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电影研究三十年(1988—2018):来自国内外核心期刊的考察

2019-11-15赖小春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电影文学 2019年3期

赖小春(中国地质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香港电影工业的最大贡献不是其生产的艺术电影,而是告知观众所处社会是何形态的社会学体系。[1]香港电影是最具代表性的港派文化之一,不仅在华语电影中扮演特殊的角色,而且对内地的电影发展起着启发性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国内CSSCI期刊与国际SSCI、A&HCI期刊以“香港电影”为主题的文献大数据,系统考察国内外学界过去30年(1988—2018)研究香港电影的客观情形,以期对今后的深入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香港电影计量分析回顾

学界对香港电影的计量研究进行了系列探讨。蔡洪声、谭亚明认为,中国内地研究香港电影的阶段分为1949—1966和1979—2000两个时期,前者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香港电影,后者研究特点呈现了从“历史”“断代”和“单一”分别走向“现实”“全面”与“多样”,研究队伍颇具规模;20世纪90年代形成香港电影研究热潮,体现为“社会—历史批评”和“文化批评”双重模式。[2]刘辉指出,香港电影的正式学术研究始于1978年;香港学界的研究全面详细,台湾注重两地业界往来,内地侧重左派电影及香港电影与上海电影之间的联系。[3]列孚回顾香港电影工业的10年(2000—2010)进程时提出,香港与内地合拍片快速增加;2002年过亿票房的电影《英雄》拉开中国电影强力弹起的序幕,纯本土香港制作将会成为“小众电影”;2004年是香港电影工业的分水岭,香港类型片仍将在中国电影大工业中占据优势。[4]端木晨阳检视香港电影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发现,香港电影缘于1897年作为舶来品传入香港的电影;“港产片”和“本土电影”概念正式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该段时期也是香港动作电影和武侠电影等类型片的辉煌时期;香港回归之后,香港电影本土化在国际化大潮中一度陷入低谷,香港电影文化的未来之根依然是中国文化。[5]

综上所述,对香港电影开展计量分析的学者大多来自国内学界,海外学者寥寥无几;学界研究香港电影的范式囿于抽象的思辨分析总结,缺乏客观的实证数据支撑;使用科学的计量分析工具如CiteSpace考察香港电影的研究凤毛麟角。鉴于此,本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界在香港电影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二、香港电影可视化计量分析

CiteSpace是一款备受国内外学界青睐的知识图谱计量分析工具,广泛运用于不同类型的研究论文和学术专著。该款软件基于科学计量学和数据可视化技术,通过分析文献的标题、副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机构和参考文献,追寻学科发展踪迹,实现紧跟科研前沿的目的。

(一)研究问题

研究试图探讨以下问题的解答:1.国内外学界对香港电影的研究呈现怎样的进展状态?2.研究发现对学界今后的深化探索带来怎样的有益启迪?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规划如下:第一步,国内语料选自CSSCI官网和CNKI官网,以“香港电影”作为主题词检索,得到575条文献。国际语料来自WOS官网,以“Hong Kong film/movie/cinema”作为主题词检索,获得134条文献。第二步,使用CiteSpace对上述核心文献展开可视化计量分析。第三步,在知识图谱数据解析基础上,探讨研究发现对学界未来的深入探索带来的相关启示。

(三)研究发现

1.发文量分布。检索发文量数据发现,首先,国内自1998至2017年20年进程中,核心期刊发文量总体上保持上扬的趋势,年均大约29篇,2017年发文量达到巅峰值64篇,预示国内雄厚的研究实力。其次,虽然国际研究时间早于国内,然而从1988到1997年的10年中,核心期刊总发文量仅为12篇,平均1年1篇左右。在1998到2017年的20年间里,发文量呈现缓慢上涨的趋势,最高发文量为2017年的14篇,年均不足7篇。相比国内学界,国际学界研究的学术热情显著降低。再次,国内首条文献是《李翰祥导演艺术历程中的杂音——兼论九七前香港电影导演的创作环境》。该文通过回顾李翰祥的系列电影作品认为,其创作源泉是中国文化土壤,回归之前的香港电影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受制于严酷的生存压力和利润诱惑,香港导演群体的意识潜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富含文化底蕴的影片应是回归之后香港电影创作的主流。国际第一条文献为《香港电影工业》(TheHongKongFilmIndustry)。该文提出,香港电影不能被孤立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香港电影与内地和台湾电影相互交织,香港电影与二者在文化和语言上的交流互动自诞生伊始便已经蔓延。

