成为网民的普遍行为。新闻跟帖从互联网的一隅逐渐扩大为一方舆论公地,为“公共性”在我国语境的实现提供了落地生长的土壤。

2.政治参与的网络平台。

政治参与是特定政治框架内普通公民和公民团体试图影响政府人事构成和政府政策制定的各种行为,“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2]而网络政治参与,顾名思义,自然就是借助互联网络表达利益、参与决策从而试图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

网络为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环境与条件:作为超越时空局限的第四媒介,作为去中心化的自由的“信息公社”,网络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模式,不仅开拓出更高效的政治参与路径、在公共事务的讨论中赋予公众更多的话语权,还从内在心理机制上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将被动的、间接的政治参与转变为主动的、直接的政治参与。只要不违反法律,任何网民都可以通过简单的鼠标点击、键盘敲打,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与其他网民平等交流,甚至可以直接与政府及时沟通。特别是在类似于食品安全、环境问题这样的公共议题上,议题影响着无数个体的切身利益、动员起广泛的社会力量,从而聚集大批公众主动了解新闻事件、积极参与跟帖讨论,形成意见表达的浪潮。

正如杜威所说,“我们并非既定世界的观察者和旁观者,而是真正创造这个世界的参与者。”政治是没有边界的、是与我们每个个体息息相关的,只有积极参与政治才能从恭顺的良民走向自由的公民。

二、雾霾跟帖的意见表达

1.雾霾新闻的媒体建构。

董微在《雾霾报道研究》中指出:“近年来,媒体在雾霾报道传播中的角色定位愈加明晰,成为雾霾状况的权威传播者、雾霾科学知识的普及者、环境舆论的引导者以及公众与政府沟通桥梁的建构者。”[3]不过雾霾议题的媒体建构带有一定的偏向色彩,公众缺位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方面,媒体从业者往往从自身立场出发建构“新闻框架”,对事实进行选择性呈现,从而传达或是强化某种意见。从中国的社会现实考虑,媒体对于官方权威的维护有其合理性,但这种避重就轻的报道偏向,使得公众容易产生抗争性心理。

另一方面,媒体在信源选择上过于依赖官方话语和权威机构,“环保部、北京市政府、中国气象局等成为雾霾信息的集中发布机构;而中科院、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以及专业科研机构都成为记者采访重点”[4]。这样一来,媒体发布的统计数据和观点意见呈现出专业、深刻、明确、可信度高、指导性强等优势,但同时也将民间的声音削弱,普通公民的意见表达也就不得不诉诸其他表达渠道,而网络发声恰恰因应了公众的需求。

2.网民跟帖的意见解读。

“网易新闻”是跟帖文化发育最为繁盛的门户网站,2016年入冬后雾霾频发,在网易跟帖专区,笔者选取三则12月被推至首页的雾霾新闻进行研究,分别观测它们24小时后的跟帖情况。在庞杂的跟帖之中,“热门跟帖”是被“顶帖”次数最多的一些帖子,能够反映出大多数网民的心声,因此,分别选取每则新闻的40条热门跟帖进行研究。

在进行跟帖的内容分析时,将网民的意见表达解构为意见倾向和表达方式两个层面,即网民通过网络跟帖“说了什么”和“怎么说的”。

首先,在划分网民的意见倾向时,基于斯图亚特·霍尔所提出的“编码/解码”理论——受众在解读媒体所传递的讯息时通常分为“接受式意义解读”、“对抗式意义解读”和“协商式意义解读”,类似地将网民面对雾霾新闻报道的态度分为接受现状、对抗权威和寻求协商。在跟帖的表达方式上,将对雾霾事件的陈述归为事实分析,将更具有逻辑性的原因推断、利弊权衡归为论辩说理,这两类属于理性表达,将非理性、甚至不文明的语言发泄归为谩骂宣泄,将情绪化、娱乐化的反讽恶搞归为嘲讽戏谑,这两类则属于情感表达。(见表1)

从统计结果来看,雾霾新闻跟帖呈现出对官方话语体系强烈的不信任、对立和抗争。例如《环保部承认中国空气污染严重 治理需用1.75万亿元》的最热跟帖,“你能预见的事都可以用钱来衡量”,充满了揶揄的味道,被顶25025次;紧随其后的是锋利的质询,“说好的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呢”,被顶21097次。

还有少部分人接受现状,表示无力改变、唯有继续忍受。网民对于空气严重污染的现状和相关部门的治霾政策是一种消极被动的、习以为常的、逆来顺受的“接受”,并不是真正认可或是满意。就像在《成都遇重污染天气 一天查处露天烧烤685处》的热评中,被赞数最多的是“大工厂难处理只能拿小摊贩开刀了”,这样的叹息暗含着人们对类似事件的司空见惯和无可奈何。尽管很多人并不否认“烧烤对雾霾的产生多少都有点关系”,认为“尽力改善是好的”,但同时指出“有关部门避重就轻,明知道主要污染源不是这个,只打擦边球应付公事。”

