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问”激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为例

2019-11-19周红梅

江苏教育 2019年75期
关键词:成长型创设笔者

周红梅

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认为人的思维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另一种就是“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成长型思维模式强调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不断得到成长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那些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智商和能力,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未知的,困难和失败只是帮助自己进步的挑战,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这与现代课堂教学以实现学生想学、会学和坚持学等良好学习心理品质为目标不谋而合。笔者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有效促进成长型思维发展的“四问”策略,即“想问”“敢问”“会问”和“追问”。

一、创设趣味教学情境让学生“想问”

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注重通过创设趣味情境来激发学生产生提问意识和想钻研、想探索的欲望。

以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下同)八上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遵守规则”为例,教学时为了引出本节课要探讨的主要问题“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笔者创设教学情境,播放现实生活中因违反规则引发严重后果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视频,激发学生思考并提问:重庆公交坠江谁之过?师生共同探究发现无论乘客刘某,还是司机冉某,乃至其他乘客都有错!而错的主要原因就是漠视了规则。由于一车人漠视了规则,造成了事故的发生。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呢?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引起学生热情的参与意识和强烈的好奇心,唤起学生探索求真的求知欲。

教师可以通过文本资料、图片、音频视频、舞台剧等形式来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时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情境创设要服务于教学,能体现并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或难点;二是情境创设最好来源于生活,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故事;三是情境创设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二、建立和谐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

“想问”也要“敢问”。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想、敢问。

笔者以八上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为例,在学生掌握了“刑法”“犯罪”和“刑罚”的关系后,在“自我防范,警钟长鸣”这一环节,笔者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相关内容后播放了一段视频,播放前提醒学生思考:播放视频的意义何在?与自学内容有何关系?然后让学生根据视频和自学内容提出问题并通过自由讨论解决自己所提问题。在这期间教师并没有过多地干涉学生,也没有专制地给出固定答案,而是放手让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在讨论中得出结论,教师只是在学生启而未发的时候适时点拨一下。

在教学中,教师在把准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地“学”、大胆地“想”、勇敢地“问”、摸索着“做”。

三、构建清晰教学网线让学生“会问”

“想问”还要“会问”。学生具备了想问和敢问的勇气,但如果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书本知识把握不住,就难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将繁杂的知识精简化、条理化。

以八下第三单元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二框“根本政治制度”为例,学生经过预习,对内容有了最基本的认识,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本内容,教师出示图1,借助这张图帮助学生把知识点条理化。

图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通过此图的设计与诠释,各种关系一目了然,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实质不言而喻。这样既巩固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也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体系进行了查漏补缺甚至飞跃升华,较好地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形成思辨教学氛围让学生“追问”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从“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过程,学习的终点不是“没问题”而是产生新的、更高质量的“新问题”。学生的“追问”不仅是对课本知识的延伸,也是对自身德行的问责,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

以八上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做负责的人”为例,教学时笔者首先通过呈现江苏省美德少年匡婧楠的事迹,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导学生走近身边的少年道德榜样,感悟责任;然后设计“两难情境”问题:匡婧楠的事例感染了王同学,她希望能和匡同学一样,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但她又纠结了:志愿者活动较多,也需要付出很多,这会不会耽误学习?教师以此引导学生思辨选择,学会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合理选择。最后通过评选“班级责任之星”活动,让学生通过寻找身边的榜样,激起情感共鸣。在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后,笔者再让学生填写“责任卡”:

?

填写责任卡就是给学生创造思辨的氛围,引导学生通过此方式进行自我反思,不断“追问”自己是个负责任的人吗?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承担不同角色时有没有负起相应的责任,从而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美国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认为:思维模式不是天生的,而是一个人在现实经验中逐步选择的结果。正是那些生活在我们周围、从童年开始对我们的行为进行评论、作出反应的重要“他人”——家长、教师、领导等,造就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因此,身为人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促进他们成长型思维发展的空间,让我们通过“四问”教学策略为学生插上充满胆识、自信、能量的翅膀。

猜你喜欢

成长型创设笔者
用“成长型思维”,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成长型思维模式如何在校园落地生根
老师,别走……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基于脑科学的成长型思维与学生学业成就提升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用成长型思维助力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