2.关键词共现。论文共被引关键词是彰显研究主题和研究重点的核心术语,频次数量和中心度值是衡量关键词的重要指标。把国内核心数据导入CiteSpace,剔除与“香港电影”含义完全重复或高度近似的关键词,如香港电影、影片、香港。解析结果的知识图谱显示,国内历时20年(1998—2018)的核心文献中,共被引频次数量名列前10位的关键词分别是导演、华语电影、好莱坞、美国、合拍片、电影创作、电影人、艺术创作、票房、中国,中心度值位居前10位的关键词依次为导演、合拍片、黎民伟、美国、电影导演、华语电影、好莱坞、无间道、电影人、中国。导演是香港主流电影市场上不可或缺的杠鼎力量。当香港导演开始以内地为市场制作电影的时候,普通话将毫无悬念取代粤语,成为广受青睐的屏幕语言。[6]华语电影指包含内地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在内、多空间与多维度兼备的电影体系,强调电影语言的同一性和交融性,电影互动的交流性和合作性。好莱坞在世界电影中享有最受欢迎和经济上最成功的持久地位。[7]

同时取得频次数量和中心度值高共被引的关键词是导演、合拍片、美国、华语电影、好莱坞、中国,它们同时也是国内香港电影研究的热门话题。通过CiteSpace“聚类”选项中的“索引主题”功能,可以获取国内香港电影研究的前沿话题。排除与研究主题“香港电影”雷同项目,发现前沿主题为电影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暴力片、华语电影、电影奖、庄子试妻。合拍片能同时带动内地和香港电影市场的共同繁荣,提高华语电影的整体水平,使中国品牌电影在世界舞台产生更大的文化影响力。[8]1914年诞生的电影《庄子试妻》标志香港电影萌芽期正式开始。

比较这些热门话题与前沿话题,可以发现二者出现重叠部分,如“华语电影”主题,这表明一些热点话题实际上就是研究前沿。华语电影是以中华民族文化和华语语言为基础的全体华人的电影,香港电影要守护香港精神与地域文化。[9]然而,正如Ho指出,在全球电影觉醒中,香港的独特身份正在快速消失,中国市场的强大力量决定了香港电影的品味与主题。[10]

国际核心在过去30年(1988—2018)的研究时期中,前10个热点领域依次为China(中国)、Hollywood(好莱坞)、market(市场)、identity(身份)、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movy(娱乐视频)、performance(表演)、affect(情感)、cultural discount(文化折扣)、motion picture industry(电影产业)。前沿领域为cultural discount(文化折扣)、China(中国)、allegory(寓言)、Korea(韩国)、mammography(露胸电影)、dating violence(约会暴力)、sequential logistic regression(顺序逻辑回归)、market positioning(市场定位)、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agenda setting(议程设置),既是热点领域又是前沿领域的是中国、市场、文化折扣。

比较国内与国际关注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可以推断:其一,国内研究主题呈现国际化和宏观化趋势,如香港电影、华语电影和美国电影,国际体现多元化和微观化倾向,如电影市场、电影产业、电影文化与电影情感。其二,国内与国际研究存在共同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如二者共同的热点主题是“中国”与“好莱坞”,交叉前沿主题是“中国”。其三,国际研究领域比国内更为广泛,这表明国内学界需要借鉴国际学界的多元研究视野。

