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好,之华》的纯情消费与社会效应

2019-11-15李艳敏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衡水学院文传学院河北衡水053000

电影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安生生活

李艳敏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衡水学院 文传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你好,之华》由陈可辛监制,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编剧并执导,上映于2018年11月9日。剧本脱胎于多年前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是23年之后的“last letter”。本片延续了《情书》的叙事方式,以书信串联起现在和过去。电影以沉重、肃穆的葬礼开头,表达了生者对于逝者的生命关怀。演员的穿着都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样式,场景也从日本小樽转移到中国北方的小城镇。而“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往往蕴含着某种意义”。[1]破败的操场,空空的教室,以及老式的小院和没有汽车的街道,都暗示了那时人们简洁而干净的生活,为电影的纯情主题设置了相应的背景。

一、未来的无限可能:《你好,之华》的怀旧之源

影片女主角之华的姐姐之南因抑郁症自杀而亡,留下一封遗书和一张同学会的邀请函。妹妹之华处理完丧事以后去了同学会,被误认为之南。她见到了当年单恋过的尹川,互留手机微信后即分手。因为丈夫的误会,之华手机被破坏,开始以之南的名义继续和尹川通信。尹川按照之南当年的地址回信,被之南的女儿睦睦和之华的女儿飒然收到。出于好奇,她俩写信给尹川探听之南当年的故事。尹川回信讲述了当年的很多细节,电影则以镜头再现当年发生在之华、尹川和之南之间的初恋:之华深爱着尹川,尹川却因深爱着之南而拒绝了之华。毕业前夕尹川和之南一起写毕业致辞时相互接近并产生了好感。初长成的睦睦和飒然,听着上一代人的爱情故事,更加珍爱她们这段拥有无限可能性的华年。

尹川找到之华,之华略带激动地接待了他,且告诉他之南已经自杀。之南当年离开尹川与人渣张超结婚。而张超事业上屡遭失败,自暴自弃。他家暴之南,希望在之南的求饶中获得自尊和自信,却总不能如愿,最后离家出走。而之南带着孩子们回到父母家,她患上了抑郁症,最终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尹川为此激愤不已,找到小酒馆里的张超,痛斥其未能善待之南。张超却把自己和之南生活中的痛苦坦白出来,还给他讲了一番道理:之南只能是之南,她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别人无权裁判其对错。而尹川的小说《之南》在他眼里实在太不值一提。

失去尹川的之华成年后日子过得平淡如水,她在追忆往事的过程中,重温了少女时代。虽然她没有得到当年想要的爱,却活成了自己最好的样子。她以温暖的爱保护着姐姐留下的孩子。在和尹川的交往中,她优雅而不失大度,既没有纠缠于过去,也未纵容自己再续前缘,而是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地告别了过去。从之南的人生经历中尹川意识到: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自由。在《你好,之华》中,情书的具体内容被省略了,镜头闪回着过去的故事。影片中反复提到之南的毕业致辞出现在片头遗书、片中小说《之南》的结尾和片尾毕业纪念册上。影片最后,遗书、小说和毕业致辞再次重合复现,由下一代人睦睦、飒然和晨晨分别读出,这些文字照应了片头,充满了温暖的力量。这种刻意的强调,再加上影片的主题歌词共同凸显了影片主题:青春期的纯情令人终生难忘,那时人们对于未来拥有无限的可能,而拥有无限可能性的生命是最美丽的。

二、世界因你而不同:《你好,之华》的寓意

《你好,之华》是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后,中国本土又一部书信体言情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徐静蕾根据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改编成的中国版故事,上映于2005年,讲述了一个女性近乎痴迷的单恋故事。这段隐秘的痴恋由一封陌生女人给一个作家的来信串联起来。片头的来信选读即表明:女人即将死去,唯美的爱情也将不复存在。女人深深的爱蕴含在书信体的独白里。而《你好,之华》对主人公的情感做了淡化处理:淡淡的哀愁,淡淡的伤感,淡淡的追忆,淡淡的初恋,淡淡的温暖。《你好,之华》反映了多样的人生形态。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不同的内在自我,而每个人一生其实只能展现其多重自我中的一个。每个女性都有着魔鬼和天使的两面性。电影《七月与安生》中的七月和安生就意味着女性的一体两面。而在女性和女性之间,有嫉妒,有友爱,也有小小的暗中争斗。她们既相互关注相互心疼,也无法避免相互的嫉恨和伤害。安生不安生,所以活得丰富而精彩,却又因这丰富而精彩让自己备受折磨。七月过着安生而平淡的日子,贤惠又温柔,但她却得不到家明的真爱,而在她心底真正渴望的是过安生那样的日子,不再平淡到底。电影《七月与安生》真实表现了女性之间的友爱和猜忌,以及她们不同的人生和爱的方式。

