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际联盟实现“三位一体”卓越数学教师的培养

2019-11-16

数学教育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校际三位一体硕士

(洛阳师范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2011年,洛阳师范学院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数学科学学院作为学校首批招收教育硕士的专业,坚持“实践教学、创新驱动、职业导向”的指导思想,以突出特色为发展方向,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校际联盟、本科生和教育硕士一体化培养为主体,旨在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卓越数学教师培养实验,探讨其培养策略和实践操作问题.

1 一体化培养卓越数学教师的背景和现状

制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0].

上述研究立足本校实际,为卓越教师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和可行性操作,但总体上对地市教研室在教学管理与改革中的指导作用重视不够,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以全日制教育硕士和在职农村特岗教育硕士为抓手,以校际联盟协同育人为根本,建立了“大学数学教育理论研究—市教研室实证研究—实验学校实践操作”三位一体的卓越数学教师培养体系.

数学学科历史悠久,知识更新难度大,数学教师培养普遍存在专业课程远超实践课程、重学科知识轻师范技能、理论和实践脱节等现象,故通过高校和联盟中学协同育人,构建开放灵活的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知识的高度连贯性是数学的鲜明特点,对本科阶段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进行整体设计、连续培养、一体化评价考核是卓越数学教师培养改革的积极方向.

国内学者从不同层面研究了一体化培养卓越数学教师的问题,程晓亮等提出了卓越中学数学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本科与硕士研究生、高中预科与大学本科的一体化培养模式[1];潘庆年等剖析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朱一心等调研分析了国内15所著名师范大学的数学教育研究生培养方案[3];陈群以全人教育和专业教育、学养教育和学科教育、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的3个统一为准则,设计了本科、毕业入职和教育硕士“4+N+2.5”的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体系[4];徐章韬强调,领军人培养和团队建设是研究生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5];赵银军等解析了应用技术人才本、硕一体化培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6];黄友初等基于模块培养、以研促教、多元评价等探究了本—硕一体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7];王光明等建构了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五高”培训模式[8];陈沫针对乡村数学教师设计了“TOP+X”的培训模式[9];熊玲等探究了“3+1+4”的 8 年一贯

2 “三位一体”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内涵

三位一体校际联盟是指以平等、合作、互助为原则,高等师范院校、地市教研室等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各司其职:高校以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实践为己任,实验基地学校重在设计安排优质高效的实践实习活动,教研室则实证研究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特色发展之路.同时,三者又联合组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通过制度建设、校际互动,形成合力育人,共同构建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培训的教育改革实践模式.本硕一体化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术型、专家型数学名师为目标,通过生源选拔、团队建设、人才流向管理、教科研活动安排等环节进行调控管理,学习时间上实行6年一贯制,实践内容上强调循序渐进和延续性,教育资源上注重整合中学和教研室力量,评价维度设计职前、职中、职后等不同阶段,融人才培养的学历提升、专业能力、教学能力为一体,大力发展现代教师的创新育人和教育教学改革能力.

3 “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设计和实施策略

3.1 实行本科生和教育硕士连贯培养一体化

3.1.1 贯彻兼顾基础知识和职业要求的培养方案

对于本科师范生,构建了以“夯实数学理论基础、合理引领发展方向、狠抓师范技能培训”为主线的培养机制.大学一二年级以夯实专业基础为主导,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对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等核心课程进行期中考试,及时反思课堂教与学中的问题,尤其是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安排在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两个月左右,通过考试与评析,使学生从根本上端正了学习态度,调整了学习方法,特别有益于班级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到大学三四年级,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结合其性格特点,由本科生导师全程指导、研究生导师及时把关,学生合理规划其专业发展方向.对于以数学教学为发展方向的学生,从三笔字、普通话、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多层面狠抓师范技能培训,特别强调其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扣中学数学的教育教学研究,为学生的本硕一体化培养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3.1.2 准确定位本硕衔接确保一体化的延续性

“三位一体”本硕一体化卓越数学教师的培养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其核心机制是校际联盟,数学学院与本地教改理念先进、教学特色鲜明的重点中学长期合作,由国内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数学教育专家和教学名师组成专家顾问团,在联盟学校和实践基地有优秀一线教师、教研员为主体的校外导师专家团队,校外研究生导师由学校研究生处和数学学院联合聘任,与校内研究生导师共同组成本硕双导师团队.校内外导师根据学院设定的选拔、管理、评价方案,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三、大四两个年级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本科师范生,和在读教育硕士共同组成研究团队,学院下设若干研究团队[11].在导师指导下,团队定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师范技能实践训练和学术交流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选择研究方向,可大致确定为某一结构体系,如解析几何、代数等,也可以具体到三角函数、圆锥曲线、方程等知识单元,本科生首先深刻理解和领悟教材,从观摩教学、参与体验开始,逐步过渡到模仿模拟、设计教学,对本知识体系有了一定思考和熟练教学后,再进一步延伸、扩展到相关模块[12].选择实践教学中自己理解透彻、反思深刻的内容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学术思考方向,教、研的有机结合可促进学生两个层面的双向提高.当本科生经过优胜劣汰和多维度考评,直读教育硕士研究生后,更要高度贯彻教研方向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从教学实践角度而言,要逐渐形成有个人独特风格、理念新颖的教学模式;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角度而言,鼓励研究生在梳理前期教研思索的基础上,坚持阅读数学教育类专业期刊,整理发表本科毕业论文,并以此为起点和切入点,申报主持研究校级教育科学基金项目,设计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图1 “三位一体”卓越数学教师的培养体系结构图

本硕一体化培养体系在团队建设上特别强调质量意识,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监控机制,在本科生个人申请直读教育硕士的前提下,从教师职业道德、师范技能素养、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3个维度进行考察评价,对入选的本科生实行动态管理和淘汰机制,特别结合其在团队活动中展现的实践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反思能力,适时引导其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对于教改研究和教学技能两个层面都极具潜力的优秀教育硕士,鼓励其攻读教育博士,以打造学术型卓越数学教师.