这些热门跟帖之中无寻求协商的声音。众声喧哗中,跟帖人大多仅仅是表达出自我的态度,却没有进一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困境的方案,或者是,鲜有的协商和沟通由于接受度、传播力等局限性被湮没在互联网的角落。“问题是什么”已经被暴露在阳光之下,“如何去解决”仍是阴影之中无尽的沉默。邹军指出,协商离不开一个功能良好且具备批判精神的公共领域,因此网络协商的实现也取决于“互联网作为公共領域的实现程度”,而“理想的网络协商还有赖于法律保障、制度建设、公共精神的培养以及知识普及等方面的配套实施。”[8]在当下的中国,协商所必备的语境仍待建设。

在表达方式上,嘲讽戏谑和谩骂宣泄这类情感诉求的帖子蔚然成风,尤其是嘲讽戏谑最为普遍、也最受欢迎。在《河北遇雾、霾双重红色预警 省气象局:再忍一忍》的讨论中,讽刺环保局等风来治霾、让民众一忍再忍的不作为,这种“娱论化”跟帖既有着对社会现实的讽喻、也不乏逗趣。谩骂宣泄虽然也存在,但在热门跟帖中并不多,可见大部分网民还是有一定的理性判断,更认同有理有据的抨击或是巧妙的旁敲侧击,而非语言暴力。

至于事实分析和论辩说理这类理性导向的帖子,就非常少了,在少见的较为客观的讨论中,讨论层次也浅尝辄止、不够深入,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盖楼”、更是逐渐“歪楼”,最终成为只有广度没有深度的泛泛之谈。比如一位网友原贴是“感觉霾里汽车尾气较多,应控制一下,另外应控制污染物排放标准”,引来了大批网友的责难“开着检验合格的车,烧着炼制合格的油,你居然说尾气导致雾霾,难道是司机们油门踩得有问题?”、“到现在弄不明白雾霾哪来的”,然后大家开始反讽“肯定不是工业污染造成的,因为我们绝对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调侃“我猜黑龙江人民或是河北烧秸秆农民干的”,跟帖大楼成为写段子、抖机灵的舞台,大家尽情宣泄情绪、表达自我,却鲜有人指出问题的根本所在。

三、情感性抗争的话语表达

1.情感表达中的公共诉求。

杨国斌强调,“情感不仅仅是生理的和心理的,更不是非理性的,而是因社会文化而异。”[9]在分析网络互动中的情感因素时,他指出“情绪化的表达”实质是“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道德和价值观的冲突”。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经济改革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环境污染、贪污腐败、贫富分化、市场混乱等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在显性的社会波动之下,传统的价值体系也同时受到了撼动,道德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利益关系的冲突更是把社会推向道德失序状态,生活的伦理秩序失去了一致性,社会公共性问题愈发严重。

雾霾事件只是社会发展问题中的冰山一角,社会转型过程中频发的公共危机早已将公众的心理折磨得十分脆弱,然而现实生活中行政壁垒重重、发声渠道受限,于是公众只好转向网络这一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民间舆论场,诉说不平、呼唤正义,希望能够形成舆论浪潮、监督权力运作、倒逼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因此,网民的情感表达的内在动力其实是强烈的公共诉求。

那么情感表达在网络跟帖中又是如何推动了公共话语的展开呢?其实,冰冷严谨的理性论述在联结公众时稍显无力,情感表达却能赋予话语文本以动员性、互动性、聚合性:公共事件给网民带来的心理道德冲击,激发出他们捍卫公正的共同情感,动员他们奋起抗争,于是他们积极发帖、亮明态度、表达心声;网民对公共议题的情感抒发往往富有渲染性、交互性,他们直截了当、言论大胆、针砭时弊、嬉笑怒骂,情感的碰撞更易触发互动的渴望,而网民的多重共鸣和回响也推动了事件的进一步发酵和扩散;随着越来越多网民加入讨论,跟帖中的情感被不断强化和放大,个体的情感逻辑转化为共同的心理经验,情感纽带将数量庞大的网络公众联合起来、为社会公平正义聚力发声。大卫·赖夫曾提出,“良好的慎议话语应将理性论证与叙事、个人体验、情绪表达、移情倾听结合在一起”,这样看来,跟帖中的情绪因子同样是公共话语有效表达的必要元素,情感与理性并重,才是理想的公共话语。

2.抗争权威式的政治参与。

在本文所选的几则新闻中,不论官方发布什么信息,网民对新闻内容都表达出强烈的质疑和不相信,他们反复质问政府“说好的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死追源头和制度的问题,这就是典型的“对抗式解码”——哪怕受众完全明白话语的真正含义,他们也偏要用一种与之完全相反的方式进行解码。