3.文献共被引。文献共被引能够帮助研究者发现研究对象演变历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文献。在CiteSpace“节点类型”中选取“被引文献”功能,可视化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国内高中心度值与高频次数量的前10条文献为论文《90年代香港电影概述》、论文《单边主义让香港电影故步自封——香港电影陷入低谷探究》、论文《中国全球:1997年后的香港电影》、论文《黑白森林:香港黑社会片的社会文化症候读解》、论文《什么叫合拍片》,论文《战后通俗娱乐电影的发展形态:从上海到香港(1946—1950)》,论文《十年不易,一晃就十年——1997至2007香港电影漫谈》,论文《反对修正:战争时期的香港电影与地域政治》,论文《台港电影的互动(二):1968—1997》,论文《2013年香港电影的多元突围》。“时间线图谱”聚类主题数据显示,“新香港精神”体现当下国内活跃的研究领域。

国际前10条文献是专著《迎合世界最大观众:中国电影与电视的全球化》(PlayingtotheWorld’sBiggestAudience:TheGlobalizationofChineseFilmandTV),论文《文化折扣与跨文化可预测性:考察美国电影在香港的票房表现》(CulturalDiscountandCross-culturePredictability:ExaminingtheBoxOfficePerformanceofAmericanMoviesinHongKong),论文《新加坡外资电影剧场消费的经济文化影响》(EconomicandCulturalInfluencesontheTheatricalConsumptionofForeignFilmsinSingapore),专著《香港电影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Policies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HongKongFilmIndustry),论文《出口媒体产品: 了解好莱坞电影在德国的成功与失败》(ExportingMediaProducts:UnderstandingtheSuccessandFailureofHollywoodMoviesinGermany),论文《国际电影贸易与自给自足比率》(InternationalTradeinFilmandtheSelf-SufficiencyRatio),专著《香港:文化与失踪政治》(HongKong:CultureandthePoliticsofDisappearance),专著《全球好莱坞》(GlobalHollywood),论文《国际市场中连续发布产品的需求和供应动态:以电影为例》(DemandandSupplyDynamicsforSequentiallyReleasedProductsinInternationalMarkets:TheCaseofMotionPictures),论文《好莱坞新地图:美国电影的制作与发行》(ANewMapofHollywood:TheProductionandDistributionofAmericanMotionPictures)。Philadelphia(费城)、cultural similarity(文化相似性)、enhanced format films(高清格式电影)、free market(自由市场)、Hong Kong film industry(香港电影工业)是刻画国际流行的研究话题。

综上所述:第一,国内文献来源较少涉及国际文献,显示国内学界缺乏足够的国际眼光。第二,国内文献来源以论文为主,国际文献来源既包括论文,又包含专著,凸显国际学界全面的文献意识。第三,国内文献内容覆盖以两岸为主,如上海、香港和台湾的电影,国际文献内容涵盖呈现多元化趋势,如中国、美国、新加坡与德国的电影。第四,国内与国际的研究存在显著差异,相对国内青睐的研究选题,国际的研究视野更为多样。

4.作者共被引。作者共被引有助于识别香港电影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者和具备相似研究方向的作者。可视化聚类主题统计表明,国内学界关注“女明星”主题的作者有苏涛、张彻、李丽华、望峰、陈慧珠,“南下香港”有张英进、刘小磊、李焯桃、奥蒙、盛宁,“历史真相”有李以庄、何思颖、邱淑婷、邝保威、易以闻,“新香港精神”有石琪、赵卫防、陈峰、李文甫、蒋宪芳,“电影传入中国”有张其琛、法兰宾、布洛赫、聂宝璋、黄德泉,“香港功夫片”有卓伯棠、Monvoisin、Saada、Ambroisine,“港人域外意识”有杨远婴、陆离、阿英、Hansen、考尔克,“香港电影批评”有钟宝贤、吴昊、林年同、陈残云、王鼎钧,“迷影”有黄爱琳、筱梅、乔奕思、秋山、重之,“心理移民”有李道新、李少白、左桂芳、斯人、华英,“龙马电影公司”有朱枫、情杨、李相、钟惦棐,“电影概念”有波德维尔、大卫、王赓武、薛后、吴思远,“台湾电影”有焦雄屏、廖金凤、李天铎、梁良。列孚、傅葆石、钟宝贤、张燕、吴迪、卓伯棠、张彻、余慕云、程季华和李道新是香港电影中心度值名列前茅的10位作者,意味着他们在香港电影研究领域中取得领先的社会影响力。

