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理解现实的人 怎样解放现实的人
——新中国70年历程总结及其启示

2019-11-19秦子忠

新东方 2019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现实理论

秦子忠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周年。学术界以此为契机,从不同理论视角来梳理、总结新中国70年历程,以期鉴往知来。在本文中,笔者以唯物史观为视角考察新中国这段历程,以及展示这个考察给中国未来发展带来的启示。具体而言,首先表明社会主义需要道德辩护,而这个辩护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其次考察关于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的研究文献,并据此提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应研究的时代课题;再次,以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视角来透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程,并阐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根源于它推动的制度性变革解放了现实的人。

一、社会主义需要道德辩护

唯物史观是什么?对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派而言,这不构成一个问题。但是从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而言,它可能是一个问题。这里并不是要贬低学院派的研究,而是为了强调仅仅局限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所获得的关于唯物史观的正确把握本身是不够的。真正的唯物史观,还包括运用唯物史观对当前的现实社会结构和生活其中的现实的人进行研究。在这个意义上,笔者所理解的唯物史观,就其基本内涵而言,有两点值得我们加以发展和运用:一个是人的解放理论,另一个是社会矛盾理论。

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中国正处在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它的社会结构尚处在转型升级之中。因此,如何总结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的实践经验,并据此为其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是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所聚焦的热点话题。沃勒斯坦①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阿瑞吉②乔万尼·阿瑞吉.亚当·斯密在北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阿明③萨米尔·阿明.世界一体化的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等国外学者从全球视角总结中国发展经验或模式,而俞可平④俞可平,等.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郑永年⑤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韩庆祥⑥韩庆祥.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等国内学者则侧重从国际比较视角来阐述中国道路的内涵。国内外学者的视角乃至对中国模式或道路的具体界定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他们都在试图揭示中国取得巨大成就背后的规律性内涵,以及展示这个内涵对世界发展的贡献或意义⑦吴苑华.世界体系视野中的中国道路——以沃勒斯坦、阿瑞吉、弗兰克和阿明为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8-9.。然而,就为社会主义辩护而言,即便全面认知中国道路的规律性内涵也是不够的。原因至少有二:一是当前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依然存在激烈竞争(而非社会主义已经完全压倒了资本主义)以及资源承载力不足等条件限制,因此社会主义的合意性(desirability)不再是无需辩护的。二是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它现在正遭遇社会贫富差距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失衡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那么生活其中的人就不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由此势必削弱人们对中国总体发展成就上已积累的合意性。总言之,如果社会主义是值得追求的,那么它必需在道德上被证明是一种更好解放人的理念或制度安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G.A.科恩等人自觉地为社会主义进行辩护,或更准确地说拯救社会主义的正义和平等价值⑧G.A.柯亨.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M].李朝晖,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⑨Cohen,G.A.,Rescuing justice and equalit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⑩段忠桥.为社会主义平等主义辩护——G.A.科恩的政治哲学追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为社会主义进行道德上的辩护显然涉及到关于人性的说明以及关于社会主义的说明。问题是我们如何理解人,以及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是否能够更好地解放人?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领域的一个核心命题。围绕着这个命题,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已经产生了不少研究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和制度理论的相关文献。但是综合考察这些文献,我们会发现它们或聚焦于主体理论,或聚焦于制度理论,缺乏从整体性上聚焦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与制度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种整体性研究的缺失所导致的一个后果是缺乏从道德上为社会主义进行辩护,从而在分配正义问题上“集体失语”⑪段忠桥.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为什么是不正义的——基于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的相关论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1).,即便做了这样的道德辩护,这个辩护也因缺乏体系性而说服力不够。

二、人性视角与时代课题

大致而言,我们可以将关于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或“现实的人”⑫“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人”在概念上有些差异,但对于这里的论题,这些差异要么无关宏旨,要么在正文中得到相应的处理,所以在本文中,笔者将不加区分地使用它们中的某一个。的研究文献区分为三类视角。这三类视角关联在一起,因此多数文献实际上都同时涉及两种以上视角。基于主题原因,以下笔者将着重结合中国学者相关研究成果来阐述这三类视角。

