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2019-11-16王远践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核心素养

王远践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数学核心素养是指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方法观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通过课堂互动引领学生探索,形成学以致用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数学素养是指对人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以及定量刻画,通過一步步抽象概括,进而形成的方法和理论,并广泛应用的过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为基础,通过对整体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各种问题,能够有条理地进行理性分析,通过逻辑推理、严密求证从而可以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日积月累的引导、训练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数学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在众多学科中属于较为基础的一门,丹柏拉图说过“数学是一切知识的最高形式”。数学除了较为基础的技术性之外,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数学中,存在着逻辑思维、求异思维,创造思维、变通思维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不仅只是学好数学的必备能力,更是学好其他理科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必备能力。通过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既为其他学科的解题思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又为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交流、处理问题打下夯实的基础。

2.数学砥砺心智

数学分为代数和几何两个模块,其中代数主要与数字打交道,其严密性跟准确性非常强。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意志,使其思维更加缜密,严谨的态度对日常学习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几何更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独到的特点,通过平时的引导与训练,让学生可以清晰自己的思维过程、有条理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表示的思路,让学生言之有理、落笔有据。

二、普遍存在于数学课堂中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调枯燥

时代在进步,授课体系和教师的认知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和发展空间。在大多数人眼中,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数学课堂也十分单调乏味,造成学生带着“恐惧”、“不情愿”的态度进入课堂。课堂上教师过分的强调公式理论,“灌输式”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得学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生搬硬套。如此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枯燥的课堂,往往达不到最终期待的效果。

2.缺乏独立思考

“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学生懂得独立思考、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过程。数学中一题多解是常见现象,而大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将最简便的思路传授给学生,认为这是最好的解题过程。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一名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限制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解题过程中不懂变通,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提高的对策

1.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更加想要深入的了解这一学科,因此,高的学习兴趣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数学是是所有学科中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若想要熟练的掌握、应用数学,就需要掌握它的精髓,带着一定的学习兴趣去进行学习,而不能只是因为数学为考试科目,这种学习兴趣也是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前提。数字间碰撞出的火花、图形中的相互变化,通过这些数学风采来吸引学生,培养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当学生具有学习兴趣的时候,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形成固有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基本的数学核心素养。

2.深入教材思想

教材中的思想是数学思想中的基础,也是诸多数学思想中的启蒙。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学习数学思想的过程就像大树的成长过程,只有根基扎得越稳,才能生长的越高。因此,深入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的学习并不只是要计算某个题目的答案,而是应该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其中无论是“解题方法”还是“解题思路”,从本质上讲都是对学生数学思维与素养的培养。数学教材将学习数学知识和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两个方面同时定义到体系之中。学习数学知识是最基础的一方面,掌握数学学习思想是升华,在根本上理解题目的来龙去脉。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上体现出的各种思想,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这些思想传递给学生。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加轻松,还有效地将数学思想传达给他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变式教学,培养抽象思维

所谓变式教学,是指在不对问题本质进行改变的前提下,将问题的条件与结论的形式进行变化。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不仅只看到问题的表面更能看到问题的本质,这就引申为抽象意识。无论是数学还是其他很多学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抽象性。抽象性更能清晰的反映出问题,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化的结果。

四、培养数学思维的好处

通过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进行转化为“如果想要求,那么须知”,进而一步步得出最终结论。这是一个紧密的思考过程,每一步都需有理有据,锻炼学生思维严谨性,在日后的生活中,严谨的对待每一件事情的任何一个步骤。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加强成功率。除了严谨的数学态度以外,数学思维带来的好处还有许多。例如,几何问题培养的是思维的发散,虽然结果一定,但是过程千变万化,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运用不同的理论知识却得出一致的结论。“条条大路通罗马”,通过发散的思维方式,锻炼学生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多样的思维、难易不同的方式,给予学生的不仅是解题上的便利,更主要的是提供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多样渠道。

林崇德教授认为,核心素养具有6个方面的特征,即“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1)将知识、生活等阶段性的经验积累整合起来,起到更加持久良好影响。并通过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坚毅的思想品质和严谨严密的解决问题的办事之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思想道德,为将来打下夯实的基础。

注释:

吴爽.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教育家,2015(9)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培养核心素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