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临终关怀课程的教学实践
2019-11-15朱晓艳
曹 银,杨 亚,朱晓艳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存质量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临终关怀服务。临终关怀通过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全面的支持和照料,使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使患者家属的心理得到慰藉。与临终关怀相伴而生的临终关怀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表明,目前医学院校在临终关怀教育方面的课程明显不足[1]。护生是护理事业的储备军,其学生时代正是形成临终关怀态度和死亡态度的重要时期。本研究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对本校老年护理方向护生进行临终关怀教育,探索临终关怀教育改革的可行性,为医学院校完善临终关怀课程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校2015级老年护理方向护生为研究对象,人数为120人,其中男生16人(13.3%),女生104人(86.7%)。
1.2 教学组织
1.2.1 教学内容与学时 共18学时,其中理论10学时,实践8学时,具体见表1。
1.2.2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方法,同时辅以角色扮演教学法。比如在哀伤辅导中,给出具体临床情境,教师、护生分别扮演临终患者家属、护士的角色,进行哀伤辅导,使教学过程更形象生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3 调查方法
表1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知情同意、匿名的基础上,由研究者本人采用统一指导语现场发放问卷并收回。调查分两次,时间为2017年6月和12月。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问卷包括职业性临终关怀态度量表和临终关怀课程反馈表。
1.3.1 职业性临终关怀态度量表 采用浙江大学杨斐敏翻译修订的职业性临终关怀态度量表(PEAS),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其总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97,Split-half折半系数为0.821,重测信度为0.913。量表包括个人对临终关怀的忧虑态度(13个条目)及专业化临终关怀态度(18个条目),共31个条目,以了解护生对临终关怀的态度及忧虑程度。量表采用Likert 6级计分法,每个条目按“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不相关”依次计为 6、5、4、3、2、1分。分数越高,表示临终关怀不适情绪越高,忧虑程度越高;分数越低,表示临终关怀忧虑程度越低。
1.3.2 临终关怀课程反馈表 自行设计临终关怀课程反馈表,包括8个条目,要求护生在课程完成后进行评价。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高职护生临终关怀态度得分比较(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高职护生临终关怀态度得分比较(±s,分)
表2 干预前后高职护生临终关怀态度得分比较(±s,分)
项目 干预前 干预后t P个人忧虑态度44.94±4.76441.14±7.3574.7490.000专业化临终关怀态度78.92±6.65278.53±5.9800.4690.583临终关怀态度123.86±9.566119.68±12.6642.8870.000
2.2 护生对临终关怀课程的反馈情况(见表3)
表3 护生对临终关怀课程的反馈
3 讨论
3.1 开设临终关怀课程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开设临终关怀课程后,护生临终关怀态度及个人忧虑态度得分均降低(P<0.05),说明临终关怀课程可以降低护生临终关怀的忧虑程度,促进正向临终关怀态度的形成。护生将来需要参与到临终患者生命最后阶段的护理过程中,只有形成了正向的临终关怀态度,具备了临终关怀的系统知识,才能积极地面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理性面对死亡,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3.2 护生对临终关怀课程的反馈
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对临终关怀课程反馈较好。77.5%的护生表示临终关怀课程能使其理性认识死亡。说明临终关怀课程可以帮助护生形成正向的死亡态度,减轻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有研究表明,若护士对死亡持正向态度,则在提供临终护理服务时更加积极主动;若无法正确面对死亡,则会出现刻意回避或排斥与临终患者交流的现象[2]。93.3%的护生表示临终关怀课程有实施的必要;80.8%的护生表示临终关怀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88.3%的护生表示愿意接受更深入的临终关怀教育。护生认识到临终关怀教育对临床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对临终关怀教育的需求较为迫切。医学院校应根据护生的专业要求,积极探索临终关怀教育的教学模式。
3.3 临终关怀课程教学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临终关怀课程组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临终关怀课程对于护生的临终关怀态度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但临终关怀课程只是在本校老年护理方向的护生中开展,护生参与范围小、课程课时少、教学内容多、专业教师资源不足,校院合作亟待加强。在以后的教学中,临终关怀课程还需优化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护生学习兴趣,积极开发与临终关怀医院、肿瘤医院、老年医院等机构的合作办学,同时结合护生的成长经历、个性特点,让其接受全面系统的临终关怀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应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素质。
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趋势愈演愈烈,人们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临终关怀教育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医学生作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实施者,必须掌握临终关怀和死亡相关知识[3]。2008年美国医学专家学会把临终关怀和姑息医学定位亚专业,有自己专门的知识和实践体系[4-5]。我国的临终关怀教育明显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加强临终关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开设临终关怀课程。通过课程教育,使护生掌握临终关怀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高质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