(一)位置: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受动性之间

第一类视角聚焦的问题可归结为:在主体理论思想史上,现实的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它们比较、梳理了马克思与德国古典人学理论的异同。例如侯惠勤认为,康德的人学将人的主体性能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即赋予人驾驭自然的立法能力;不过这个高度因为超越了现实的人,因而看起来像是脱离了肉体存在的自由意志或精神;与此相对,黑格尔的人学发现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并且阐明在这个客观历史进程中,人的精神只不过是揭示该进程的客观规律的意识存在,人的能动性不会对这个进程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如果说康德确立了人的主体能动性这一极点,那么黑格尔则确立人的客观受动性这一极点。这两个极点规划了人性伸展空间的边界。但这个边界不是人性自身,因而也不能当作现实的人的形象。换言之,现实的人,由于肉体这个条件,其主体能动性受制约于外在环境,因而不能像康德所刻画那样,是个能为自然立法的纯粹意志;又由于人具有主体能动性,其必然对外在环境有所作用和改造,因而不能像黑格尔所刻画那样,是个被动的反映器。侯惠勤如此写道:“‘现实的个人’是对以康德为代表的个人主义哲学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整体主义哲学、从而也是对传统哲学的超越。……由此观之,康德和黑格尔各执一端,并没有真正揭示出历史的真谛,仅此而言,真正在历史观上完成了革命变革的,也当属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观的提出。马克思超越康德之处,就在于为个性自由和人的解放问题奠立了客观历史根据,而超越黑格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纯客观(脱离个人)的历史推进到对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研究。”①侯惠勤.马克思主义的个人观及其在理论上的创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2).这类研究很好地呈现了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在主体理论版图中的位置,但是对于“现实的人”从概念上讲是什么,所做的论述是不充分的。因为明确马克思人学与德国古典人学的区别本身,只是大致确定了它在主体理论版图中的方位;这不能等同于已经深入到对该方位的具体描述。由此我们转入对第二类研究工作的考察。

(二)内涵:多维存在物

第二类视角聚焦的问题是:现实的人是什么?它们着重梳理马克思文本中关于现实的个人的相关论述,以此来勘定马克思本人持有的现实的人的内涵。例如王晓红认为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与意识存在物的统一体,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体……”②王晓红.现实的人的发现——马克思对人性理论的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71.借助对文本的系统考察,周嘉昕认为马克思著作中的“人”实质上包含着三个维度,即感性的人类、关系的个人、与“物象”直接对应的人格,并且分别承担不同的理论功能③周嘉昕.马克思著作中的“人”[J].学术月刊,2015(10).。而王晓朝、刘伟在强调马克思对人的认识存在一个不断扬弃和提升的过程基础上,将之表述为三个有关联的范畴,即“对象性活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个人”④王晓朝,刘伟.从“对象性活动”到“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认识过程的文本学探析[J].河北学刊,2017(5).。李天慧、陈永盛则强调指出,马克思“把人看作是同时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现实的、有个性的个人,并从现实的个人的最大现实——处在阶级关系中——出发,昭示现实的个人要从“阶级的个人”回归到“有个性的个人”这一本真存在上来”①李天慧,陈永盛.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个现实域:现实的个人、现实的生产活动和现实的感性世界[J].学术界,2017(6).。

这类研究原本想获得一个客观准确的现实的人的内涵,但是正如我们所观察到的那样,众多研究得出的成果——关于现实的人是什么的界定——不是同质性的,或者说它们结论的差异性在某种意义上表明现实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多维的存在,任何试图将它朝着某个方面的刻画都是片面的。因此,对于现实的人是什么的研究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梳理马克思本人关于它说过了什么,还应当包括观察在后马克思时代生活的现实的人,以便获得具体环境中关于他们的形象。这意味着当社会历史的发展已经显现了新的复杂的社会结构时,马克思主义者的重点研究工作应当考察该结构中的人,以及该结构与生活于其中的人的交互影响。由此我们转入到对第三类研究的考察。

(三)意义:一种分析方法

第三类视角聚焦这样的问题:在具体环境中,如何使用现实的人作为理论分析工具?与前两种路径相比,这类研究具有相当的建构性或创造性。学者或是从现实的人的某个特性出发来解释某种社会现象,或是面对新的历史条件,需要对现实的人进行相应的研究,由此为处理新时期社会问题提供制度层面的理论建构。例如刘森林认为,我们长期以来主要是以劳动及其形成的社会关系来解释这个“现实的个人”中的“现实性”,而对其中蕴含着的其他含义,比如人的自然性和创造性都重视不够。因此,他力图向人们强调人的自然性、创造性也是这种现实性的重要内涵,并且表明这种强调“切实开辟一个容纳和不断壮大新的合理性系列的缝隙,切实开启一个新的变革方向,创造性地变革现存,使现存的体系向着合理性目标方向发生现实的变革和改进”②刘森林.何为“现实的个人”之现实性?[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4).。