《你好,之华》是对现实生活中复杂姐妹关系的再解读。《你好,之华》中的人物类型不一,但都曾经或者正在心怀对于美好的憧憬。之南和之华代表了现代女性不同的人生选择。之南的选择是世人无法接受的。而之华选择的却是一般女性的人生道路。姐姐之南品学兼优,美丽温柔,是校园中男生注目的女神。她本可以和尹川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却接受了被称为渣男的张超,过着世人无法理解的生活。婚姻失败的之南在尹川的来信中,在小说《之南》里一遍遍追寻当年美丽的自己,遗憾着失去的过去。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即使尹川爱她至深,也无法代替她做婚姻的选择。就像《未选择的路》一样,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次选择也都意味着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博弈。只有一次的人生,没有尝试期,只有直接进入生活的血肉相搏。输了就输了,赢了就赢了,在人生的大棋盘上,无所谓输赢,只有独一无二的生命最可爱。而活出最好的属于自己的样子,其实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崇拜着姐姐的之华,纯真善良,却一直处于姐姐光华的阴影中生活。在遭到尹川的拒绝之后,她压抑着自己的真爱,默默祝福着姐姐。她任时光冲淡一切,过着自己平淡的生活。之南在之华眼里那么好,却过得并不好。而之华只有在姐姐去世后,才敢回首那段失落的初恋故事,以过去的纯情来调剂平淡乏味的生活。她对生活现状有所不满,却又根本不想去反抗真实而平淡的日子。平凡的之华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依然满怀着温情,怀念着少女时代爱过的人。在姐姐去世后,她借口参加同学会,并以姐姐的名义出现,都是有意不去更正误会,希望得到尹川关注的表现。之华出现时,导演总是以不同角度的光色给她一种安静而朴素、优雅而淡定的表情。在宽敞的图书馆里,她伏案写信,无非是想以这样的方式向对方,也向现在的自己问候一声:你好。只要她写的信可以投递出去,有人接收,有人回应,就证明那人还活在世上。那么,她少女时代的纯情就是有所安放的,而她今天平淡的生活也就是有意义的。

过去年代的纯情是恰如其分的爱与舍。初恋的少男少女情思细腻,羞于表达,其情至真至纯,也因此而显得有些愚笨。那少不更事的青涩与懵懂,难以言传的真爱与深情,隔了时空的距离去返观,带着一层唯美的光环。而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中,这种温情和纯情无疑具有强烈的精神抚慰作用。《你好,之华》表达的是纯情之爱,为我们还原了那个年代的纯情,让已经成为中年的老文青们重温了一次旧梦。

三、当纯情成为消费:影片的社会效应

初恋的纯情最能打动人心。人的生命记忆里初恋可能是最难忘的,郁达夫《自传》更是把这种纯情描写到了极致:

月亮潮水似的浸满了这一座朝南的大厅,她于一声高叫之后,马上就把头朝了转来。我在月光里看见了她那张大理石似的嫩脸,和黑水晶似的眼睛,觉得怎么也熬忍不住了,顺势就伸出了两只手去,捏住了她的手臂。两人的中间,她也不发一语,我也并无一言,她是扭转了身坐着,我是向着她立着的。她只微笑着看看我看看月亮,我也只微笑着看看她看看中庭的空处,虽然此外的动作,轻薄的邪念,明显的表示,一点儿也没有,但不晓得怎样一股满足,深沉,陶醉的感觉,竟同四周的月光一样,包满了我的全身。[2]

张艺谋说过,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学,这些年中国好的电影几乎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2000年铁凝的小说《永远有多远》出版,2010年同名电视剧上映。2008年上映的《山楂树之恋》以艾米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2016年上映的《七月与安生》也改编自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而《你好,之华》的剧本是岩井俊二根据《情书》改编而成的。作为书信体言情电影的代表,为当代人开辟了又一片温暖的精神田园,让不同年龄段的人找到了各自的生活重心。这几部作品的主题都涉及了初恋、纯情和怀旧,以及当代人精神文化上的“返乡”情结。比起上述作品的悲剧色彩来,《你好,之华》在怀旧和追忆中于淡淡的忧伤里为人们铺开了一片温暖的光色。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适度的怀旧有助于抚慰人疲惫的身心。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信件是人们主要的情感交流方式。而书信在电影中对于人物心理和故事情节的推进有着双重的作用,在情感表达上更具有隐秘性和含蓄性。

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不乏对纯情的关注,这种关注正是基于人们对纯真之爱的渴求。《永远有多远》以女性同情的目光写来,传统女性在新时代下无所适从的情感归属问题。《山楂树之恋》中的老三和静秋成为特殊年代中纯爱方式的见证人。可以预见,随着书信体言情电影《你好,之华》的上映,一股弥漫在中年知识分子阶层的温情怀旧潮将再次泛起。影片中的三代人都存在着对似有似无的纯情之爱的渴望。这部影片折射了当今社会群体的孤独心理,而纯情的集体缺失是其适逢其时的助推力。它告诉我们,当纯情走向市场,成为一种消费,正体现了人们对它的需求和渴望,这也是《之华》不同于《情书》的意义所在。《情书》的主题比较单一,着重表现一段错过的初恋。而《之华》则将错过的初恋放置在多年以后的多角关系中讲述。影片讲述的不仅是初恋,还有人在当今社会中生存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这些形而上的思考在影片中以温情、柔情和纯情的展现为载体,讲述的是现代社会里带着浪漫和唯美的日常故事。无论是谁,都有权选择他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当逝者已经逝去,生者仍将活着。对于错过的爱情,无所谓谁对谁错。与其纠缠于对错和善恶的分辨中,不如珍藏起最美好的回忆,忽略生活中曾有的悲哀与不幸,珍爱当下的每一个生命,和过去和解,和自己和解。我们终将原谅每一段千疮百孔的情感历程,体恤每一个丰满而个性的生命,给这个世界以温暖的力量和美好的纯情。时隔多年,我们只是希望多年前爱过的那个人生活得很好,如此而已。

世界上有不同的人和不同人生,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一个人永远不可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替代品。在有多种可能性的梦想中,活成最美的属于你自己的样子。这是《你好,之华》用纯情传达出的哲学思考。这部书信体影片中所有的信件都不如那段毕业致辞,它和流逝的时光一起消弭了青春期爱情的迷茫和尴尬,使人们以本来面目各安其所。而当纯情成为新的消费对象时,也就是整个社会群体的内在情感需要抚慰的时候。

猜你喜欢

安生生活
知足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
基于“双生花”视域下《七月与安生》的叙事策略与自我表达研究
“自我”与“他者”互为影子
同一体的两面
给你一个七月,换你一个安生
——评电影《七月与安生》
生活感悟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