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学习现状及思考

2019-11-20赵宏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

赵宏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学习现状進行分析,发现存在学生入学时文化基础普遍偏低,不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文化课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教师不受关注、处境尴尬等问题,提出要提高认识,转变轻视文化课程学习的观念,注重教学的实用和应用以提高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搭建发展平台以提升文化课教师的地位和信心,最终提高文化课学习的吸引力,更好地发挥文化课在中职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 文化基础课 学习现状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B-0008-02

课程教学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分为专业技术课程和文化知识课程两大类。对于这两类课程的关系,徐国庆博士认为,当“作为社会存在的劳动者”来审视普通文化知识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地位时,技术知识与普通文化知识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地位是并列的,而不是依附的。也就是说,不能从纵向的“基础”的角度来理解职业学校普通文化课程的重要性,而应从横向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否则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会有掩盖甚至否定实践的重要意义的危险。

职业学校的教学承担着实施文化基础教育和培养职业能力的任务,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是职业学校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可是,纵观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学,现状又是如何呢?需要引起我们进行哪些思考呢?

一、中职文化基础课学习的现状

(一)中职生入学时文化基础普遍偏低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在升学考试中失利,不得已而选择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的学习起点参差不齐,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学生初中基础不过关,有的甚至连小学文化都没过关。加之这些学生还比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也不够明确,因此,进入中职以后,对文化课的学习更没有兴趣。学生在中职的学习过程中,很难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和技术联系起来,有效地转化成技能技巧,影响了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素质、智力素质、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

(二)中职生不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

中职学校的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还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片面理解技能的培养,重视实践操作,忽视理论知识学习,一味地追求实用性,把书本上的知识看成“无用”的学习内容。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来读中职学校就是为了学一门技术,所以对专业技术学习比较有兴趣,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则提不起兴趣,觉得可有可无。由于这种对课程的片面理解,也导致了中职学生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得不到更好的提升和培养。

(三)文化课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教师不受关注处境尴尬

首先,中职的文化课教师,面对学生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对文化课学习不重视、无兴趣、不听课的现状,教学难免会处于尴尬的境地。其次,在中职学校更关注专业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文化课程的教学受关注度不高,缺乏教研的环境和氛围,导致文化课教学内容偏陈旧,形式单一,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影响了学生的吸收和接受。最后,文化课教师的地位不高,不受重视,缺少发展机会和展示平台,影响了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缺乏得到认可的成功喜悦,也导致了教师教学热情不够,教学积极性不高。

二、对中职文化基础课学习的思考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生产应用型人才。在教育中只有实现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文化课为专业服务的目的,使学生的技能提高和人文素养提升相得益彰。

(一)提高认识,转变轻视文化课程学习的观念

中职学校要转变长期存在的“重技术、轻文化”的认识误区,加强文化课程学习。其实,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而言,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是要建立在一定文化基础之上的,文化课在中职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文化课程学习——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文化课具有专业课无法取代的作用,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的素质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而人文素质是人格形成的灵魂。卢梭认为:“教育是把人塑造成为能在社会中承担社会责任,又有自己的个性的合格的社会公民。”卢梭的观点是对“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最好诠释。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年龄,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因学习受挫的影响,变成了被学校教师忽视的一个群体,往往比普通高中学生有更多的失落感和行为认知上的偏差,比如,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情感上自暴自弃,行为上逃避失败等。中职教育除了使学生具有专业能力以外,更应该通过文化课程的学习和渗透,用“多元智力观”帮助学生明白“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类人才”,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通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学生今后漫长的幸福人生做好铺垫。

2.文化课程学习—— 提高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力。2015 年,我国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并将其作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成为了职业发展的风向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分工也会不断由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中职学生仅仅掌握一项专业技能必然会使自己的职业知识过窄,使职业能力发展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因此基础文化知识,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接受终身教育学习的基础知识储备,是学生将来就业、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只有全面发展,拓展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就业市场,也才有创业、创新的基础和条件。