抗争性话语以碎片化情绪表达为主。在雾霾新闻跟帖中同样得到了印证:当环保局让民众面对雾霾忍一忍、等风来,网友回应“是可忍孰不可忍”,短短一句,直言怨愤;当环保部承认中国空气污染严重、宣布治理需用1.75万亿元,网友调侃“终于承认了”、质疑“如何算的”,寥寥数字,一针见血。

抗争性话语产生有其独特的社会语境。一方面,我们身处后现代主义社会中,“解构主义的诉求使得整个社会逐渐趋于碎片化”,人的个性化价值被不断强调、升高,官方的一元权威被不断消解、削弱。另一方面,在中国的网络空间中,民粹主义发展到一种极端的地步,这种发展“不仅没有带来公众的真正解放,反倒引发了个人与政府的更多矛盾”,甚至“诱导着大多数中国网民完全丧失理性、盲目谴责政府。”[10]雾霾新闻跟帖中抗争性话语主要源自公众对雾霾危害的切身感受与官方话语的矛盾所导致。

抗争性话语,作为民间声音向官方话语的挑战,反映出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的对立,那么这二者之间的分裂要怎样弥合呢?现阶段的跟帖,仅仅满足了网民意见表达的基本需求,却没能形成协商对话的有效机制,网民在台前热热闹闹、自说自话,官方体系在幕后冷眼把关、调控舆情。只有这两方力量共同在场、同台对唱,真正的对话才可能实现,那么,一个同时能承载官方意见、又能反映网民心声的平台就成了沟通的关键。显然,主流媒体正是这样的中介平台,那么它该如何去纾解民间与官方的对抗呢?主流媒体要搭建民主的沟通机制、促进良性的舆论互动,既需要用更权威更可靠的信源提高官方话语的公信力,还应当以更开放更贴近的姿态将民间话语纳入体系之内,从而使对抗走向对话的可能。

四、反思

本文发现雾霾跟帖表现为情感性抗争的话语表达,在这种特殊的话语模式中,跟帖人通过情感表达来满足公共诉求,又以抗争权威的方式进行网络政治参与,一定程度上,网络新闻跟帖可以说是网络民主实践的电子公地。

尽管这一新生的场域内存在着斑驳陆离的景观,但其显在的公共性价值是不能忽视的。跟帖,依附于网络技术而存在、发展,以其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递范围的广泛性、信息发布的公开性、民意表达的自由性等优势,为普通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一个绿色平台,聚焦公共议题、诉诸共同福祉,成为网络舆情的放大镜、公民意见的传声筒。

而跟帖的局限性,同样也显而易见。在这个沸沸扬扬的论坛中,理性的声音是微弱的、边缘的、易被忽略的,标新立异的观点满天飞、低质量的口水战频繁爆发,真正的论辩却是罕见的,公共说理成了网络的非主流表达,情绪化的渲染和非理性的感染反倒成了一种诡异的主流。在网络时代,理性精神召唤尤为重要,真正的公共人更应以“怀疑的精神、实证的精神、比较的眼光”参与公共事务,用严肃的理性讨论对抗庸俗的口舌之争;发挥主体的力量,通过自我的创造和表达激发他人的自我呈现,唤起社会的公共理性,让“理性为世界去魅”。

注释: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2]俞可平:《公民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学习时报》2007-01-05(6)

[3]董微:《雾霾报道研究》,吉林大学2014年学位论文

[4]贾广惠:《中国雾霾议题传播的公共性辨析》,《新闻学论集》(第30辑),2014年版,第8页

[5]《环保部承认中国空气污染严重治理需用1.75万亿元》[EB/OL].(2016-12-07)[2017-02-15]http://news.163.com/16/1207/00/C7L4HE1S

000187V8.html

[6]《成都遇重污染天气一天查处露天烧烤685处》[EB/OL].(2016-12-05)[2017-02-15]http://news.163.com/photoview/00AP0001/2217165.html#p

=C7GM40L300AP0001

[7]《河北遇雾、霾双重红色预警省气象局:再忍一忍》[EB/OL].(2016-12-04)[2017-02-15]http://news.163.com/16/1204/19/C7FC952T000187VE.html

[8]鄒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复旦大学2008年学位论文

[9]杨国斌:《悲情与戏谑:网络事件中的情感动员》,《传播与社会研究》2009年第9期,第39-66页

[10]贺敬杰:《网络表达与公共讨论:基于“林松龄事件”中论坛回帖文本的情感分析(英文)》,《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9期,第109-132页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参与雾霾
可以消除雾霾的新型无人机
“模拟政协”: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
中国民粹主义三个动向
从雾霾中突围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
雾霾下的清晰
工程咨询在防治雾霾中要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