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转换逻辑
——以新中国成立70年的视角分析

2019-11-19罗心欲

新东方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罗心欲

一、形态转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周期的双向互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多周期延绵不绝,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体。该过程以一“化”字而传神,即为转化,指事物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往对方的方向和地位转变,获得对方的特点、因素、形式和状态,如此一来,双方终非原初之身而是“改良”后的自己,构成一对细微奇妙的镜像关系。这个内在、抽象的逻辑动态直观反映在“转换”上,成为“转化”的外象和结果。顾名思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为解决中国问题,针对原生马克思主义内容的选择吸收、时效的对应结合、语言风格的匹配发掘,从而指导、影响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产生现实效应,并形成新的理论生长点,同时反过来又充实、影响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一)立基于中国现实需要,从“马克思主义”起点向“中国实际”方向转换

地域性转换。世间事物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双重属性,其中普遍性规定同类事物的共性和本性,而特殊性将普遍性转化为现实和可能。唯运用普遍性原理“度量”事物,才能把握其深刻本质、客观规律和运行方向;唯联系特殊性研究普遍性,才使普遍性存在变得“真实可亲”。虽然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其“原籍地”毕竟是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产生于英、法、德三国社会发展和工人运动革命实践,是从这些具体国家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而发掘的的伟大成果。故此,这些原理的具体应用,“在英、法、德、俄等国各异”①列宁全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61.。同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国情、民族实际相结合,转换成“中国版本”“本土方案”,才能真正发挥真理性力量,产生现实作用。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基本原理能“移植”于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未出现“橘南枳北”的结果,前提是与中国本土“土壤结构”“气候环境”相适应,契合了中国的基本国情、文化传统和社会实践。当然,这种适应不是自然而然的,是主动自觉地适应,也就是展开入乡随俗式的地域性转换。教条主义者、本本主义者之所以运用马克思主义最终走向破产,“放之中国而不准”,症结就在于漠视理论地域形态的直线思维,以及由此而来的理论指导简化处理。

时效性转换。马克思主义的特质在于,它是一个无理论死角、无时效终点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知识发展走向、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是真理性、革命性和时代开放性的有机统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0.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原生马克思主义产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它首先对那个时代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认识尤其深刻而直接,很好地总结了“此前的一切”,准确把握了“当时的状况”;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它科学预见并规划了“向前的步伐”,不断“活在当下”,随时代和实践发展“继往开来”。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践活动提供的科学指导是不间断、动态的,不是僵化不变的定型指导,也不是一时一地的具体指导和所谓的“模式指导”。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今天社会主义具体实践和当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天才构想”的情形大不一样。客观分析,他们在自由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时代条件下,对“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论析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科学合理性无可置疑,但对后来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解、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局部命运因无实践支撑而难以着墨,相关理论创造或者实践探索工作留待后人和继承者解决。他们当时针对某些具体情况专研的具体理论观点,只适用其时或之后一段时间,放到今天可能不全对,因为100多年后,国际国内环境、理论实践条件已“今非昔比”了。马克思主义只有置身于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中,转换成当代形式,才能切实生效。当代中国,这个最鲜活的形式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现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就是结合实际将其贯彻落实好。

实操性转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绝非倚赖物理连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之两端即可自然实现,这种做法幼稚而徒劳。事实上,两者间的结合,“只是一个原则,原则的运用还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③邓小平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8.。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判断和认识中国实际,只是逻辑前提,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走向实践,使主观见于客观。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是间接而细致的,中间要经过一系列创造性转化环节。首先是决策层、理论界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和需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寻找可资利用的原理依据和精神滋养,转换成半理论半实践形态即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形式。这一环节是将马克思主义改造成属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自己“批判的武器”,为推动“武器的批判”做准备。其次是决策层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部署到广大执行层,由执行者们层层传达到基层一线和普通民众,转换成大众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形式。然后,再根据大众实践成效作出相应调整,同时把这种经过实践检验的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以系统化、理论化形式固定下来。其间,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文本转换:一是推动理论语言向实践语言的转换。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旨趣不在于“解释世界”的理论预设,而在于现实指向、问题导向,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有路径和方式“改变世界”。二是推动世界语言向民族语言的转换。由于原生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欧,其用语习惯具有西欧特点,所以毛泽东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要“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作派”①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使之顺应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认知方式、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在这方面,毛泽东引用古语“实事求是”确立思想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善用古典名句、警句阐明马克思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言“意译”典范。三是推动官方语言向群众语言的转换。“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说到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要落到大众化上,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以通俗化语言和大众化风格阐述、传播、应用马克思主义,真正吸引、影响和掌握群众并形成强大的实践力量,回归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本真。

