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医科大学公共泰语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2019-11-16汪艳艳昆明医科大学外语部

长江丛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泰语知识点微课

■汪艳艳/昆明医科大学外语部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开放的深入,对非通用语种的需求增大,而与之相矛盾的非通用语种人才的稀缺,特别是懂语言的专业人才的稀缺,造成了非通用语学习的一派火热与低质量行程了鲜明的对比。根据云南省高校“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目前省内各高校都面向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开设了一至几门非通用语课程,但由于受到课时量和师资的限制,均未取得明显的效果。根据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云南省“围绕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定位,以及昆明医科大学到2020 年成为全国知名、西部一流、引领云南、对南亚东南亚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高水平医科大学。建成培养创新型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担当卫生政策研究、促进医学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的发展目标定位。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服务定位。无论是国家的战略合作,还是学校的发展目标,都离不开语言的支持,因此,作为东南亚语之一的泰语课程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校泰语教学的现状是师资少,课时少,教学模式单一,导致课程安排只能够教授基础课程,不足以应付学校的发展需求和医学生的学习需求。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新的教学资源形式,既可以作为正式学习的辅助教学资源, 又可以作为非正式学习的自主学习资源。(孟祥增 2014)考虑到公共泰语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难以像专业语言学习那样花费大量课堂时间来学习泰语的困难,通过系统的网络微课程来解决这种矛盾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

二、微课程的起源与发展

在国外,微课程最初是1993 年由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Roy A.McGrew 提出 60 秒课程(60-Second Course)的设计思想,随后,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的T. P. Kee 在化学教育中提出一分钟演讲(One Minute Lecture),让学生将演讲精炼到一分钟, 并同时具备良好的逻辑和一定数量的例子,以便快速掌握众多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

到了2008 年, 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 首次明确提出了微课(Micro-lecture)的理念。再到美国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创立的可汗学院,通过利用录屏技术建立了包括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科目内容在内的3000 多门微型教学视频, 为世界各地的网络学习者提供免费的高品质学习服务。微课程正式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

在我国,胡铁生首次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胡铁生 2013)他还提出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是构成微课程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 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微课程资源生态系统。

孟祥增微课设计的理论与制作流程中总结的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流程:1.选题;2.教学设计;3.视频制作;4.辅助材料;5;上传与反馈;6;评价与修改。李小刚将微课程的设计分为三个方面:内容设计—知识点的微型化处理;媒体设计—合理运用试听媒体技术;可用性设计—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感感染力。焦宝聪提到一节完整的微课程应该包含教学设计单、课件和学习者使用的微视频、学习指导单、测试题和辅助资源(可选)等6个要素。

综上所述,微课程并不是简单的录制教学视频,而是一套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完整的教学活动,包含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允许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多的主动权,自主的挖掘有需要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

遗憾的是泰语微课程的建设在我国基本没有开始起步,从中国知网上搜索到的相关文章也只有张晓娇.微课在高校泰语教学中的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7(27):153.李静.微课在泰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校园(上旬),2015(06):189.并且这两篇文章都只是从理论上说明泰语微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并未真正付诸实践。

三、昆明医科大学公共泰语课程的现状

公共泰语是学校根据自身教育特色、结合时代发展潮流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而创设的新学科,是我校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2011年4月我校正式成立小语种教研室以来,小语种教研室以全校性选修课为开端,积极探索适合学校特色的课程建设。目前,我校已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两年制的公共必修课,全校性选修课及外语部选修课。

(一)教学现状

自2012年面向全校新生开设两年制公共必修课以来,至今已经招收了6届学生了,学生来源从单一的临床医学专业扩展到全校所有专业,学生人数也从一开始的9名,稳定到每年40多名。课程设置方面为学制2年周学时4个学时,均安排在晚上,每学期16-18周,学分安排为大学英语学分置换大学泰语学分。

(二)教学成果

学生报考云南省泰语非专业等级考试,每年都有人数不等的学生报考。

2014.6报考2名,通过1名

2015.12报考6名,无人通过

2016.6报考16名,通过2名

2017.6报考34名,通过2名

自2014—2017年连续4年参加云南省东南亚语演讲比赛,均只获得鼓励奖。

(三)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教学效果可以清楚的看到泰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现仅从教学层面上进行分析:

第一:教学效果差,学习成绩不理想,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初衷。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泰语语言学习的规律性:泰语作为一门非通用语,并不是我国中学阶段的必修语言,对于刚入校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门完全陌生的学科。另外泰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其文字又主要来自梵语、巴利语、高棉文。所以无论是从发音还是字形上都与我们的母语汉语及英语大相径庭。初学泰语,需要从最基本的音标、读音规则、词汇、语法及句法开始学习。对于从未接触过泰语的学生们来说,根本无法进行自主学习,所有基础泰语教学,都只能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完成,非常耗费时间。