国际学界的聚类数据展示,重视“market positioning(市场定位)”的作者如Devany、Simon、Yang J.、Dawar、Corts,“Philadelphia(费城)”如Tan CB.、Ye L.、Xia X.、Salmon、Lim,“female action stars(女性动作明星)”如Dissanayake、Kwok、Brown、Wollen、Singer,“undercover(卧底)”如Appadura、Cunningham、Vesia、Saito、Sang L.,“agenda setting(议程设置)”如Holbrook、Connell、Robinson、Chen CC.、Weng X.,“neo-liberalism(新自由主义)”如Gilroy、Rodriguez、Lent、Bourdieu、Neupert,“global tastes in Hollywood movies(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品味)”如Giddens、Wildman、Dancyger、Crane、Rosenbaum,“post-1980s generation(后20世纪80年代)”如Prasad、Todorov、Scheib、Klein、Yau E.,“technology(技术)”如Rodowick、Latour、Vitaly、Brooks、Hamzah,“empathy(移情)”如Anderson、Clifford、Aitken、Hardt、Catsoulis,“brand awareness(品牌意识)”如Chan F.、Law S.、De MM.、Asian、Hudson,“performativity(操演)”如Sassen、William、Davis、Hilmes、Cohan,“Hong Kong-China. intergroup relations(香港与中国的群际关系)”如Evans、Bolton、Arthur、Gumperz、Chan E.,“pedagogical experience(教学经验)”如Cohen、Kline、Castelli,“Westerns(西部片)”如Desser、Hooks、Diawara、Jbeavon、Ma EKW.,“narrative(叙事电影)”如Hutcheon、Eken、Curtis、Allen、Attridge,“mammography(露胸电影)”如Taylor、Garza、Lee C.。CiteSpace未能列出其他聚类主题的关注作者,如“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subjectivity(主体性)”“Portugal(葡萄牙)”“James Bond(詹姆斯·邦德)”“78 rpm record(黑胶唱片)”“Deleuze(德勒兹)”“sequential logistic regression(序贯逻辑回归)”“Japan(日本)”“film industry practices(电影工业实践)”及“migrant women(移民妇女)”等主题,这或许是由于关注的作者数量较少所致。计量数据显示,Teo、Fu P.、Abbas、Bordwell、Curtin、Pang L.、Chow P.、Miller、Deleuze、Desser是引领国际香港电影研究的前10名作者。

可以看出,就研究主题而言,国内学者以香港本地和电影本体为主,如电影明星、电影批评、电影公司和电影概念等方面,国际学者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如电影经济、电影科技与电影传播等范畴。就高影响力作者而言,领导国内研究的国际作者寥寥无几,预示国际学界对香港电影的研究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应有的广度。

5.期刊共被引。国内高中心度的前10份期刊依次为《光艺电影画报》《青春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当代电影》《电影艺术》《香港电影》《中国电影市场》《大众电影》《电影双周刊》《电影评介》。可视数据表明,关注“香港电影批评”聚类主题的期刊有《史林》,“生活方式”有《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江苏社会科学》《香港影画》《电影评介》,“南下香港”有《现代中文学刊》《青春电影》,“国语片”有《电影圈》《光艺电影画报》《新上海》,“程步高”有《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历史真相”有《电影双周刊》,“电影概念”有《中国电影市场》,“邵氏”有《南国电影》《影风》《国际电影》,“香港功夫电影”有MadMovies(疯狂电影)、《二十一世纪》。邵氏制片人的战略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明。[11]