(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经验”成果向“马克思主义”方向转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影响作用;另一方面也强调科学总结、概括、提炼已成功解决中国问题的丰富实践经验,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建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新兴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成为全党公认的继马克思主义之后的中国式的指导思想,形成次生态、应用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这个双向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体两面”,彼此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的过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型”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的加以重复的教条。”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88.这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性,向人们提出了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任务要求。故此,毛泽东要求分清创造性、教条式两种马克思主义④毛泽东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其中,前者就是指扎根于中国土壤并中国化了的、次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实际对中国建设、改革、发展实践经验加以理论总结和提升,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突破性的成果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是调整型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些时过境迁的、不够准确的具体判断、观点或结论作出扬弃和修正,比如廓清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的非逻辑关联,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冲破姓“资”姓“社”的紧箍咒,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范畴,等等。二是拓展型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点题但未详细阐述、成功破题的内容作出科学阐发。比如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同志都提过、但都没有作出科学系统论述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和理论等。三是原创型突破。根据新的时代主题和任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讲出“老祖宗没讲过的话”,提出前人没有提出的新理念、新理论,如创造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四是匹配型突破。区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具有普适意义的内容以及需随时空变化而改变、具有相对适应性的部分内容,针对后者提出中国实践主张和方案予以转换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相对真理一般形式和中国具体形式的匹配。通过这些方式,推动理论创新及其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化”,这也佐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适应力、生命力和与时俱进品格。

二、历时转换: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态演进

新中国成立70年,伴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在不断摸索中曲折发展,既有令人喜悦的成功经验,又有发人深省的失败教训,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同质共振。在这70年中,由于时代条件、社会环境、历史任务不断变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蕴含了时代话语、实践精神的转换逻辑,形成系列创新成果,呈现前后相续的阶段性特征。

(一)时代话语:从“改造”到“革命+建设”,再到“改革”

根据原生马克思主义论述,共产主义历时“革命”与“建设”两个阶段。首先由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政权,打破不合理的旧世界秩序和旧利益格局,改变政治和社会制度,消灭“整个旧社会生存的条件”,而自己则跻身“统治阶级”阵营。这是解剖式的“革命”主题。然后,自决命运的无产阶级集聚“环境和人”的全新要素,创造新世界、新社会,最终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以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正向度的“建设”主题。前者是后者的逻辑前提和历史基础,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必然和发展方向。与之相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不同逻辑的时代话语,一个是强调矛盾对立关系的斗争逻辑,一个是强化矛盾统一关系的发展逻辑。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经历了四次大的话语转换。一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改造的转换,主要内容是马不停蹄除旧布新,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时期的总基调是以建设为直接目的的“后革命”。作为这一时期的主导者,毛泽东同志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以独创新中国政权巩固和社会主义改造为课题的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结合”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继续发展。二是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换。随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顺势将“以苏为师”转向“以苏为鉴”,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结合”的命题,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遗憾的是,这一转换微弱而短暂。三是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的转换。这是一个相当特殊而畸形的阶段,犯下“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错误,人们陷入“革命幻象”,用革命思维搞建设,致使“第二次结合”的思想萌芽“胎死腹中”。四是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①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历史迷雾中再次觉醒、从失败挫折中再次奋起,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一时期的时代话语是“改革”,是以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目的的“二次革命”。比较而言,这一时期的时代话语相对成熟、稳定和长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步入正轨、渐入佳境的历史呈现。

