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心理衔接的探究
2019-11-20陈达春
【摘 要】本文分析初高中物理衔接学习心理表现,以及引起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因素,提出调节初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心理的策略,巧用物理实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强化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以帮助学生解决初高中物理学习阶段的心理衔接问题,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高中物理。
【关键词】初高中 物理 学习心理 衔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B-0154-0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看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物理知识及技能,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掌握正确的物理知识学习方法。由于初中物理知识和高中物理知识有一定的差异,加上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没有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感觉物理学习十分困难,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平稳地进行知识衔接。
一、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中学生心理表现
在初中高中物理学习衔接阶段,学生经常会产生畏难心理和挫败心理,这会对学生的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造成极大的障碍。(1)畏难心理。其主要表现在初中物理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学生身上。这些学生由于物理基础比较差,本身对物理学习存在一定畏惧心理,而进入高中后物理知识变得更加复杂与抽象,这就会让这部分学生感觉物理知识变得更难,对物理学习的畏惧心理也越发明显。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学生很容易消极面对物理学科,这必然会影響到其后续的物理知识学习。(2)挫败心理。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初中物理学习相对比较好的学生身上。与初中物理相比较,高中物理知识不管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有极大的提升,这也造成了部分初中物理成绩还不错的学生在课堂上难以跟上教师的步伐,物理成绩逐步下滑,从而觉得高中物理内容隐晦难懂,产生挫折、挫败心理。对于产生挫败心理的学生来说,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关注,引导其进行调整,就会使学生丧失物理学习的信心,进而影响到其学习效果。
二、引起学生不良物理学习心理的因素分析
(一)高中物理难度提升
从知识层面看,高中物理的难度要明显超过初中物理,而这也是引起学生出现畏难心理、挫败心理的一大原因。初中生在刚刚接触物理知识时,教材中对知识的设计比较贴切学生现实生活,在教学上偏向于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以力学知识为例,在初中阶段,学生只需要简单地了解相应力学模型,掌握力学的基本现象及性质就可以,并不会涉及更高层次的力学合成、分解等计算问题。但是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力学知识时,不仅要对多个力的合成进行分析,而且需要对力的方向、大小进行分析,还需要掌握相应力的计算方法,力学知识变得十分复杂。面对这些复杂的知识,学生一时间难以接受,就会产生不良心理。
(二)高中物理学习要求变高
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关键阶段,初中生在刚接触物理知识时,只需要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并初步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本质,就达到了相应的物理学习要求。当然初中物理中虽然也有一定的计算及定量分析,但是内容及深度却比较浅,同时模型也是经过了简化。以电学为例,初中生学到的都是最简单的电路知识,在进行电压、电阻等计算时,只需要按照简化的模型进行即可。而高中物理则不同,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初中物理知识的基础,加上高中生本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发展,所以涉及的物理知识都比较深奥,学生不仅需要构建相应的物理模型,而且还需要精准地进行物理计算。依然以电学知识为例,其不仅会涉及各种电学概念及定律,还涉及复杂的电路设计、计算,这就会导致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学习物理知识感觉十分吃力。
三、调节初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心理的策略
(一)巧用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采取实验教学的方法,将抽象的物理过程及物理现象展现到学生面前,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进行真实的实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及物理学习方法。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摩擦力”的相关知识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师在课前准备两块长度相同的木板,其中一个表面光滑,另一个表面则比较粗糙,并用纸盒制作一个小车。在课堂上,教师按照相同角度,将两个木板斜靠在墙上,让小车从木板顶端自由滑下,让学生分别记录小车在不同木板上滑下的时间及速度。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自主分析、思考为什么小车在两个木板上的下滑时间及速度不同。学生在初中阶段也简单地接触一些摩擦力的知识,因此会很轻松地回答出是摩擦力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学习摩擦力内容,这样就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在初中阶段虽然学习到的物理知识都比较浅显,但是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就对实验有很高的兴趣,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带给学生一种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时的感触,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主动地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这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及学习需求,充分把握初高中物理教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与初中物理知识相比较,高中物理的学习更加看重学生自身的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物理概念、物理公式,而且还应该灵活地利用这些物理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物理问题。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了让学生更加自然地从初中学习过渡到高中学习上,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习新方法。同时,高中物理教师还需要结合课堂教学,为学生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讨论、探究。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良好衔接。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内容时,为了消除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教师在进入课堂后,可以结合教材,为学生提供打点计时器等器材,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小组合作对重物自由下落时的运动规律进行探索。对学生来说,因为没有学习过这节课知识,所以自主探究本身有一定难度。但是实验方法却相对比较简单,学生之前已经学过,因此也可以顺利地进行探究。这就为实验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接着教师让学生观察硬币和纸片从高空下落的快慢,并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质量是不是影响其下落快慢的关键因素,逐步将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运动条件等知识引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知识。也就是说,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实验的方法等学习方法,以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三)强化学生思维能力训练
高中物理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中,高中物理教师还需要对高中学生进行相应的思维能力训练。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从以往初中学习中顺利过渡到高中物理学习中,能够对物理现象进行准确分析及判断,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物理课堂上,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抓住物理知识的内在规律,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概括、分析,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物理规律。同时经过思维能力训练,让学生学会从现实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方法。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力的合成”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了“等效替代思想”,因此,教师以此入手,讓学生思考初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利用已经具备的知识理解新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思考是否可以用一个力来等效替代多个力的作用?然后用多媒体演示两根细线和一根细线分别悬挂钩码的对比实验,让学生总结出可以用一个力等效替代两个力的方法,进而指引学生深入体会合力与分力的定义基础是作用效果相同,以此加深学生对力的合成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抽象出“合力”这一物理模型。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学生在刚进入高中后学习物理的特点及困难,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做好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教师要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让学生多探究物理规律,并在探究中学会物理知识。以此全面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 宁.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湖南中学物理,2017(1)
[2]赵 颖.浅谈如何衔接初中、高中物理教学的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
[3]周宏建.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再思考[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12)
[4]李德密.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中的心理分析与调节方法[J].考试周刊,2018(13)
[5]赵永才.初高中物理学段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6(5)
[6]杨 霖.初高中学生学习差异化的有效衔接研究[J].文学教育,2018(6)
[7]谈马平.浅谈新课改下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教学策略[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6(1)
[8]张成海.正视初高中物理的“台阶”优化高一物理教学[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2X)
【作者简介】陈达春(1968— ),男,壮族,来宾市象州县,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核心素养有关的教学研究及薄弱学校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实践研究。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