课时安排上:两年制大学泰语教学安排周学时为4个学时,并且4个学时连上,而且安排在晚上。首先:相较于其他高校泰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周课时8~10个课时,一个学期才能学完基本的语音和书写,我们的周课时4节显得非常不足。其次:4节连上,学生非常疲劳,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很差。最后:晚上学习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学生经过一天的学习,精神已经非常差了,还要进行语言的学习就会感觉比较吃力。另外,晚上也容易和校级选修课、某些考试或社团活动冲突,影响学生的到课率。

学生人数较多:目前泰语每个班学生人数都在40人以上,由于泰语语音的特殊性,微小的不同造成意义的巨大差别,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基本的发音方法,学生人数过多,首先无法听清教师的发音示范,其次没有时间让学生练习,教师也难以逐个给学生纠错。

师资力量:泰语目前只有1名泰语专业毕业教师,缺乏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教师本身的教学技能难以提高,影响教学效果。

第二:学生生源复杂:学生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难以找到统一的空闲时间,造成课程只能安排在晚上,出现以上问题。

结合微课设计理念和公共泰语目前面临的问题,泰语微课的开发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好的解决办法。首先:微课程的开发化解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其次:微课程的开发化解了课时不足与教学深度不够的难题。第三:微课程的开发化解学生学习时间受限的难题。第四:微课程的开发也化解了不同专业学生学习需求不同的难题。

四、公共泰语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昆明医科大学公共泰语微课的开发与设计的研究理念是预计在两年制的公共泰语教学中,通过对学生需求的调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从众多的知识点中提炼出泰语语言知识的重点、难点,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和方法确定合适的微课类型和组成要素,制定符合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视频的情景、案例、教学过程,以及相关的网络教学支持材料和评价、反馈机制。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录制适合的微视频,根据上传和学生反馈,不断修改,形成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泰语微课程系统。整个公共泰语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包括四个阶段:1.调研阶段 2. 课程设计阶段 3. 课程制作阶段 4. 修正阶段 具体如下:

(一)调研阶段

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学术期刊、著作、硕士及博士论文,以期对微课设计与开发,泰语课程建设等领域有更深入的认识。制作并发放问卷调查了解我校学生对公共泰语学习微课程的需求,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微课程设置提供合理化建议,根据问卷的统计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寻泰语微课程需求情况的一些细节问题,选取部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

(二)课程设计阶段

首先是课程主要内容的遴选,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反馈情况,及云南省非专业泰语水平考试的要求,制定具有行业特色的昆明医科大学课程的标准,将本课程分为两大主题:基础知识和医学知识。其中基础知识分为基本语音及语法知识;医学知识分为:医学常用术语及常见专科问诊的应答。其次,明确每个专题的核心知识点。微课的“微”首先体现在时间上控制在10-15分钟。

其次体现在内容的精准和凝练上,每一个微课程只涉及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都通过形象生动的例子,清晰直观的进行讲解。

第三,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上一步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这一步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级学生的思考过程,应对核心知识点,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为原则,引导学生课前自学与实践、课内展示、课后提升。以学习情况研究、学习资源前置、个性化辅导及总结性提升作为课堂推进的模式,重构教学基本流程。

(三)课程制作阶段

根据上述设计方案,制作教案、讲稿、PPT以及完成视频的录制。在录制视频时除了需要内容准确,语言清晰以外,还需要考虑观看者的感受,字体的设计,背景的安排,颜色的对比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微课录制后,还要针对所录制的知识点,设计习题进行补充。

(四)修正阶段

首先,视频录制完成后,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观看,完成反馈。其次根据反馈的意见进行二次或三次的修改。第三,正式挂网,并完成相关的文档建设及教学评价及反思。

五、结语

整个公共泰语微课程的开发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课程,而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滚动发展的动态课程,通过不断评价和改进,不断完善的一个课程。同时,公共泰语微课程的开发对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公共泰语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同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制作微课程,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教师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和反思, 在发展科研团队的同时,分享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各自的教学智慧, 这种研修方式将非常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对于学生而言, 微课程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 又能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另外,学好一门语言最重要的是保证充裕的学习时间,勤加练习。公共泰语的课程性质,注定面临课时不够,教师缺乏的困境,更加由于泰语不像英语,对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语言,自学的难度更大,公共泰语微课程的开发将致力于以明确的教学目标,凝练的知识点,清晰易懂的讲解,活泼新颖的形式,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为学校培养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能够辐射东南亚的创新性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泰语知识点微课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说一说汉语的“亲戚”
高校泰语演讲赛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