国际排名前10位的期刊先后是Screen(《银幕》)、JournalofChineseCinemas(《中国电影杂志》)、JournalofCommunication(《传播杂志》)、CinemaJournal(《电影杂志》)、JournalofMediaEconomics(《媒体经济学杂志》)、Inter-AsiaCulturalStudies(《亚洲文化研究》)、MarketingScience(《营销科学》)、Media(《媒体》),Culture&Society(《文化与社会》)、JournalofCulturalEconomics(《文化经济学杂志》)、JournalofMarketing(《营销杂志》)。重视“global tastes in Hollywood movies(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品味)”的期刊如TheJournalofPopularCulture(《流行文化杂志》)、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ofConsumerCulture(《消费文化杂志》),“agenda setting(议程设置)”如East-WestFilmJournal(《东西方电影杂志》)、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广播域电子媒体杂志》)、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美国社会学杂志》)、AnnalsofTourismResearch(《旅游研究年鉴》),“undercover(卧底)”如InternationalJournalofCulturalStudies(《国际文化研究杂志》)、ModernChina(《现代中国》)、AsianCinema(《亚洲电影》)、ChinaInformation(《中国信息》),“Philadelphia(费城)”如CulturalStudies(《文化研究》)、EthnicandRacialStudies(《民族与种族研究》),“neo-Confucianism(新儒学)”如PoliticalGeography(《政治地理》)、ChinaTelevision(《中国电视》)、JournalismBimonthly(《新闻大学》),“Hong Kong-China intergroup relations(香港与中国的群际关系)”如TheMovingImage(《动态影像》)、JournalofContemporaryAsia(《当代亚洲杂志》)、LanguageinSociety(《社会语言》)等,“market positioning(市场定位)”如JournalofEconomics&ManagementStrategy(《经济与管理战略杂志》)、SocialForces(《社会力量》)、JournalofConsumerBehavior(《消费行为杂志》),“pedagogical experience(教学经验)”如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人格与个体差异》)、JournalofNeuropsychology(《神经心理学杂志》)、PsychologicalReview(《心理学评论》)、PlosOne(《综合》)。

由此可知,一方面,国内高共被引期刊中,国际期刊较为罕见,表明国内学者需要增加文献引用意识,扩大国际化学术眼光。国际高共被引期刊队伍中出现了中国学术机构举办的刊物,如香港中文大学的JournalofChineseCinemas与台湾交通大学的Inter-AsiaCulturalStudies,展现港台学者精湛的科研实力。中国内地的部分期刊也得到国际学界一定程度的重视,如《中国电视》和《新闻大学》。另一方面,国际高共被引期刊的聚类主题多过国内,预示国内学者需要学习、借鉴和运用国际学者领先的研究范式。

6.合作学者群。从CiteSpace知识图谱数据可知,国内中心度值最高的前10位合作学者是康宁、许乐、列孚、吴思远、张燕、宋岱、赵卫防、苏涛、刘辉、罗卡。排在前列的10家合作机构为北京电影学院、香港寰亚综艺集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深圳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对“电影融合”聚类主题持有研究兴趣的学者有吴思远、宋岱、康宁、谭政,机构有香港寰亚综艺集团、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电影市场”的学者有许乐,机构有北京电影学院、同济大学。“电影发行”的学者有张燕、唐宁、任晟姝,机构有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创作”的学者有列孚、赵军,机构有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珠江影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前10位高中心度合作学者为Berry、Kam、Fu W.W.、Noyce、Grossman、May、Chu Y.W.、Lee S.、Law、Ma X.L.。合作机构依次为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香港理工大学)、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香港浸会大学)、Lingnan University(香港岭南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城市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澳大利亚悉尼大学)、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香港科技大学)。所属前10个国家为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国)、Australia(澳大利亚)、England(英国)、USA(美国)、Canada(加拿大)、France(法国)、New Zealand(新西兰)、Singapore(新加坡)、South Korea(韩国)、Malaysia(马拉西亚)。

可以断定,从合作学者上看,国内大多来自北京地区,这可能因为北京是中国首都和文化中心。国际主要源自香港地区,彰显香港学者精湛的学术实力。从合作机构上看,国内不仅有内地的高等学校,而且有香港的电影公司,展现内地与香港领先的研究实力。从所属国家上看,中国位于全世界所有国家首位的不争事实充分体现国内学者一流的研究实力。