这类研究显然需要吸收前两种路径的研究成果,但它的研究目的主要不仅仅是获得关于现实的人的全面把握,而是以现实的人为方法论去研究其他社会现象。第三种路径因为顺应了当前中国转型对建构性理论的需要而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使用③例如姚洋等人挖掘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中的具有现实性取向的人性理论,并据此推演其相应的政治结构。参见:姚洋、秦子忠《人性的差异性与儒家政治结构》,《开放时代》2017第6期。。本文的研究亦隶属于第三种视角④以上这三种路径的区分相近但不同于埃尔斯特的区分,因此作为一种参照,这里提及一下埃尔斯特的相关区分是必要的。在《理解马克思》中,埃尔斯特如此写道:“对人性的分析可以采取三种形式,它们都可以在马克思那里找到。首先,人们可以考察这些对所有人(除了白痴、精神病人或老人)来说都是共同的性质……其次,人们可以考察这些性质(它们可以通过人而得到发展,即便它们在任何一个现实社会中都没有被观察到)的范围。最后,人们可以考察这一范围内的哪些性质应该得到发展。”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60页。。

以现实的人为研究方法,首要的工作便是聚焦现实的人在不同社会结构中的现实状态。从历时性来看,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生活其中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会有所差异。例如就人类的现实状态而言,其在奴隶社会中的具体表现显然不同于在封建社会中的具体表现;甚至就个人的现实状态而言,如果其生命能完整覆盖某个社会的转型时期,那么其在转型前和转型后的两个现实状态也会有所差异(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经验可以视为一种说明事例)。从共时性来看,就世界范围内,生活在不同社会结构中的人们会呈现出整体性差异。由此,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工作重点应是考察当前人们的现实状态,并且据此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①在这一点上,巴迪欧的主体理论值得我们注意。巴迪欧在哲学层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为我们把握人性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元理论分析视角。关于巴迪欧的主体理论的一个较完整介绍,参见:蓝江《从主体理论1.0到主体理论3.0——巴迪欧的主体理论概述》,《国外理论动态》2016年第3期。,从而建构适合当前人们需要的具有合意性的社会主义社会。因为中国目前是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社会国家之一,而且其发展程度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好的,因此如何辩护它或为它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人性解放

事实上,马克思曾告诫说,他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方法论,因此需要结合具体条件来运用。遵循马克思的告诫,当代世界已经显示出不同于马克思当时所置身其中的世界,马克思主义者就不能再仅仅满足于研究马克思本人的文本,而是应当结合当下现实的人与既定社会结构,来为人们通往更美好社会提供相应的理论分析与建构。

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既定社会中的社会关系是有所不同的。例如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就不同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因此,如果当前既定社会中的社会关系不仅与之前时代的社会关系有所不同,而且与同时期不同既定社会中的社会关系有所不同,那么现实的人的人性特征就不可能是同质的和一成不变的。据此而言,现实的人的“人性不应被视作一个一经形成就永远不变的常量,而应当被视为一个随着其身处其中组织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②秦子忠.政府的性质[C]//新政治经济学评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99-100.换言之,现实的人总是内嵌于一定的社会结构或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其人性的伸展变化不仅与其先天领受的自然禀赋的差异相关,也与其置身其中的社会结构的性质相关。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将现实的人的人性表述为:其形式是受自然禀赋、社会结构的性质等因素影响的函数而非固定不变的常数,而其内容是由其身处其中的社会关系总和所界定的。

社会结构的变化,一般而言是通过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显示的。自1840年以来,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几次变迁。粗略而言,1840年到1919年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资产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1919年到1949年的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矛盾;1949年到2017年的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至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③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期,会因采用的区分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于此处主题相近但不等同的相关研究,参见:全林、周凯、陈留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及其供求关系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很显然,在这些由不同社会主要矛盾所界定的社会结构中,不仅现实的人的人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且它寻求解放自身的途径也是不一样的。