(二)注重实用和应用,提高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1.克服学科体系和应试化的教学内容。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对基础文化课作了准确的界定,他说文化基础课是“职业学校中基础文化的统称。各个学校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的需要分别设置,旨在使学生具备基本文化素养,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后续课程以及将来深造打下必要的基础”。

基于以上的观点,在学校、教育系统方面,需要改革中職文化课教材。中职文化课程的学习不同于以升学为主导的基础教育中的文化课程学习,要注意克服学科体系和应试化的教学内容,降低理论难度,增强实用性,关注文化课程的基本素质和学生关键能力目标相对应。

在教师方面,重视教师在课程实施(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正如我国学者吴康宁指出的“无论是从教师的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来看,还是从教师的知识水平抑或个性差异来看,教师都不可能‘忠实地传递作为法定知识的课程内容,而是或多或少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与加工”。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中职文化课程变革,鼓励教师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情况进行更多的教学方法创新和个性化教学;鼓励教师克服学科体系和应试化的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实用和应用,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2.注重教学的实用和应用,关注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中职的文化课教学要根据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和培养目标,设置更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的实用和应用,充分发挥文化课春风化雨、人文关怀的功能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其实,学习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它几乎是一个人后天习得而成,教师要多研究学生,多研究教学,积极主动投入到课程的变革中,帮助学生培养对文化课程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中职学生的信心不足、缺少安全感的心理特点,用文化课包容性、博爱性感染学生,调节枯燥乏味的学生生活;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今后所从事专业的兴趣和热爱。例如,某位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教师,在自己教授的烹饪班的语文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加入了一些有关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方面的优美文章供学生欣赏和学习,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了学生对自己专业认知的高度,激发了学生对烹饪的研究和创新创业的激情。

(三)搭建发展平台,提升文化课教师的地位和信心

教育部门要把文化课教师的专业成长纳入职校的发展规划中,在培训、学习、评定等方面对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都要一碗水端平,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平台、提供更多培养的公共渠道,以提升文化课教师的地位和信心。

1.拓展渠道,给文化课教师更多学习的机会。职业学校要从提高培养意识、加大培养力度、拓展培养渠道等方面,寻找文化课教师的专业发展对策,通过各种各样的比赛、交流、培训,给文化课教师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目前,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针对中职教师每年都会开展科研能力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班主任工作艺术培训等,但是针对文化课程的教学培训却是少之又少,难觅踪迹。学校和政府教育部门要同样把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师的再教育纳入培训轨道,通过拓展培养渠道,让文化课教师坚持学习研究,对教学实践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个人教育魅力,主动实现教学创新,努力增强课堂的实践性和生动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

2.以赛促教,给文化课教师更多展示的平台。针对中职文化课教学关注度低、中职学校的文化课教师缺少学习和成长的平台的问题,可以通过举办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采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方式,给文化课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首先,以赛促教,可以缓解“工学”矛盾;以赛促教,可以有效增加文化课教师的受训面积;以赛促教,更能有效提升文化课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规范文化课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基本规则、完善比赛机制和组织形式、合理设计比赛内容等,将理想的文化课教学理念成功地传递给教师,以便更好地引导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师深入理解中职文化课教学的理念,参与课程教学研究,并在实际中加以落实。其次,通过赛后的示范展示课教学,拓展比赛成果和示范效应,磨炼文化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引导其在教学实践中培养优秀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活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总之,只有通过以上措施,才能改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学习不受重视、效率不高的现状,逐步缩小专业课教师与文化课教师的地位差异、收入差异以及文化课教师的心理挫败感、职业倦怠感,最终全面提高文化课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文化基础课的吸引力,更好地发挥文化课在中职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技能比赛的实践与研究”(GXZZJG2016A13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 宏(1967— ),女,研究员,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师。

(责编卢建龙)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
利用网店实施中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新策略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慕课在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