(四)研究讨论

1.加强基础研究。香港电影评判的主要内涵是影像特点(通过镜头展示香港地域景观和港人社会状况)、商业美学(拥有精良的制作技术、精粹的明星制度及精湛的类型形式)和资本来源(台湾资本、内地投资等多元特点)。研究结果证实,目前对“华语电影”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周斌认为华语电影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其他地区以话语作为母语创作拍摄的电影。[12]刘辉把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法令实施之后的内地香港合拍片称为“新香港电影”,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其以“合拍片”或“中国电影”概而论之。[13]追溯学界对“华语电影”认识存在分歧的本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缘距离和政治隔阂所致。又如“港台电影”作为专门课程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内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台湾辅仁大学也开设包含“香港电影”在内“当代华语电影”课程。然而研究证实,学界对该类课程的思辨和实证研究凤毛麟角。基于此,加强香港电影全球化、香港性和大中华等因素的系统性研究很有必要。

2.深化文化追寻。研究发现表明,10多年前,陈墨就开始反省:为何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电影人才,但鲜有世界一流的电影作品?[14]数年之后,刘辉也发出类似的现实拷问:香港电影走向何方?是融入中国电影还是以外来者姿态进入?[13]面对这些迫切的呐喊和彷徨,学界有必要做出及时回应。香港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西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推动同内地的文化交流合作。[15]香港文化是岭南文化的延伸,由中原文化、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复杂组合而成,其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社会性、娱乐性和市井性。香港电影是包含香港特色文化的一种载体,其独特的民族特质体现于以华人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和以中华文化为源泉的传统经典。从语言和文化的视野认识“华语电影”是当前学界普遍接受的认知模式,寄托了全球华人民族归思和文化认同的身份建构。香港电影文化迷失于苦心建构的“国”和悉心营造的“城”之间,需要找到属于自己新的认同对象,其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成为华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动力之源。学界要加强考察电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建构和心理状态发展,探索电影人性拷问的答案和回应电影人文关怀的诉求。在后合拍片时代,香港电影要以更加开放和积极的心态促进与内地文化的集体记忆充分磨合。

3.拓展影史探索。中国电影史的史学体系中,大陆/内地、台湾和香港的电影史研究存在不均衡现象,香港电影史研究处于最薄弱层次。[16]研究分析说明,近10年过去了,学界存在的这种严峻局面尚未得到有效改善。如港片纪元标志究竟是1909年问世的《偷烧鸭》还是1913年产生的《庄子试妻》,学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际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专题有1978—1989系列特刊和20周年纪念特刊、学术专著如《香港电影(1979—1989)》与《香港电影面面观(1996—2001)》。这些文献富含电影历史、电影作者、类型电影、电影文化等主题。然而研究数据说明,学界对上述内容的探讨有待深化。对香港电影历史回顾等主题的批评研究正逐步形成学术性和理论性并存的独特传统。[17]因此,对香港电影史要加大基础性研究,以客观、公正、全面的视野开展香港电影通史研究,通过香港电影的美学渊源和产业趋势探索其代表人物、美学流派和发展模式。

三、结语

香港电影适合文化全球化时代,表现也非常出色。[18]中国电影通过享誉国际的香港电影品牌吸引世界观众,增加中国的“软实力”,该项举措意义重大。[19]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核心期刊的文献语料,依托数据挖掘功能强大的知识图谱解析软件CiteSpace,从发文量分布、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作者共被引、期刊共被引和合作学者群等维度,系统考察香港电影研究的往昔与当下,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研究发现,从发文量上看,国内研究的学术热情显著超过国际。从关键词共现上看,国内外研究主题既存在共同之处,又存在显著差异。从文献共被引上看,国内需要学习国际宽广的研究视野。从作者共被引上看,国内外学界缺乏领军人物。从期刊共被引上看,国内期刊受到国际学界一定的关注。从合作作者群上看,国内学界的研究实力领先全球。研究进而提出,学界未来需要从加强基础探究、深化文化追寻和拓展影史探索等视域深入努力。研究基于可视化计量工具的探讨范式一方面突破了以往学界的研究局限,另一方面为当前学界未来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