(二)实践精神: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华民族历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几大阶段。这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重大胜利,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里程碑的历史概括,同时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必然结果,意味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社会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新中国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下历史帷幕,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为确保“站起来”更可持续、更有底气,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失时机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推动“建国”向“建制”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中国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民富国强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如果说“站起来”属生产关系的实践范畴,那么“富起来”就是生产力的实践精神标识。在中华民族“站起来”之后,中国共产党又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但由于僵化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导致出现“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长时间居于低水平状态。为真正让中华民族“富起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痛定思痛,重新恢复并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将党和人民的事业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邓小平本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准确定义社会主义,强调“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4.,将“人民共富”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和标准,为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转变提供了立论基础。经过改革开放实践,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令世人为之瞩目,让国人深得实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站起来”和“富起来”已成既定事实,“强起来”成为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体现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远大精神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不仅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以及绝大多数人的致富问题,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这是对中华民族“强起来”呼声的时代回应,也是“强起来”的现实表现,中华民族正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飞跃。

(三)理论成果:从继续发展的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中国成立70年,我们党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适时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70年围绕社会主义主题而展开,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大体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长达29年的传统社会主义阶段,或者叫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其间,我们党自主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但探索建设道路受阻,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有专家将此阶段定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准备”③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4).。第二个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其间,我们党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由几代人接续谱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篇章。与此相应,在第一阶段,毛泽东主创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以及建设探索中取得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期的继续发展,构成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部分。在第二阶段,我们党先后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之间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几个部分之间的成果转换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一脉相承,一体相依。后来者都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在不同的历史节点、从不同的逻辑角度、以不同的创造特点共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些理论成果都是以问题导向为起点,在观照不同具体现实、应对不同时代挑战、适应不同内外环境、产生不同阶段效果当中形成的。三是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这些理论成果都以实践为基础和动力,又反过来成为导引不同实践创新的行动指南,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在“实践——理论——实践”良性循环、交相辉映中实现阶段性发展。

三、辩证转换: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变”逻辑

任何事物既有“变”也有“不变”的因素,“变”与“不变”合二为一。其中,“不变”决定事物的确定性,“变”决定事物的发展特性。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蕴含转换逻辑之“变”的趋势和品质,又有相对性的“不变”定数和定性,为转换逻辑提供规律性依据、原则性遵循和必然性保证,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之间产生“嫁接”而非“变异”效应。辩证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换逻辑,就是建立在基本国情、价值取向、思想路线“不变”逻辑基础上的形态变化与成果创新表达。

(一)基本国情“不变”

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国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前提和首要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逐步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定格在基本国情的研判上,“我们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70年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顺利健康发展,就在于我们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中国国情为基点并正确反映了国情变化;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屡遭重大挫折,根本问题是忽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面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之变,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国情再作确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这个基本国情,立足这个最大实际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和要求,为我们新时代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夯实了立论基石,增强了政治定力。根据这个判断,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不变”之“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内部变化、阶段性质变,并不意味着初级阶段全局本身发生变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既避免落后于实际、落伍于时代,又防止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又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行稳致远。

(二)价值取向“不变”

马克思主义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建立起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解放的理论大厦,其中心思想就是追求全人类解放和自由。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价值观,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它“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①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这种需要就是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及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不谋而合,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取向。追求科学真理与价值取向、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一个全新的政治格局和制度框架中,继续围绕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毛泽东同志设想“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到邓小平同志设计“三个有利于”标准,再到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中国梦;从毛泽东同志倡导“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到邓小平同志强调共同富裕原则,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无不体现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价值意蕴。我们党基于这一价值取向,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建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法性”运行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回归其发生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获得人民群众拥护与支持,经得起实践与人民检验②尚庆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取向与检验标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具体来说,就是要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以“在场性”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研究解决好“发展为谁、利益给谁、如何分利”的问题,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思想和理论条件。

(三)思想路线“不变”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一条主线和根本法则贯穿其中、至关重要,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既是我们党总体意义上的思想路线,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线,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创新线。正因为解放思想,才有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清醒和气派,“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③毛泽东文集:第 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30.,避免“刻舟求剑”、“缘木求鱼”;正因为实事求是,才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的放矢”,在解决中国问题、推动中国实践中大显身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突破苏联模式的思维惯性和理论桎梏,提出“以苏为鉴”探索“二次结合”的创业思想,为此还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些经典著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积累了经验、作出了准备、提供了参照。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拨乱反正、摆脱“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基础上,大胆开拓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用“中国特色”擦亮了社会主义的“底色”。这条合规律性的思想路线饱含了兴党兴国的制胜密码以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哲学智慧。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④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实践无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没有止境。唯此,我们才能不断跟上时代甚至引领时代,认识和把握规律,推动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的各方面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