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将人们推至敌我矛盾之中。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在于,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敌我矛盾主要是在资产阶级主导的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斗争的敌对社会关系之中展开,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敌我矛盾主要是在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工农联盟与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敌对社会关系之中展开。在这个革命时期,人性的表现形式在理论上非常接近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所勾画的人性:永不停息地追求自我保全。这种追求起于人对死亡的恐惧,却终于人人都处于全面备战状态①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其不同在于,霍布斯所寻求的是让人类通过缔结契约方式走出自然状态中的人人为敌之困境,而当时中国人所寻求的是通过革命方式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性质,让人们能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九大召开前这段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总的来说都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这段时期,中国曾经对自身的社会主要矛盾有过误判,但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这个误判便得以纠正。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学者们通常把1978年前后作为改革开放前后的分界点。

在改革开放前30年时期,我们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消灭了导致人异化的制度基础——私有制,确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众所周知,现实的中国人并没有因此迎来了解放,我们在另一方面遭遇了人的生产积极性严重低迷的困境。也就是说,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并没有因为私有制的消灭而逐步提高,而是在脱离实际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影响广泛的事件中,遭到严重的削弱,以至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究其原因,这不能全部推给这期间的决策失误,或者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从理论上讲,我们对社会主义主体理论的研究不足,应当被视为原因之一。更准确地说,笔者以为这时期的决策失误只是表面原因,深层的原因是我们在学理上,对社会主义框架下的现实的人没有充分的理解。如我们所了解到那样,人类高度的精神文明、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并不是简单地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就能一下子实现,它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持续性研究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现实的人,尤其着重研究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以及它与社会结构的性质的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主持下的中国迎来了转机。这个转机,不是根源于对前30年的根本否定,而是对前30年的纠偏。因为不论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总路线的确定,还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务实思想,如“摸着石头过河”“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市场经济手段论”等,都是确保前30年奠定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为激活中国人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生产力所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手段。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思考的时代命题,在制度层面是人们所熟知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人性层面笔者以为是人们没有给予充分注意的“如何理解现实的人、怎样解放现实的人”。

从后续的几任国家领导人及其政府的工作重心来看,基本上沿着邓小平同志所确定的总路线继续往前走。因此,从主体理论上讲,他们的工作重点实质上就是继续激活中国人的生产积极性,并且逐步注重实现人的解放或人的幸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果可以归结于一点,就是要确保中国共产党的职责和工作重心必须代表并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则明确地提出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结束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他明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立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身就蕴含着如何理解现实的人和怎样解放现实的人的命题。

在改革开放以来40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其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①林毅夫.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与北大建校120年:反思与前瞻[J].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就此而言,中国的整体生产水平已经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所能准确概括,人们的生活需要也不再是“物质文化需要”所能涵括。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把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两个方面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历经40多年的高增长积累,中国的总体社会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尽管其发展格局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这个不平衡和不充分关联一起,并且主要表现为东中西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不同群体发展差距。另一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发展格局的不平衡不充分,人们的生活需要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个多元化发展趋势,不仅包括维持温饱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文化需要,还包括美好生活所必需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美丽等多层次需要。由此,如果说在党的十九大之前,中国人的解放问题自发地表现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那么在十九大之后,中国人的解放问题自觉地表现为保障和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共享。至于实践层面的解放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阐释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本身就已经指明了解放现实的人的基本方向,基于解放的具体路径应当是个多维度进行并且允许一定试错空间的探索过程。在其中,人们的多样化、多层次需要则是推动这个过程的主要动力,而党和政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则是推进这个过程良性发展的政治保障。

结 语

综上所述,以唯物史观的主体理论和社会矛盾理论为研究方法来总结新中国70年历程,其能够给中国发展提供以下两点启示。一是如何理解现实的人,怎样解放现实的人?这个问题应当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朝向更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因为它从哲学层面呼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时代声音。二是在不同历史阶段或在不同性质的社会结构中,现实的人会有不同的样态(由人性与制度关系来描述的)。因此,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的把握,需要马克思主义者走出书斋和文本,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它对现实的人的影响,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影响。据此而言,马克思主义者既需要培育社会主义精神风尚,又需要对因为历史原因而不得不允许私有制及其导致的异化现象进行长期的理论批判,甚至不排除进行适当的社会主义活动。

猜你喜欢

马克思现实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