3.2 凸显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

3.2.1 高度重视准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

教育硕士全程培养以课堂教学、教育见习、微格实训、教育实习、学位论文五环节为主线,课程教学主要安排在第一学年,所有课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教学内容须密切关注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现状,每门课程安排8学时以上的实践活动,教学形式以课堂融合、分组研讨、模拟案例教学为主体,在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等专业核心课程中创新构建了“案例分析、模拟练习、评议研讨、反思提升”的四步行动法教学模式,目前已臻于完善.

校外教育见习活动和校内微格实训嵌入基础课程学习阶段,贯穿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是本科生和教育硕士在一体化培养模式中深度融合的两个主要环节[13].本科生和教育硕士定期到实践基地进行教育见习,观察、体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观摩、记录优秀一线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校外导师、实践指导教师的指引,以及见习小组的合作探究,理解、反思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同时,针对研究生的生源类别,如应届师范生、往届师范生、非师范生、跨专业学生等,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师范技能训练、课例分析、教学设计探析、说课、评课、微格教学等实践训练,夯实其教学基本功.在第二学期期末,要求所有学生提交两个课时的中学数学教学资料,其中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和教学反思,并撰写一篇以此为主题的教研论文,以全面提升数学教育硕士的学科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3.2.2 高效达成准教师的入职实践训练

第三学期,教育硕士到实践基地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教育实习,是研究生扎根一线教学、融入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的契机.研究生积极参与高校教研课题会、地市教研室的中学实地调研、优质课评比、教材和课程评价会、试卷分析和复习研讨会,以及中学的集体议课、教学研讨等,真正把高校的教育教学理论、教研室的实证调研和中学的一线课堂有机地融为一体[14].2017年,以全国教育硕士数学学科教学技能大赛和河南省中学数学教学技能竞赛为背景,数学学院联合洛阳市中小学数学教研室和某重点高中,共同设计了“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的同课异构活动,期间经过多次听课评课、集体磨课、研讨评议,不仅剖析了教育硕士研究生、新入职青年教师和专家名师的教学差异,并对其教学设计进行整理发表,而且团队通过评价反思,认识到准确把握数学史料的深度和广度,灵活运用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维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3.2.3 严格控制学位论文的过程和出口质量

学位论文是整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选题应立足于基础教育领域,凸显职业背景,具有应用价值.洛阳师范学院通过建章立制,严格监控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双盲评审、答辩、论文评优等各个关键环节,对论文质量进行全程跟踪.研究生在校内外导师指导下,针对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中的现象、问题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和评议中学教育教学案例,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归纳、综合,形成教育调查报告,通过把实践案例和教学问题理论化,最终完成学位论文.

3.3 校际联盟协作开发案例教学一体化

以《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为指导精神,洛阳师范学院大力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的建设,结合数学专业教学案例的编写思路与规范要求,数学学院以本、硕一体化研究团队为小组单元,联合中小学优秀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共同开发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库.目前已开发出“MPCK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探析”“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绿色评价”“赌博中的概率计算”等多个案例.由校际联盟协作开发的上述案例,不仅是教育硕士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等课程的教学案例,而且已作为一种新颖、客观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联盟学校,凸显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数学学院将集所有研究团队和联盟中学之力量,通过开发一系列融文字、图片、表格、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方式的实际案例[15],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案例教材,以案例教学实现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的联盟协作一体化.

3.4 注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解决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难点问题为切入口,以承担的中小学数学“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美丽园丁教师培训”、“送课下乡”等培训项目为背景,在专家顾问团、联盟学校和学院研究团队之间实行资源共享、信息沟通和网上研讨等活动,积极探讨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校际联盟虚实协作,设计结构见图2.通过高校和中学的反复研讨,提炼教学课例、教育教学改革科研主题,采取任务驱动式的研讨模式,每一环节设置任务主题,利用校际协作联盟平台、微信群、QQ群、视频同步转播进行虚拟交流协作,并借助现场活动、实地观摩、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等进行实体互动交流[11],设计讨论发言、示范讲演、书面作业、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等多种形式,以切实保证校际协作的深度、高度和效率,真正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图2 校际联盟协作结构关系

4 培养成效

通过一体化创新培养模式的实施,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培养了一批教育理念新颖、专业化发展思想成熟,能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硕士毕业生,他们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获二等奖等奖项,并发表教研论文二十余篇,均通过洛阳市直招进入到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等本地知名中学,已成为省市级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成绩斐然.教学相长,在本硕一体化培养卓越数学教师模式的引领下,研究生导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也大幅提升,一名教师在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高校理科组第一名,获特等奖,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6名教师获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获“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省级以上微课程竞赛获奖三十多项,并指导本科生在省师范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十余项.近年来,硕士生导师团队主持完成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近二十项,数学科学学院获批河南省首批中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猜你喜欢

校际三位一体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军事科学院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