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和解题中的运用
2019-11-16曾立勇
曾立勇
【摘要】类比思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思维模式,从启发亨利福特发明第一条流水线的芝加哥血腥屠宰场,到把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多米诺骨牌理论”,再到乔布斯把“思想的自行车”想象成麦金塔电脑,类比在创新和决策方面起到了催化作用,常常会产生戏剧性的效果.而类比思维能够帮助受教育者在学习阶段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联系起来,串联节点让学习更简单明确.尤其是在数学应用中,运用类比思维往往能够让受教育者和老师受到更多启发,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类比思维;数学;高中教育
一、类比思维的概念及应用
古往今来,你会发现众多大师级人物都是擅长类比思维的人,他们能够精确地把复杂的概念通过类比简单的演绎出来并被人所理解.在教育界,也有很多名师以培养受教育者的类比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那么究竟什么是类比思维?萧浩辉先生在1995年出版的《决策科学词典》中对类比思维是这么解释的:类比思维是根据两个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间的对比,从某一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事物的相应特征存在的思维活动.类比思维是在两个特殊事物之间进行分析比较,它不需要建立在对大量特殊事物分析研究、并发现它们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因此,它可以在归纳与演绎无能为力的一些领域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那些被研究的事物个案太少或缺乏足够的研究、科学资料的积累水平较低、不具备归纳和演绎条件的领域.
把自己所需处理的问题,放入与这个问题有联系的另一个已知问题中推论,根据思考着自身的思维广度和看问题的角度得到答案.类比思维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思维方式,通过它,人会相对全面的思考问题,弃拙集优,得到更为可行更为正确的结论.它的局限不在于思维方式本身,而在于用者的思想认识和对事物的认知.
简单地说,类比思维就是用已知的知识去猜没有直接办法论证的知识,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取决于思考者本身的思维深度.
类比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在平时看到的电视广告还是在书本中,都可以见到应用类比思维的影子.比如我们在教学中,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类比得出空间四面体的性质,既顺理成章又让学生易于接受.类比思维的应用在社会发展中也具有积极的作用;类比思维作为一种用已知推未知的思维模式,具有非常大的突破性和创新性,但其对个人的作用取决于当事人本身的思想.
二、类比思维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
高中数学公式繁杂,题型多变,概念抽象,抽象概念,受教育者在理解上有困难,运用公式和概念也不熟练,加上数学多变复杂的题型,需要严谨的逻辑和无法实验模拟的特点,让很多思维跳跃的受教育者在学习成绩上受到限制.在高中数学教学阶段使用类比思维,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探索欲望,这点在新课引入教学时作用尤其明显,极大程度上帮助受教育者提高了成绩;效果比要求受教育者大量做题更好.
直观地说,类比思维和数学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类比思维应用在高中数学中,可以帮助受教育者的思维发散,快速得到结果,尤其是在遇到不会计算过程的题型中,可以通过类比思维获得答案.而在解答数学题目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受教育者建立类比思维模式,让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始终保持积极的创新性.
最重要的是,类比思维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才有作用的,它会伴随人的一生,有类比思维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往往更全面,丰富.类比思维根据人的知识水平而变化,同时也会给人认识世界以积极地影响,古往今来,大多数文人雅士都是具有类比思维的人,这类人往往能在社会上获得成功.
三、类比思维在教学与解题中的应用途径探究
对于教师而言,在高中数学教学阶段,培养受教育者的类比思维模式会让枯燥的数学课变得有趣,激发受教育者学习兴趣,让数学“动起来”,这就要求数学老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将数学公式、模型投放其中,让受教育者理解概念更简单直观.其次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和受教育者沟通,在上课过程中将数学公式概念中的一些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可以启发受教育者,让受教育者自己联想,以帮助其提升独立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后适当地给受教育者一些有趣的数学题让受教育者去研究,培养他们的类比思维.
对于受教育者主体而言,首先就是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配合老师的工作,同时要学会在重复做题过程中,将题目的相同之处联系起来,以便于总结和联想记忆;可以准备笔记本,将一些经典题型和概念记录下来,将其可以结合的生活实际与数学概念相结合起来,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所有的学科都是联动的,受教育者可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将其他科目联动带入,不仅可以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帮助受教育者树立全局意识.
四、结 语
数学学科因为其概念抽象,逻辑性强的特点在大多数人眼中一直是枯燥、无聊的代表;也有人主张“数学无用论”认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不大,但是学科难度很高,对受教育者造成的损失比利益要大.这种想法未免太过肤浅,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并不会“在菜市场买菜先算函数关系”,但是数学与数学思维一直与我们生活相伴.最直观的就是和数学相辅相成的類比思维,全局观念以及每个人各有特色的人生价值观并不是只有人文地理学科才能培养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不仅能提升受教育者的成绩,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影响他们的认识世界的观念,给他们新的视角,创造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海平.类比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及解题中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16(10):89-90.
[2]徐美娟.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3]石岩.高中数学教学和解题过程中的类比思维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